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我不懂(2 / 2)

彭天成说得自己都激动了。</p>

他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居然能参与到这种盛事来,这是多少做官的一辈子都遇不到的!</p>

葛时赞同说:“红薯确实是好东西。”</p>

“粮食乃国之根本,这是重中之重,是功在社稷。”</p>

“但......”</p>

他说:“除此之外,还有养猪、养鸡鸭这些。”</p>

“身体力行劝课农桑,做出表率自然无可厚非。”</p>

“可看府君这样子,好像是对这些研究颇深。”</p>

“把心思都放在这种杂事上了,我总觉得有些不务正业。”</p>

这几天,他是回味过来了。</p>

苏誉的口吻和所做所为,葛时疑心他是要做大事的。</p>

若是要做大事,解决粮食问题是正事,这个喷不了。</p>

但苏誉刚刚说起养殖来,说得头头是道,葛时总觉得有些不对劲。</p>

这样重心会不会歪了一些?</p>

难不成苏誉要做的,不是他想的那种大事?</p>

彭天成知道葛时做过的那些事情,对他的文采也颇为赞赏。</p>

但葛时这个人,因为出身大家族,一直以来看事情都把目光看得很高,这是他的弊端。</p>

彭天成虽然和他年纪相仿,但如今他是个朝廷命官,自然是葛时的前辈。</p>

他笑了笑,看向苏誉。</p>

苏誉笑了笑,没先说为什么自己这么重视田地和养殖业这些,反而问道:“葛兄弟可知道,先前在西南肆虐已久的大乘教?”</p>

“自然知道。”</p>

葛时就被大乘教的人掳去过,没人比他更清楚。</p>

“那葛兄觉得,那些暴民可恶不?”</p>

“当然可恶!”说起这个,葛时还颇有感触。</p>

“他们都是一群残暴之人,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手中沾满了普通百姓的鲜血。”</p>

“可在此之前,他们都是普通的百姓。”苏誉紧接着说:“若是他们家境富足,不愁吃喝,又怎么会沦为这样的暴贼?”</p>

葛时摇摇头:“说是这般说。”</p>

“但我去京城数月,我其实搞懂了一件事。”</p>

“先帝其实不是不想处理这事,而是他确实拿不出钱财来了。”</p>

“可是我们大周一年岁入该有二三千万两,先帝即便再挥霍,也不过是一小部分,为何这样他就拿不出钱财来赈灾了?”苏誉又问。</p>

这个问题,葛时早就想清楚了。</p>

若是这都想不清楚,那他的文章就白写了。</p>

他回道:“那是因为历年亏空,朝廷中间向民间征了不少额外的税,后来的税都不能足额收上来。”</p>

“按道理来说,我们大周一年岁入两千万两,可实际收上来的,估计只有不到一千万两。”</p>

“各州府收不上足额税,便一推再推。”</p>

“推的时间长了,这笔账便成了呆账,朝廷便不会再收。”</p>

“如此一来,国库收入每年减少,不就支撑不了额外的大额支出了?久而久之,陛下连赈灾的钱财都拿不出来了。”</p>

葛时分析得头头是道。</p>

倒是没错,说明葛时这人虽然是个喷子,但他也不是张口就来的。</p>

起码还是做过功课的。</p>

苏誉点头说:“说得不错。”</p>

“那葛兄觉得,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p>

这个葛时真就答不上来了。</p>

他摇了摇头:“不知道。”</p>

苏誉道:“其实很简单。”</p>

“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让百姓们富足起来。”</p>

“百姓手中有钱了,朝廷的税才能收回来,国库才能充盈。”</p>

“这......”葛时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激动地站起来:“说得对!”</p>

“确实是这个道理!”</p>

“我竟从来没从这方面去想过解决的办法!”</p>

苏誉微微一笑,说道:“那葛兄可知道,我做这些的意义了?”</p>

葛时觉得自己好像懂了。</p>

彭天成接口说道:“民既富于下, 君自富于上。”</p>

“府君乡试的文章,葛大人想必是没有拜读过吧?”</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