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7章 动员
南溪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07章 动员,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南溪仁,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咱们都不用说百年,就说二十年。”
张铁军比划了一下:“到二零一七年,我们的老龄化会达到什么程度?我们的出生率会在一个什么标准?
这个时间并不长,完全可以根据现在的经济情况社会状态以及医疗,教育等等各个方面来进行一个推测。”
从前往后看会感觉很难,很迷茫,但是从后往前看那就相当简单了,甚至可以举出来无数个例证用来说服。
不是,是解释。讲解?……爱啥啥吧。
都是现成的数据和例子,现实经历过的种种情况,将会引起的一些反应,一系列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该从两千年就开始起算了,到二零一七年的二十年后,保守估计老龄人口会至少接近三亿。
三个亿呀,大姐,这里面还只是算的年龄,还不包括那些因为这样那样各种原因不具备劳动能力的和失去了劳动能力的人口。
还有残疾人口,这个也是需要考虑进去的。
那么,按照现在的政策,到时我们有多少人口,有多少新出生人口呢?
您想想,二十年,现在的中年人,家庭的顶梁柱,社会的中间层都老了,独生子女两口子要面对的是什么?
四个需要赡养的老人还有下面嗷嗷待哺的孩子。
大姐,你们说只生一个好国家给养老,到时候真的能给养吗?
咱们就按最基本的需求来算,每年三万亿,这钱谁出?是到时候就不认账不管了吗?还是不承认当初的承诺?
而且咱们的人口中农业人口占比超过六成,农村的条件您知道吗?
现在农民种一年地别说收入,只要不倒欠银行就已经是非常高的收益了,得四处去磕头拜神,感谢他们保佑。
您知不知道现在农村连孩子的初中学费高中学费都只能靠借?一家子饿不死就是个好年头。
那么,将来这些人,这些曾经因为种种原因给这个国家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人,他们怎么养老怎么活呢?
其实我能想象出来,就是看不见心不烦不理不管就行了,咱们只需要弄好城市里,弄的鲜艳好看就是盛世。
其实这还算是好的,以我的估计,到时候年轻人会拒绝结婚,会拒绝承担社会义务,拒绝生育。
这是必然的。
因为他们承担不起,在事实面前一切都是空的,他们连努力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我说,我们的制度是好的,但是细节和具体执行有问题,需要调整。
包括医疗,教育,房地产政策,城市城建等等等等,都需要调整,需要考虑到细节问题,我们现在有点过于焦急了。
这就是我的意见,和建议。
现在用的这些宣传用语也好,宣传标语也好,都不合适,需要重新定制。
还有基层的执行模式,都是违法的。
不瞒大姐你,下半年我会专门成立一个小组就盯这一块,违法乱相必须制止,该判的判该杀的
杀,绝不姑息。”
“不至于吧?”姚秘书接了一句:“他们也是执行政策,虽然方式可能,稍微过了一点儿,但都是为了工作,效果也还是相当不错的。”
张铁军斜了姚秘书一眼:“按照你的意思,那何必搞这么麻烦呢?
我现在调部队下去一个省杀他三千万,什么都解决了,效果保证特别好,什么政策都能马上实现,还不用受累。”
那是,一下子就剩三亿来人了。
那真的是飞一样的自由,干啥都行,还搞啥这生育那生育呀,得跪下来求着生,就和二十几年后一样。
老美不就是这么干的嘛,不定期的搞一次清除计划,力保人口的稳定和更新。
当然了,这也不是欧裔自己搞的,他们说了也不算,是犹太人决定着一切。
那些为了保持血统的纯度可以和女儿结婚的变态。
“你。”姚秘书怒了。
随即反应过来面前坐着的这个人是和她领导平级的人物,不是她能随便置喙的,又憋了回去。
张铁军啾着嘴摇了摇头,对彭主任说:“现在部委里面真正做过具体工作的人太少了,大部分都没离开过办公室,这是个大问题。”
彭主任明白张铁军的意思,她们这些老人都从战争年代过来的,都是从下面一点一点干上来的,知道张铁军说的是什么。
他说的是事实,现在部委里面大部分同志都是学院派,毕了业进来就坐在办公室里一熬十年二十年,可以说对现实一无所知。
偏偏这些只知道纸上谈兵的家伙还一个一个都感觉自己文韬武略无所不能。
话说回来,彭主任自己就基本上没怎么接触过下面,她就是办公室派的代表人物,不过她们那个年代的人和现在还不一样。
