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4章 布拉格会议,如何拯救德意志,文抄列文虎克一号机,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84章 布拉格会议
“好久不见了,劳合·乔治首相。能在这里见到您的面孔,而不是阿斯奎斯和丘吉尔那帮人,就我个人而言,实在是松了一口气。”
“哈哈,谢谢夸奖,伯恩哈德·冯·比洛总理。啊,卡尔·冯·施蒂尔克总理,也很高兴见到您。”
1914年1月16日。
德国总理伯恩哈德·冯·比洛(
bernhard heinrich Karl martin von bulow)、英国总理大卫·劳合·乔治david Lloyd George、奥地利总理卡尔·冯·施蒂尔克(Karl von Sturgkh)——这三位战时总理,现在被某些人称为“协约国三巨头”的三人,此时正在无数镁光灯的闪烁下,彼此握手。
与此同时,旨在商讨未来战争走向的布拉格会议,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格雷大臣,您看起来清瘦了不少啊。这次我就不问原因了,毕竟答案已经昭然若揭。”
“哈哈,不过最近总算能稍微喘口气了,至少暂时不用在唐宁街见到丘吉尔那家伙。”
听说他被贬到了闲职?
但按丘吉尔那性格,就算是流放到冷板凳上,他也绝对不会安分待着。99.9%的概率,他会像历史上一样,索性投身陆军跑去前线玩命。
当然,去了也不会被当回事,只会受到一顿冷遇。
老实说,个人而言,汉斯是希望能借此机会彻底和丘吉尔道别,但现实终究不遂人愿。迟早有一天,那位“加里波利败犬”终究还是会卷土重来,重返英国政坛。
毕竟,哪怕到了21世纪,那些小日......子过得不错日本政客,就算闯了祸也只要红豆泥私密马赛一番,仍然能厚着脸皮东山再起,更何况是以政治斗争着称的英国议会呢?
不过,至少在这场战争期间,汉斯不必再看到温斯顿·“加里波利”·丘吉尔那闪闪发亮的秃头了,嗯,这一点值得庆幸。
“话说回来,下个月乔大臣就要迎来您的第一个孩子了吧?”
“是啊,一想到这点,我就已经激动得夜不能寐了。”
“真让人羡慕啊。我要是也有个孩子就好了,实在是遗憾。”
说起来,爱德华·格雷大臣的夫人,似乎早在1906年就因车祸去世了吧?此后,他一直过着独身生活。
不过,外界倒是传闻他有私生子,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了。
但说到底,这个时代,这种事也算不得什么稀奇事。
就拿汉斯来说吧,在波茨坦宫廷时,每天都能听到谁谁谁养了情妇,谁谁谁有了私生子的流言蜚语,简直不绝于耳。
当然,他自己是既不打算养情妇,也没兴趣搞什么私生子的。
毕竟,要是真干了这种事,别说路易丝会不会大发雷霆,恐怕他那位亲爱的老丈人就先提着斧头,把他的脑袋给砍了。
叮叮——
“诸位,闲聊和香槟就到此为止吧。现在,是时候进入正题了。”
比洛总理轻轻敲响手中的高脚杯,宣告了宴会的结束。
该工作的时间到了。
......
“俄罗斯帝国的革命已经迫在眉睫。”
烟雾缭绕的会议室里,刺鼻的烟草味弥漫开来,让人不禁下意识地开始思考禁烟运动的必要性。
汉斯率先开口,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凭借上个月冬季攻势的战果,我们已占领明斯克,而在乌克兰,基辅等第聂伯河西岸的战略要地近在眼前。俄军的士气已跌落谷底,俄国内部的局势也同样不容乐观。”
当然,敖德萨仍被俄国黑海舰队牢牢控制,战力羸弱的罗马尼亚军队一时间难以攻克,因此暂且搁置。
“我们英国派往俄罗斯的情报人员也纷纷发回相同的报告。俄罗斯民众已对沙皇彻底失望,甚至连部分贵族都开始背叛尼古拉二世。”
整个俄罗斯,都在对尼古拉二世的无能感到愤怒。
自由主义者、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工人、资本家,甚至军方高层,跨越阶级和阶层,共同吟诵着推翻沙皇的战歌,这场革命的引线已燃烧至终点。
“乔大臣,革命大概会在何时爆发?”
“最快可能在下个月,也就是二月或三月。”
这是他们派往俄国的那张王牌——列宁,所传回的情报。
对于在座的所有人而言,这是期盼已久的消息,但对汉斯个人而言,他希望革命能稍微晚一点,最好能在路易丝生产之后再爆发。
因为一旦俄罗斯革命开始,所有人将忙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不管怎样,汉斯还是想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陪在路易丝身边。
“看来东部战线终将迎来终结。”
“是啊,一旦东部战线结束,法国与意大利的崩溃也只是时间问题。届时,战争便会走向终结。”
“不过,我们真的要容忍让红色分子掌控俄罗斯吗......”
“在日俄战争时,我们不也曾与日本联手做过类似的事情?更何况,他们的内部向来不太安稳,统治能维持多久还未可知,或许他们会重蹈巴黎公社的覆辙也说不定。”
听到“俄罗斯即将崩溃”这个消息,会议室里响起了充满希望的声音,仿佛这场可憎的世界大战即将落幕。
不过,这种过分乐观的论调,未免显得天真。
在汉斯看来,即便俄罗斯爆发革命,东部战线短时间内仍将持续。但说到底,这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话说回来,法国的情况如何?我听说去年年底,尼维勒被任命为总司令?”
“情况似乎不太妙。”
由于奥匈帝国并未直接参与西线战场,施蒂尔克总理对那边的局势了解不多,于是格雷大臣出声回答。
“法国政局似乎又有变动的迹象。”
“什么?杜梅格才上台不到两个月吧?”
“由于法国推行无限制潜艇战,导致与美国关系恶化,反对派因此开始蠢蠢欲动。事实上,关于无限制潜艇战,法国国内早就争论不休,因此现政权的地位并不稳固。”
“法国人,真是......”
听到这件事,向来对法国充满厌恶的英国人与德国人,不约而同地发出嘲笑,摇头叹息。
毕竟,法国政局动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格雷大臣,杜梅格的继任者有可能是谁?”
“听说是亚历山大·费利克斯·约瑟夫·里博(Alexandre-Félix-Joseph Ribot)。他曾在1892年、1893年、1895年三度担任法国总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