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幽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2章 大宁新局:暗流与曙光,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莲池幽月,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宁的胜利钟声余音未散,城中却并未被胜利的喜悦彻底冲昏头脑。朱权深知,这不过是漫长斗争中的一次小胜,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在王府的议事厅中,烛火摇曳,映照着朱权和一众幕僚凝重的面庞。

“此次虽击退敌军,但蒙古部落的野心绝不会就此熄灭,他们必然还会卷土重来。”朱权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打破了长久的沉默。

一位幕僚忧心忡忡地说道:“王爷,我们虽有准备,但兵力和物资储备仍显不足。而且,朝廷那边虽惩处了郭资等人,但难保不会有其他人暗中作梗。”

沈书瑶轻轻皱了皱眉头,开口道:“依我之见,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军事防御,另一方面也要在朝廷中稳固我们在朝中的地位。”

朱权微微点头,目光转向沈书瑶,眼中满是信任:“书瑶所言极是。只是朝堂局势复杂,行事需万分谨慎,切不可再陷入新的政治漩涡。”

就在众人商议之际,一名侍卫匆匆走进议事厅,呈上一封密信。朱权接过信,脸色瞬间变得更加凝重。信中提到,蒙古部落中一股更为强大的势力正在悄然崛起,他们不仅拥有精良的武器装备,还在暗中联络其他部落,意图再次对大宁发动大规模进攻。

朱权将信的内容告知众人,议事厅内顿时一片哗然。“王爷,我们必须立刻行动起来!”一位将领站起身来,急切地说道,“我们要扩充军队,加强训练,同时还要与周边卫所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共同抵御外敌。”

朱权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不可操之过急。我们既要积极备战,又不能让朝廷误解我们有拥兵自重之嫌。一切行动,都要严格遵循朝廷规制。”

为了加强军事防御,朱权开始在大宁境内招募新兵。他亲自前往招募现场,向百姓们讲述大宁的局势和保卫家园的重要性。百姓们纷纷响应,一时间,报名参军的人数远超预期。朱权挑选出一批身体素质良好、意志坚定的青年,组成了一支新的军队。

在训练新兵的过程中,朱权严格按照朝廷的军事典制进行。他聘请了经验丰富的将领担任教官,对新兵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每天清晨,军营中便响起了整齐的口号声,士兵们在教官的指导下,进行着队列、格斗、射箭等训练。朱权时常亲自前往军营视察,鼓励士兵们刻苦训练,为保卫大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与此同时,沈书瑶也在为大宁的经济发展和物资储备忙碌着。她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与周边地区的商人建立了更紧密的贸易合作。她积极推动大宁的商业发展,鼓励商人开展多样化的贸易活动。在她的努力下,大宁的贸易市场更加繁荣,物资储备也日益充足。

为了提高大宁的防御能力,朱权决定对大宁的城墙进行加固和扩建。他组织了大量的工匠和民夫,日夜赶工。在施工过程中,朱权严格要求工程质量,确保城墙能够抵御敌人的攻击。他还在城墙上设置了更多的了望塔和防御工事,加强了大宁的城防力量。

在政治方面,朱权虽不敢贸然与朝中大臣书信往来拉帮结派,但他更加注重自身言行举止,在每次向朝廷呈交的奏章中,不仅详细汇报大宁的军事、民生情况,还会巧妙地提及大宁对巩固大明边疆的重要意义,以及自己对朝廷的忠心不二,通过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争取朝廷中一些有识之士对大宁的支持与理解。

然而,就在大宁积极备战的同时,1396年,洪武二十九年的朝廷局势依旧稳定,朱元璋虽已步入暮年,但依旧牢牢掌控着朝政大权,朝中大臣们敬畏于他的威严,权力斗争的暗流隐藏得更深,不敢轻易浮出水面。

这一年,明朝与蒙古的局势也呈现出复杂态势。彼时,鞑靼部在蒙古草原东部占据着广袤的牧场,其首领实力较强,麾下控弦之士众多,时常侵扰明朝边境,对大宁等地构成直接威胁;瓦剌部则在西部不断发展壮大,虽与鞑靼部矛盾重重,但在对抗明朝这一问题上,偶尔也会与鞑靼达成默契。年初,朱元璋下令宋晟、刘真等将领率军出塞巡逻备边,明军与鞑靼部在大宁以北的一些关隘发生小规模冲突。明军凭借精良的火器和严明的军阵,多次击退鞑靼的试探性进攻,但鞑靼骑兵机动性强,打完就撤,难以彻底剿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怪她太乖

蕾西

江湖男儿

阳子下

马头墙映世清徽

慈莲笙

官场:重生后我权势滔天

血染军刀

奉军家产不稀罕,我25岁当元帅

一只馒头啊

综影视:狐狸精在后宫杀疯了

小妙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