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默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四章 墨香与星光,毕业了去哪里,沫默鱼,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市政府大礼堂穹顶垂落的吊灯在试卷上投下碎钻般的光斑,冷玥用指腹摩挲着准考证凸起的钢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路径研究」的笔试题目映入眼帘。她腕间的银镯轻叩木质桌面,恍惚间听见林嘉在夜市讲解政策语义分析的嗓音:“要像银丝嵌进裂纹那样缝合理论与实践。”
遴选是指面向有编制的人员进行的选拔考试,虽然缩小了些范围,但是还是有200多人参加。
钢笔尖在案例分析题「数字政府建设中的信息孤岛现象」处悬停,墨水滴落成惊叹号。隔壁考生翻动试卷的沙沙声让她想起老银楼修复银器的镊子声,指尖不自觉在草稿纸上画出Swot矩阵——这是林嘉用竹签蘸着辣椒油教她的框架。阳光漫过第三题「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情引导」时,她忽然将实习时报道凝冻灾害的经历套进危机管理五阶段模型,钢笔在「黄金四小时」处洇开墨花。
政策理论卷最后一道大题要求用市长近三年讲话精神分析产城融合。冷玥的钢笔尖突然颤抖——林嘉给的U盘里赫然标注过「产城融合」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频次骤增。她将「产」字拆解成「立」与「业」,引用讲话中「让产业扎根如同梧桐引凤」的比喻。
数字政府专项题给出某县电子政务系统使用率不足10%的案例。冷玥在草稿纸上画出林嘉教她的「洋葱模型」,从技术壁垒到文化惯性层层剥离,建立青年干部与老公务员结对录入数据的「传帮带」机制。墨迹未干的刹那,窗外掠过的白鹭让她想起记者实习时教徒弟调焦镜头的场景,又在卷尾补了条「建立可视化数据图谱」的建议。
正午阳光将「公共危机应对」题干的宋体字晒得发烫。她将应急广播车比作「流动的银铃」,监考老师经过时,瞥见她用红蓝双色笔标注的「信息茧房突破五步法」。
此次考试效率非常高。上午的笔试完成后就立刻进行了下午的面试。
共25位考生进入了面试。
玥玥抽到了第八号。
面试厅水晶吊灯在第七位考生离场时突然闪烁,冷玥抚平黑色套装上不存在的褶皱走进去。五位考官面前的茶杯蒸腾着雾气,主考官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她特意别在左胸的银制记者徽章——那是台长在她第一次独立采访后送的。
“假设要你协调八个部门召开营商环境座谈会,但会前三天突然有五家单位拒绝出席?”梳着发髻的女考官抛出问题。冷玥的指甲无意识划过腕间银镯内侧的「Lm」刻痕,想起林嘉处理防汛协调会的案例:“首先确认拒绝原因是否涉及权责交叉,其次将议题拆解成独立模块进行预沟通。”
投影仪蓝光打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矛盾调解」的模拟题上。冷玥起身时高跟鞋在地毯压出浅坑,指尖划过白板上的楼层示意图:“低层住户担心采光受损,可参考修复古窗的透光设计。”她在三楼位置画了个圈,“用镂空连廊平衡遮光与通风,财政补贴做成可拆卸的雕花护栏——既实用又保留改造空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