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感恩土地,赞美家乡(2 / 2)

我们敬畏土地。

但留方寸地,

留与子孙耕。

珍惜脚下的土地吧!

尊重土地,

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珍惜土地,

就是珍重我们的未来。

哦,土地……

王小峰赞叹道这位诗人写得多么好啊!土地是人类的母亲,她宽厚,博大,具有无私、无限的奉献精神。她敞开胸怀,以源源不绝的甘甜汁液,哺育着世界上的千生万物;一年年,一代代,世界无尽,奉献不止。土地友善、仁慈,她以包容一切的精神善待世界上的所有生物,无拒优劣、巨细,让其在她宽广的胸怀里自由生长、发展,自由选择、取舍。土地又是有限的,宝贵的,不可再生,失去一寸就少一寸,因此,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要十分珍惜土地,极力保护土地,不许浪费一寸、一分,否则,人类就会失去生存之本。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和道理,生动、细腻、深刻而感人。这是在土地上生存的千千万万人民对土地母亲的最真实、最崇高、最热烈的感情,是在土地上生存的千千万万人民发自内心的呼声和呐喊!请大家放开目光和腿脚,认真看一看自己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集中思想,认真想一想自己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难道这位诗人所描写的,呼喊的,提醒大家注意的,不是至理名言、不符合事实吗?不是发自肺腑的最真实的感情吗?不是人类一切事务中的重中之重吗?

我所以要捐资重建土地庙,不是为了个人扬名传世,更不是宣传封建迷信,而是在当今改革开放,大开发、大建设的时代,提醒、引发大家对土地的热爱,尊重,珍惜,感恩和敬畏之心。“但留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不可随便浪费、糟蹋每一寸土地,因为它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一切财富之源。一寸寸地浪费、丢失,无休无止,不知痛惜,不会保护,那么,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就没有土地可以耕种,就失去了生存依赖之本。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为此,我也写了一首诗,题为《柳林村,我的故乡》。以表达我对故乡母亲的感恩和热爱。也作为我今天讲话的结束语。说完,他清了清喉咙,竟大声朗诵起来

柳林村,我的故乡,

一个秦岭山下、

灞河边上的小村庄,

因为村里村外长满柳树,

人们都叫她——柳树林庄。

每年春风一起,

千树万树绿枝飞舞,粉絮飞扬,

满村子莺歌燕舞,溢彩飘香。

柳林庄,我的故乡,

一个生我、养我的美丽地方。

灞河汩汩流淌,滋润着沿岸田庄。

河岸上,烟柳如龙,人车来往;

田野里,嘉禾似海,碧波荡漾。

她有着沈从文笔下凤凰古镇的素朴典雅,

也有着江南水乡周庄的文静内敛,

是我植根血液中的爱怜和留恋,

一生不曾忘怀的记忆和牵绊。

每当旭日升起的时候,

柳林庄从睡梦中欣然醒来,

披着朝霞的光辉,嗅着柳花的芬芳,

迎着晨风的清爽,飘着炊烟的馨香,

在百鸟争鸣声中,开始一天的繁忙。

薄雾渐渐散去,天地间一片明朗,

天空像蓝色宝石,田野似绿色海洋;

白云像银絮飘舞,灞河像素练荡漾。

太阳照耀着柳荫掩映的村庄,

一排排泥草农舍,篱笆院墙,

飘散着阵阵野蔌黄粱的饭菜香。

村子里,鸡鸣犬吠,孩子呼叫着亲娘。

田野里,耕牛拉着犁耙,耕田汉挥动鞭响。

在通往学校的乡间小路上,

小学生背着书包,三五成群,笑语喧扬。

通往集市的大道上,

赶集的人肩担手提,小推车吱吱呀呀地欢唱。

当夕阳收起最后一片金光,

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陆续返回村庄。

鸡鸭觅食归来,招呼着入圈休憩,

牛羊吃饱草料慢慢反刍,神态安详。

女人把晚饭端上庭院中的餐桌,

全家人围坐一起说着各自的新闻,

老爷子端起酒杯,慢慢诉说世态炎凉。

这就是我的故乡,

一个终生不愿不能割舍离开的地方。

那蜿蜒曲折的田间小路,

留下我从小至大的无数过往,

那不断修葺的土墙茅舍,篱笆小院,

留下我漫漫年华的苦乐诗章,

那一座座荒草掩盖的土坟,

埋葬着一代代骨肉情深的祖先和爹娘,

一辈辈祭祀不断,不忘把传统美德传扬。

柳林庄,美丽富饶的沿河村庄,

一个物华天宝、地灵人杰的地方!

随着改革开放脱贫致富,您不断改换容装,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阵阵人群笑语欢畅,

一条条道路铺向远方,一排排车流汽笛高扬,

昭示着您前程无限,事业辉煌!

可是,我依然忘不了您昔日的模样

茅草房,篱笆墙,还有那漫野的绿色稻粱。

那是一代代先人艰苦开创、

一代代后人继承和赖以生存的地方;

也是今天的年轻人奋斗打拼、

起步腾飞、追梦远航的地方。

柳林庄,我永远的故乡!

您从过去默默无闻的柳林庄,

到如今声名远扬的旅游胜地柳林乡,

经过多少泥泞跋涉,荆棘丛莽,

品尝过多少酸甜苦辣,铁汉柔肠,

包容了多少幼稚荒诞,错误迷茫,

又放飞了多少豪情壮志,神奇梦想。

终于成就了今天的宏图伟业,青史荣光!

您有母亲的胸怀,像天空宽广,

您有父亲的肩膀,像秦岭坚强,

承担起高压创伤,创造出伟业辉煌!

啊,柳林庄,生我养我的地方,

不论您有多少儿女,人在何方,

也不论您多么贫弱,多么富强,

您永远永远都是

我的母亲,我的故乡,

一个永生难忘、世代传扬的美丽地方!

王小峰讲话结束,会场上爆发出一片热烈的鼓掌声,经久不息。他向与会村民深深一躬,表示感谢。然后转过身体,再次向土地神深深一躬,表示敬畏赤诚之意。

王小峰的讲话发自肺腑,真诚感人,赢得全场群众真诚赞同。鼓掌之后,大家纷纷议论,发表各自对土地和土地神、土地庙的看法。

接着,乡、村干部代表和县文教局、县佛教协会的代表也分别了讲话,各自从不同角度阐明了重建土地庙的重大意义。

土地庙建成后,一年四季香火不断。人们对土地有了进一步认识,更加感恩土地,热爱土地,珍惜土地,反对任意扩建,挤占耕地的行为,祈祷五谷丰登,人畜平安。芸姐和王小峰,我和孙建军,以及柳树林村在外面打工、经商、创业的游子们,每次回来故乡,都不忘到土地庙烧一炷香,感谢土地母亲的哺育和培养之恩,许下一份新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