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4章 布拉格会议,如何拯救德意志,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过,据汉斯了解,他好像每次任期都不足一年便草草收场。
里博......里博吗......
“看来尼维勒的日子不好过了。”
“您是指?”
“据我所知,里博并不太喜欢尼维勒。”
这意味着,尼维勒此刻必然焦头烂额。
若是运气不好,他甚至可能在毫无建树的情况下便被撤换。
“尼维勒很可能会孤注一掷。”
“没错,不过无论如何,这对我们来说都是好事。”
敌人的不幸,正是他们的幸运。
“为了最大化利用这点,我认为我们协约国必须比以往更加团结。”
“您是指上次提到的‘联合军总司令’?”
当然,这个位置理所当然应属于德国军队。
英国对此倒也没有反对的余地,毕竟,他们在伊普尔战役留下的耻辱记录让他们无话可说。
尽管新任英军远征军司令道格拉斯·黑格皱了皱眉,但他也未出言反对。
“最有力的候选人,自然是参谋总长法金汉。”
“毕竟,他至今都在稳健地领导这场战争。”
当然,法金汉的军事思维,导致他缺乏对人心的揣摩能力,不过这个缺陷在汉斯看来可以弥补。
只要引进经验丰富的鲁登道夫就行,正好由他来查漏补缺。
“接下来是北非战线,目前进展顺利。前不久的的黎波里已举白旗投降,意大利军与法军纷纷逃往突尼斯。”
“那么,接下来要推进至突尼斯与阿尔及利亚?”
面对劳合·乔治首相的疑问,汉斯摇了摇头。
“这个问题仍在讨论之中。当前北非因地中海制海权落入我方之手,已完全与法国本土断绝联系。”
“确实如此。”
“因此,参谋本部提议趁此机会,派遣非洲军团登陆西西里与南意大利,直接从背后袭击意大利。”
“哦?这个计划......相当诱人啊。”
若意大利崩溃,他们便能腾出兵力,向南法发动攻势。
当然,作为一项高风险的两栖作战计划,仍需慎重评估,稍有不慎,恐怕会重蹈加里波利战役的覆辙,到头来只会让丘吉尔笑到最后。
“英国负责的中东与波斯战场情况如何?”
“波斯方面没有问题。负责进攻的伊斯麦尔·恩维尔,其军事才能远不如我们预期。”
这倒也不足为奇。
历史上,萨尔卡姆什战役便是明证。事实上,除了穆斯塔法·凯末尔,奥斯曼军队中几乎找不到真正称得上优秀的将领。
“但中东这边,情况稍微有些棘手。”
“发生了什么?”
“阿拉伯人的问题。麦加谢里夫、哈希姆家族首领——侯赛因,正向我们提出阿拉伯独立的要求。”
......
“麦克马洪爵士,别的我都不需要。如果你们想让我们帮助英国,那英国也应当帮助我们独立。这就是我唯一的要求。”
麦加的太守、先知穆罕默德的血脉继承者、哈希姆家族的首领——谢里夫·侯赛因·本·阿里(hussein bin Ali),语气坚定地说道。
而埃及的英国高级专员文森特·亚瑟·亨利·麦克马洪(Vincent Arthur henry mcmahon)听后,心里不禁暗暗叫苦。
他已经分不清自己额头上的汗水是因为沙漠的酷热,还是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难题。
毕竟,他此行前来拜访谢里夫·侯赛因,最初的目的只是效仿德国在北非雇佣柏柏尔人为佣兵一样,招募贝都因人及其他阿拉伯部族,以对抗奥斯曼帝国。
可谁知,对方却突然提出要英国支持建立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
说实话,这种要求已经远远超出了麦克马洪的决策权限,尤其是考虑到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在内的中东地区,因蕴藏石油而日益提升的战略价值,这件事就更不是他能随意答应的了。
然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麦克马洪没有流露出丝毫惊慌,而是维持着沉稳的表情,平静地回应道:
“谢里夫阁下的要求我明白了。但此事并非英国能够单独决定。”
这个问题,必须与德意志帝国进行磋商。
确实如此。谁让率先开发中东石油、也就是所谓的黑金,是德国呢?
而且在奥斯曼帝国,英国虽说也拥有一定的利益,但主要还是德国的势力范围。而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与整个中东,同样是德国的经济利益所在。
那么,德国会同意阿拉伯人的独立吗?
麦克马洪一时也难以做出判断。
这种事情,实在难以衡量得失。
但谢里夫·侯赛因似乎并不在意麦克马洪的犹豫,仍然保持着坚决的态度。
“那么,你就去与其他人商议吧。但请记住,我们阿拉伯人虽有足够的耐心,可这份耐心能持续多久,只有安拉知道。如果我们的耐心耗尽,我们也只能另寻他路。”
比如,转而支持奥斯曼帝国。
尽管谢里夫·侯赛因没有明说,但他的言外之意已经再明显不过。麦克马洪紧抿双唇,心中权衡着得失。
此刻,在加里波利战场,英国士兵正以难以计数的数量死去,若是此时再让阿拉伯人成为敌人,在中东开辟新的战线,那无疑是雪上加霜。
“我明白了。谢里夫阁下的要求,我会如实转达给伦敦。”
这,已是麦克马洪唯一能给出的答复。
这场谈话,也正是如今布拉格会议上阿拉伯问题被提及的起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