第1408章 有两个事儿
南溪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08章 有两个事儿,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南溪仁,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铁军就是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这次行动说好听点是监察部巡视小组下去执行任务,事实上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的事情早就已经做好了,各地的情况早就形成了表格。
哪里有问题,哪里有大问题,谁有情况,谁有大情况,一清二楚,抓捕名单是从墙里走了一圈又出来的。
只不过这事儿不能由行动局去干,也不能由其他部门出面。
于是这才有了监察部的独立和调整,也是相当于直接送了一个功劳给所有人。白送的。
事实上谁下去坐镇,派多少人去执行,都无所谓,不会对整个行动产生任何影响,也不允许产生影响。
这事儿受到了涛哥的强力支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农业农村工作的进行,是关系到八亿多人口的切身大事。
八亿四千一百七十七万农民。这个说的是户口,事实上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已经不足三点五亿。
这里面还涉及到了几亿亩耕地和几十公斤亩产的魏姐之谜。
一九八零年调整统计,啪叽就提高了五十多公斤的亩产,以后逐年提升,始终保持着平均量。
到一九九六年第二次调整统计,库擦就多了小六亿亩耕地,就像凭空闪现一样,但平均量可没咋变哈,还是原来那样。
这里面就有些奇怪的东西,按照这个表格算下来,这农村人过的要比城里好太多了,那得富的流荤油。
但事实上呢?咱们就说打响包产第一枪的小岗村,这会儿已经穷的叮当乱响负债累累,村集体都散了好几年组织不起来。
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几乎和外界断了联系。
肥的肥死,饿的饿死,数据年年涨,利益团体的私人钱包也是年年在涨,而农民在破产的边缘逛荡。
当这些详实的数据拿到李总面前的时候,李总平静的看了一遍,轻轻的合上放好,说:“杀吧,杀干净。”
……
说了一些具体的事情,几位副部长就离开回去布置工作去了。
张铁军和曹书记又聊了一会儿。
“这前后盖了两处办公楼,你打算怎么弄?”曹书记接了烟笑着问张铁军:“咱们可没这么些钱啊,你心里得有点数。”
“没事儿,等这边建好都搬到这边来,那边我留着自己用,不管部里要钱,算是借给部里用两年。”
“那住宅呢?这边建不建?”
“我觉得住宅就没必要再建了,就放在那吧,过来这边没那么大地方还是要挤。后面安排几辆通勤车就行了。”
“市局的老吕找过我,”曹书记说:“这次调整,市局也算是正经归队了,人员各个方面是不是也拿个主意?”
以前虽然各个省市都成立了监察厅(局),但主体上都是当地政府的一个部门,和当地纪检委有工作上的交集,并不归属部里。
甚至可以说就和部里没啥关系,工作上的事情也都是直接请示市府的。
以前的不少部门其实都是这么个事儿,管理管辖人事各个方面都在地方上。
在这次调整过后,纪委和监察都垂了,变成了由上而下的独立单位,各个省市的相关机构也都统一并了过来。
其实张铁军不想要。
他的想法是自己组建,但是没批,不要也得要,但是允许他可以进行调整。
他不想要的原因就是成分复杂,专业性太弱,而且里面各种人情世故都掺和在一起。
这种不纯粹的队伍一是不好带,二是带不好。
张铁军抽抽脸,曹书记就乐哈哈。
“我觉得,把市局的人先查一下吧,然后和各区局来个大调换,都别躺在原来的一亩三分地上,都得起来动动。”
“这个我同意,甚至可以把调换的目标扩大到河北厅,各省之间也需要轮换一下。”曹书记点头。
他现在也弄明白了,以后和以前不一样了,于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也想努力努力干点样出来,总不能让张铁军就给比下去了。
“咱们一个片区一个片区来,这次行动正好也可以观察一下各省市的情况。”
“行,这些方面你来定,我给你做后勤。”
“各省市厅局的办公地点还有住宅在七月前就能全部定下来,不过我打算先不通知。京城这边儿就和部里放一起得了,您说呢?”
“你说住宅还是办公?”
“住宅,办公给他们重新安排,反正市里也没撵人。他们那是个独院吧?直接划过来不行吗?按理来说可以吧?”
