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道心 12(1 / 2)

求子?!

白锦玉趔趄了一下,差点没站稳。她看着神色诚恳的凤辰,怔怔地将目光移往眼前这尊高耸的女神官的造像,只觉得手上拿着的三根细香有千斤之重。

出神间,那道人轻声提点她道:“请王妃娘娘给金花圣母上香。”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金花圣母,白锦玉这才想起一些从前听闻过的关于金花圣母的传闻。

金花圣母主掌人间女子的生育分娩,类似于佛教中的送子观音,但是她又比观音多管一些细琐的生育事宜。

她身旁的二十位仙女被世人俗称为“二十奶娘”,分别掌管着生育中的投胎、怀胎、定男女、保胎、分娩、养育甚至到小孩子的吃喝、梳洗、行走、去病等事宜,几乎无所不包。所以金花圣母和她的仙女常享人间妇女的欢迎和供养。

白锦玉望着满目的一尊尊神像,有些傻眼了。

纵然她不是什么信徒,也不知这世间是不是真有诸天神佛,但畏天敬神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并不需要通过学习和修行获得。她白锦玉也不例外,要她在这一派正经的仪式中对着高玄的神仙天尊说谎,她还是有些发怵的。

“殿下……”白锦玉向凤辰投来询问的一瞥,声音弱得像求救。

这声低唤引得凤辰的眼中流露出无限的柔情,他目光温煦的凝住她,轻声安抚道:“别怕。”

白锦玉暗暗咽了咽喉咙。

凤辰又道:“焚香只是通信而已。”

或许得益于他温暖如春的眼神,或许得益于他大事化小的安慰,白锦玉慌乱的心头一下稳住了些许。

凤辰垂了垂眼眸,再给她宽心。

白锦玉垂颈看了看手中三根已然烧了一段的细香。想到皇后一直如母如姐地疼爱凤辰,所以才会在离开离境观的时候吩咐方丈为凤辰做这场祈子的斋醮法事。

眼下这仪式事关凤辰这脉香火传承,兹事体大,无论如何也不可在这个节骨眼上触他霉头的。

既然焚香是通信,那信的内容应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吧!

这样一想,白锦玉觉得似乎事情没有那么难了,她心中拿定主意,于是举香走上了前。

金花圣母通体金身,头微侧,作抬手状,眉眼含笑,姿态优美。

白锦玉在神像前拜了三拜,心中梳理了一番,默念道:“祈愿圣母娘娘保佑晋王府人丁兴旺,保佑晋王殿下以后多子多福,人品才识都能够后继有人。”

祷告完毕后,她心头也很舒欣,将一根根细香插进了香炉,放在了凤辰的供香旁边。

六支祈愿的清香,在香鼎之中立于一排,香烟彼此缠绕,结成云篆,直达天庭。

白锦玉办了这件事,如释重负,退步和凤辰站成并肩,二人彼此相看一眼,俱是欢喜。

这时,方丈走上前来,扶袖将供台上凤辰誊抄的那卷经文徐徐摊开。一旁有个道人为他递上一捆清香,方丈便在众道的唱经声中亲自将一根根清香排布于经文之上,口诵默念,似乎进行着某种神秘的仪式。

待他整齐地放完这些香,他邀请凤辰和白锦玉一起上前,示意凤辰将细香一根根点起,转递给白锦玉。

靠得近了,白锦玉这才看清楚,原来供台上凤辰抄的这篇经文不是《道德经》,而是劝人行善积德福庇子孙的《太上感应篇》。

三尺长卷洋洋洒洒,用笔毫不含浑。凤辰的字恰如其人,整幅经文的书写宽绰秀美,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遒劲,一见便知抄经之人的心性如何,又是以何等尊崇的心境誊抄了这遍《太上感应篇》。

凤辰当是很在意这件事的。

白锦玉接过凤辰为她一一点燃的细香,不一会儿就有了一小捆,她数了一数,一共是二十根。

正不明所以,方丈一抖拂尘已向她道:“请娘娘上前一步,为二十延女上香。”

白锦玉捧着一捆香,朝凤辰看了看,游移地向方丈确认道:“就我独自吗?”

方丈道:“正是。”

凤辰听出白锦玉的迟疑,目光推了她一把道:“去吧。”

白锦玉这才“哦”了一声,不明就里地跟着方丈身后来到了金花圣母的造像后身。

只见二十尊延女的造像错落有致地散布在金花圣母的身后,模拟了仙女们漫天飞舞的自然势态,毫无规律地簇拥成了三排。她们面前没有香炉,每座像的手心皆有一个细香的插孔。

白锦玉看了一阵,有些没有头绪,遂恭敬地向方丈问道:“请教方丈,我应该从哪里开始供奉?”

方丈眉目疏展地微笑道:“随心即可。”

随心即可?

白锦玉迷惑,这些神仙姐姐们难道没有个年龄大小或者职务轻重之分吗?随心地供奉,这样会不会太随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