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风雪共担,医武护宁
莲池幽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章 风雪共担,医武护宁,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莲池幽月,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两人交谈时,士兵匆匆来报:“启禀王爷,北方朵颜三卫异动频繁,恐对大宁不利!”朱权脸色骤变,眼神锐利。他一边加急向京城上奏,详述朵颜三卫异动情况,一边召集熟悉朵颜三卫的谋士、将领商议。选派精通其语言习俗的使者,携带丝绸、茶叶前往营地探问;增派斥候乔装收集情报。同时,按朝廷边防策略,加强大宁警戒,调配巡逻兵力,加固城垣,增设防御设施,但未得朝廷指令,绝不擅自行动。
等待期间,朱权常到医馆看望沈书瑶。有一次,沈书瑶在医馆后院晾晒草药,朱权到访,两人一起整理草药。沈书瑶耐心给朱权讲解各种草药的功效和用途,朱权听得认真,还不时提问。阳光洒在两人身上,温馨又美好。朱权看着沈书瑶专注的神情,心中满是柔情。而沈书瑶不经意间抬头,对上朱权的目光,心中也泛起一丝甜蜜,脸颊微微泛红,赶忙低下头继续整理草药。经过这段时间的种种经历,沈书瑶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在医馆治病救人,她开始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医术与守护大宁百姓的使命更紧密地结合,为这片土地贡献更多力量。
沈书瑶听闻朵颜三卫异动,安抚医馆众人,清点药材储备。
当时大宁施行“开中法”,商人运粮到边疆可换取盐引。朱权借此政策,鼓励商人运粮来缓解难民粮食压力,也为可能的战事储备物资。大宁地区的“那达慕”盛会临近,往年盛会期间,各族会进行贸易、竞技。朱权考虑到局势紧张,与各族首领商议,在保障安全前提下,适当简化活动,促进交流。
就在局势稍缓时,去朵颜三卫的使者被扣押,大宁城中还有奸细企图破坏仓库。朱权得知后,迅速组织力量抓捕奸细,同时紧急联络朝廷,请求支援。他加强城防戒备,日夜巡查,确保大宁安全。沈书瑶也带领医馆众人,准备救治可能出现的伤员。
此次事件让朱权更加谨慎,他深刻认识到边疆局势的复杂和微妙,任何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大宁百姓的安危。他在加强防御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情报的收集和分析,力求在变幻莫测的局势中掌握主动。
朝廷指令传来,要求朱权继续监视朵颜三卫,谨慎应对。朱权领命,严格执行防御措施,组织百姓参与防御,讲解知识,分配任务。同时,他投身地方治理,勘察水利,计划开春修缮灌溉渠道,促进农业生产;邀请各族首领联谊,调解民族矛盾,增强凝聚力。
朱权深知边防的重要性,尽管朵颜三卫暂时平静,但他仍定期带领亲信将领巡视大宁周边的边防要塞。他们沿着边境线前行,检查烽火台、了望塔等防御工事。在一处要塞,朱权发现了望塔的视野存在盲区,不利于及时发现外敌入侵,他当场下令整改,要求工匠拓宽了望视野,并加强对了望士兵的训练,提升预警能力。
几日后,朵颜三卫放回使者,称是误会。但朱权明白,危机未除,继续加强防御建设,开垦荒地,参与修撰图书,提升大宁文化底蕴。沈书瑶在医馆忙碌,设义诊摊,发放预防疫病草药,深受百姓爱戴。她与朱权感情也在相处中逐渐升温。
随着冬日渐深,大宁迎来了一场罕见的暴雪。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一夜之间便将整个城市装点得银装素裹。这场雪虽美,却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道路被积雪掩埋,房屋也不堪重负,随时有坍塌的危险。
朱权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络大宁知府衙门与布政使司等相关部门,紧急召开救灾会议。在会议上,朱权神情凝重,与各部门官员一同商讨应对策略,他依据朝廷过往救灾的规章制度,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
随后,知府迅速组织城中百姓,按照区域划分,分组进行街道积雪清扫工作;布政使司则负责调配救灾物资,安排人手挨家挨户检查房屋,对那些可能坍塌的房屋进行加固,并将受灾的百姓安置到安全的地方。朱权也亲自带领王府护卫队,协助官府维持秩序,确保救灾工作有序进行。百姓们纷纷自发参与救灾,有的人拿着铁锹铲雪,有的人帮助搬运物资,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一位老者感慨道:“有王爷和官府带领我们,这场雪灾定能挺过去!”孩子们也在大人的带领下,为救灾的人们送上热水,欢声笑语在雪地里回荡。
沈书瑶也带领医馆众人全力配合。他们穿梭在雪中,为那些因寒冷和劳累而患病的百姓送去温暖和救治。沈书瑶还熬制了大量驱寒的汤药,分发给城中百姓,叮嘱他们按时服用,预防疾病。在救助百姓的过程中,沈书瑶越发坚定了自己守护百姓健康的决心,也深刻体会到自己的医术在这艰难时刻对于百姓的重要意义。