“市里的资产,具体的得看怎么谈。到是可以谈谈。”曹书记点点头。
“书记,有两个事儿我得和你汇报一下,”张铁军想了想说:“第一个就是,我想在下面新成立几个局。
一个是安全生产监督局,监管生产这一块,包括矿山。
一个是刑事案件管理局,监管调查追究刑事类案件,包括旧案和悬案。
再一个就是信访局,接待接受全国各地的信访和举报投诉工作,设立专线电话。
这三个局我都已经书面汇报过了,就等着批复,您这边提前做个准备,考虑一下人选问题。”
“行,这是好事儿。”曹书记点头答应下来。
部里的独立部门越多权限越大对他来说越是好事儿,自然不会反对。
“再一个就是左部长这边,”张铁军斟酌了一下说:“据我了解,他可能是接受了不少人情礼物这些,和一些人走的比较近。”
“有实证吗?”
“有,他这几年非常喜欢出国考察,已经连着去了六七个国家,据我所知其中大部分都是人家给安排的旅游玩乐和购物项目。”
“这个……”曹书记有些迟疑,因为他也去过,只是没去过那么多国家,也没接受什么贵重礼物,就是全程免费了。
张铁军摆摆手:“我就是和您汇报一声,您有个心理准备,后面具体的我不太好说。”
曹书记点了根烟,琢磨了一会儿,看了看张铁军:“铁军啊,我问句不该问的,是不是……”
张铁军直接点了点头:“是,这股风肯定是要刹的,现在公费出国旅游购物已经泛滥了,这里面又产生了太多的交易。
不过,到也不会一杆子打死,还得看具体的情况。
比如单位组织的这种,虽然违规但不犯法,只要没买没接受太贵重的东西也就是批评警告,不会有什么大事儿。
买了贵重物品,接受了贵重礼品的这种就要查一查了,如果问题不大东西退回内部处理一下也就过去了。
还有就是真正的交易了,这种肯定是过不去的,谁也不行,退赃退款一查到底,该撤的撤该办的办。
曹书记你是老同志,人脉比较广,如果知道有这种情况但问题不严重的,可以给提个醒,主动退回吧,主动总比被动好。”
曹书记点了点头,想了想说:“我也不瞒你,我和老伴儿也参加过这种出国活动,都是一些单位组织的。
当时也没多想,就是琢磨着有这么个机会,那就出去走走看看,东西到是没买什么,也没拿过什么礼品纪念品。
这个我敢肯定。像什么表啊,高级服装,皮包,都没什么意思,我和我老伴儿都不好这个。”
他说的是实话,张铁军查过的。
张铁军笑着说:“喜欢也没事儿,我送您,不管多少钱我送都没事儿,可以光明正大大大方方的拿着用,车,房子,都行。”
这也是实话,曹书记哈哈笑起来,这话放眼全国也就张铁军敢说,而且是真没事儿。
去年年底的时候,张铁军让人给机关局生活处送去了三十张特制床垫儿,价值一百三十多万,还是李总签字留下的。
他说,小铁军,以后这样的事情要多干。换个人试试?
“那可不用,心意我领了,”曹书记说:“这次新建的房子我也是有名额的嘛,够了,足够用了,以前想都不敢想。”
这还是实话,按照这会儿的相关规定,张铁军建的职工住宅里有一大半都是完完全全属于严重超标的。
不过到了九七年这会儿,这个规定实际上已经有点名存实亡了,商品化嘛,既然是商品自然面积就无所谓了。
不过对于那些规定要住公房的人来说,这个规定就相当重要。
你肯定要问,那我不住公房不行吗?真不行,有些人是必须要按规定居住的。
按规定,司局级才能住一百零五个平方,张铁军建的住宅普通职工都是一百一的。
正常来说,一家三四口四五口住个一百一十来平米足够用了,可以说是给中下层家庭解决了最大的难题。
“既然有这个缘份在一个马勺里和饭吃,咱们就都是一家人,”张铁军说:“能想到的,能解决的问题我都会尽力。
这也是做为部长我应该做的事儿,我坚信一个道理,只有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
以后不只是部里,京里,各个省市区县的同事们都会有,都会为他们解决掉这些牵扯精力的问题,保障大家的工作环境。”
“那我得替下面所有人谢谢你。”曹书记咂吧咂吧嘴:“我不如你呀,心有余力不足,很多时候有那个心但是没那个实力。”
“这个不用比,能力范围内的事儿问心无愧就行了,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咱们不说这个。”
“好,那就不说。小左这边儿……有没有什么余地?”
“书记,这事儿可不是咱俩能定的,咱俩最好也别掺和,反正我是不发表意见。”
曹书记点了点头,明白了,这是没有余地了。他把这句话问出来也算是把心意尽到了。
“书记,我有个想法,您琢磨琢磨可不可行。”
“你说。”
“我打算和公安部那边谈一谈,把清河农场划一部分过来,您感觉怎么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