而且她大部分时间从事的都和教育相关的工作,影响也不大。
工作也是要分理论和实践的,也就是务虚和务实,都是工作,都需要人做。这个其实很正常。
但是如果务虚的人非要去抢务实的饭碗还感觉自己相当强大,那就非出事不可了。就像现在社会的这个逼样儿。
“我的想法大概就是这样,我觉得不如一碗水端平,不用区分城市还是农村。再一个就是关于养老什么的这些话题就不要提了。”
“我听说你花了不少钱到农村去搞建设去搞教育。”彭主任换了个话题。
“花了点儿,”张铁军点点头:“我挣钱还是挺厉害的,自己家也花不完,说是做贡献也好,说是给老人孩子积德也行。
其实就是想做点力所能及的实事儿。
办了些学校,包括收养孤儿和受虐待儿童,在交通医疗和绿化这几块投了点儿。不过我个人怎么说也是有限,还是得靠国家。”
“我是听我家老王总说到你,说你是财神,说你一年往农村要花几百个亿,又拿钱出来修建全国的主要水利。真是个好孩子。”
“呵呵,说我是好孩子我认,”张铁军笑起来:“我当初想挣钱的原因就是想让我姥姥,我爸妈过上好日子不用再那么累。”
“那你的理想可是实现了,感觉你都没花什么力气。”
“运气好,赶上好时候了,所以我才想多做点好事,浮财易得,还是花出去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儿才踏实。”
呸,这就是在糊弄老太太不懂。
龙凤基金向外的投资开支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除了换购或者投资的项目,其他开支项都是在银行利息的范围之内操作。
也就是说,这几年别看基金咔咔花,实际上都没动老本儿,全是花的利息。
当然了,利息也是老张家合理合法的收入,也是自己的钱,这个没毛病。
而且这也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所有项目的长远和持续。
像孤儿院和学校,还有医疗,都给办成了公益项目,就连时下最挣钱的房地产都给干成了重资产积累性投资。
不控制不计算肯定是不行的。
不过就是底子太厚利息有点多,所以开支上看就有点大,比较惊人。
毕竟一个家庭的储蓄利息比广东省的财政总收入都高,能顶上北方好十几个省。
这些就没有必要说了。
陪着老太太聊了一会儿,姚秘书就在一边提醒老太太得走了,一会儿还有人要见。
陈秘书的级别要低一些,人就比较沉默,一看就是干活那伙的,没有姚秘书那么跳。
姚秘书这女的绝对是瞧不起这个看不上那个的性格,没吃过苦也不知道人间疾苦,高高在上的。
张铁军一想到以后的干部都是这种就脑瓜仁儿疼。
把老太太送到楼下,扶着她上了车。
老太太坐好了又打开车窗:“小铁军儿啊,你刚才给我看的那些照片和材料,都是真的吧?”
“肯定是真的呀,”张铁军笑起来:“我整假的也没意义呀,再说我敢拿假的糊弄您吗?”
唉,老太太叹了口气:“你能把你手里的资料给我一份不?我好好看看。”
“行,等我整理一下打发个人给您送过去。”
“嗯,那我就先走了,感谢你腾出时间来接待我,你也是挺忙的。”
“哎哟,这话可别说,您是长辈,我怎么做都是应该的。”
看着车开走,张铁军这才出了口粗气,啧啧了两声,背着手慢慢晃悠着回了办公室。
“老秦同志,今天再没给我安排其他的会面了吧?”
“没了,就是徐部长和彭主任。”秦哥从文件堆里抬头看了看张铁军,这是没接待够还是咋的?
张铁军点点头,转头回了自己屋里,看了看台历,想了想拿出电话打了出去。
“哇哎?哇哎哇哎?是曹司令曹大人不?”
“你小子有屁就放。”
“这咋还骂人呢?”
“我还揍人呢,你到我面前来,小嘎豆子。”
“不是,你是不是以为我不敢打老头啊?真以为我是泥捏的呀?”
“要不咱爷俩找地方练练?”
“那还是算了,我怕万一收不住劲儿,赔不起。你老在哪耍威风呢?”
张铁军和曹司令也是老熟人了,当初把225和大白鹅飞回来那次,顺势成立了航空公司那回,空军方面就是曹司令出的面。
去年曹司令退了,现在在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任职。
张铁军不是在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嘛,于是两个人反而打交道比较多了起来,经常要约个会啥的,讨论一些问题。
“还能在哪儿?”老曹吧嗒吧嗒嘴:“在这养老呗,一天到晚待的屁股疼。你有啥事儿?”
“老曹头,我有个想法,你敢不敢干一把?”
“啥想法?”
“今天金里奇来了你知道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