在这场抗灾行动中,朱权和沈书瑶虽分工不同,但都为了大宁百姓齐心协力,他们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百姓们看到他们的付出,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佩,大宁军民之间的凝聚力也愈发强大。
雪灾过后,新年的气息渐渐弥漫开来。大宁城中张灯结彩,百姓们虽经历了诸多磨难,但仍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朱权考虑到朵颜三卫的潜在威胁以及朝廷的规制,并未举办大规模的新年庆典。然而,为了鼓舞士气,安定民心,他联合地方官府,在城中各坊设置了小型的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简单的舞龙舞狮表演,以及向百姓发放一些生活物资作为新年慰问。朱权和沈书瑶一同走上街头,巡视各个庆祝点,与百姓们亲切交流,感受着这温馨的节日氛围。街头巷尾,孩子们穿着新衣,追逐嬉戏,手中拿着彩色的糖人;大人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一年来的酸甜苦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舞龙舞狮队伍所到之处,人群欢呼雀跃,热闹非凡。在热闹的人群中,朱权悄悄牵起沈书瑶的手,沈书瑶微微一愣,随即脸上泛起红晕,并没有挣脱。两人相视而笑,眼中满是幸福与甜蜜。
然而,朱权并未因节日的欢乐而放松警惕。他深知,朵颜三卫虽暂时没有动作,但威胁依然存在。在新年的喜庆氛围中,他暗中加强了城防部署,增加了巡逻次数,同时继续与朝廷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汇报大宁的情况,时刻准备应对可能的变故。
沈书瑶也在思考如何为大宁的稳定贡献更多力量。她计划在医馆开设免费的医学讲堂,传授百姓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和急救方法,让更多人能够在危急时刻自救互救。朱权得知后,通过知府衙门向沈书瑶的医馆提供了场地修缮的支持,并安排官府文吏协助她宣传医学讲堂的相关事宜,以官方渠道助力她的善举。
开堂那日,医馆内人头攒动,百姓们怀着好奇与期待赶来。沈书瑶站在讲堂前,虽有些紧张,但一想到能帮助更多人,内心便充满力量。她从最基础的伤口包扎讲起,拿起绷带和纱布,细致演示:“乡亲们,遇到伤口要先清理杂物,再这样螺旋式包扎,才能止血防感染。”台下百姓聚精会神,有人小声嘀咕,有人认真点头。一位年轻后生忍不住发问:“姑娘,要是骨折了可咋整?”沈书瑶微笑着耐心解答,又现场示范骨折固定的方法,还让大家亲手操作练习,气氛十分热烈。
随着时间推移,医学讲堂越办越红火,沈书瑶不仅传授医疗知识,还将自己在救灾、应对战乱中的经验分享给大家,让百姓们对疾病和伤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学会了许多实用的自救互救技能,逐渐成长为大宁百姓健康的坚实守护者。
而朱权在处理完新年事务后,进一步加强了对朵颜三卫的防范。他深入研究兵法,结合大宁的地形特点,重新部署了防御策略。他还组织了多支精锐的侦察小队,乔装打扮后深入朵颜三卫领地周边,密切监视其一举一动。同时,朱权加强与周边藩王的联系,互通情报,形成联防之势。
在与周边藩王的书信往来中,朱权分享自己对边疆局势的见解,学习借鉴他们的防御经验。他也开始重视火器在防御中的应用,招募工匠,研究改进火器的制作工艺,力求提升大宁军队的战斗力。通过这些努力,朱权逐渐从单纯的军事指挥者,成长为一位全面统筹、深谋远虑的边疆守护者,为大宁的长治久安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春日暖阳洒在大宁城,经历了寒冬与诸多考验的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田野里,百姓们在朱权组织修缮的灌溉渠道旁辛勤劳作,播下希望的种子;城墙上,士兵们坚守岗位,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医馆中,沈书瑶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患者之间,医学讲堂的朗朗声音不时传出。朱权和沈书瑶虽各自忙碌,但心中都怀揣着对大宁的热爱与责任,他们坚信,只要携手共进,大宁必将迎来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而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在这共同的坚守中愈发深厚,如同一棵参天大树,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历经风雨却愈发茁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