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2月8日(二)(2 / 2)

新加坡的日子 孙相华 2809 字 2024-01-06

阳光夺回了被阴云覆盖晴旷的蓝天,室外气温骤然达到动一动就弄出一身汗。会议室里空调机置换过来的冷气给人吹得凉飕飕的。工人没有因为满身大汗减少一点儿干劲,叮叮当当榔头的锤击声,起重工在指挥大型履带吊起吊物件时对讲机的喊话声,杂七杂八的声音不时地冲撞过来,好像看不惯会议室里这帮家伙的沉默。

停工两天,复工后工人的干劲比以前更足了。谁都知道,受伤的阿布生命危险。只要生命安全,人还好好地活着,心里就没有什么可惊慌的。至于后续治疗的医药费,生活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所有费用累加在一起比死亡一次性的赔偿多得多。如果失去劳动能力就得一直养到人家死去为止。工人们可不在乎北星花去多少钱。钱没了可以再挣,命没了就彻底凉凉了。

阿布救治方面,北星公司除了按医院病单给予资金保障,全听凭医院和医生的安排。人们心理之所以难下决断,不是问题的本身有多么难缠,是他们跟傅铭宇持有不同的意见。

“我们不是抱着一颗同情和怜悯的心,去拯救一个跟我们无关人的生命和健康,我们是带着一种责任和良知在履行属于我们该做到的事。”一分钟又一分钟过去了,差不多沉默了十几分钟,可容纳几十人长条椭圆形枣红会议桌边坐着五个人,人人都一脸凝重,默默地坐着,谁都不愿打破这种沉默。傅铭宇说完,带着探寻的表情每个人扫视了一遍。

“我不同意铭宇的主张。”第一个打破局面的是一个身体偏瘦,个子偏高,虽说年龄不过四十几岁,言谈举止不紧不慢却显得老成持重。在大是大非面前,特别是跟公司利益挂钩的时候,作为生产经理郝永恒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后,觉得这不是顾不顾全个人面子的事。摆出自己主张和想法是自己的职责。

之所以不想轻易发言,谁心里都明白,给公司带来的损失越大,每个人身上担的责任就越大,说白了,受到的处分就越大。公司任用自己绝不是看看报纸、喝喝茶水、白拿工资的。工程一处接一处,工人加班加点肆汗大流没完没了的大干,到头来严重亏损,作为经营者能说得过去吗?人人都脱不开干系。如果没有家属提出的意见,北星公司一定本着人道,不惜一切代价对伤者进行全力治疗,保证伤者康复出院。按着家属的意见,明明省去很多钱,这样的事在国内从没遇到过。人权、名誉、金钱、利益、职责、责任,一切利弊交织在一起,不能不让人好好的想想。

“我也同意老郝的意见。”比郝永恒小两岁的安全主管祁大成烟瘾很大,特别是在遇到难事的时候,总点上一支烟,深深地吸上一口,提提神。到了这里,傅铭宇会议上明令指出除了厕所外面的吸烟点,不管任何人任何地方都不准吸烟。特别是主管和技术人员更应该起到表率的作用。为了干扰思绪里对烟瘾的欲念,每次开会前祁大成总把一杯沏好的碧螺春带到会议室,不时地喝上一口茶压一压心里对烟瘾的欲念,透明玻璃杯泛着淡淡茶的绿色,茶杯里细小尖长的茶叶就像大脑的思绪浮游不定上下飘动。郝永恒说出自己想法后,祁大成喝了一口茶,接着说跟郝永恒意见是一样的。

“我也同意郝经理和祁师傅的意见。”傅铭宇知道郝永恒和祁大成不发表自己的主张,主管财务的张力是不会抢先说话的。不是说他没有自己的主张,这是不成文的规矩,论年龄比他们小得多,论起资历也没有他们工作的年岁长。有点文化的年轻人跟年龄稍长的有明显断代现象,年轻人相对变得更精明。说话做事总是先看看年长人的头势,再接着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理解为对年长人的尊敬,也可以说成是文化的涵养。总是在别人都发表完了意见后,看看别人都说些什么,再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很多时候,年轻人即使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想法,也总是说得委婉,绝不使人难堪,别管意见最终被不被人采纳,总会让人感到满意。傅铭宇原本以为跟刘新生坐在一起的张力,跟他的想法是一致的,当然,他是公司委派的财务主管,对财务支出和使用更应该起到监督的作用。尽量减少非必要的财务支出是他的职责所在,提出反对意见也是情理之中。

再有一个就是刘新生,他一直在听着,谁说话的时候眼睛就看着谁,尽管没有发表自己的态度,但是在别人说话的时候,随着眼睛里传递不同的信息,做着点头和摇头的表情,心里想法不言自明。再说别人都不同意,只有他一个人同意,少数服从多数也一样起不到作用。非得让他说出跟自己相悖的意见,也很是难堪。

之所以不想轻易发言,傅铭宇心里很清楚,都持有跟自己不同的意见和主张。涉及到集体的利益,凡是跟利益相关的人,都有资格和权力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倡民主,民主再集中。不看眉眼高低不顾后果心里有什么说什么,形成尴尬的局面对工作最大的不利。既然不是大是大非,耍滑头,迎合场面倒成了被视为成熟人士惯用的伎俩。

很多时候,事实告诉我们,民主并非完全正确的,并非跟真理和正义站在一个立场。

说到这里,一时又静了下来。留给人们去思考。

中国孩子都知道,不知印度孩子小时的课程学没学过,古代中国跟古代印度都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古国,谁又能说中国古人跟印度古人没有缘缘。古代印度是佛教最早的发源地,佛教信奉天道轮回……,大慈、大悲、大善……诸多理念一传到中国,引起无数信徒为此顶礼膜拜。文字记载跟民间传说是最好的证明。大唐鉴真历尽艰辛到西域求法的故事演绎得出神入化家喻户晓。佛教思想跟礼乐之帮、内和外顺的儒家思想似乎潜涵殊途同归,不谋而合的情理。天道的理念使中国古人思想又进一步发展,衍生出自我独立的信仰。太史公留下的文字,“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修养至高,威信自立;玄妙至深,不怒自威。

公司办公会,人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但人人都对他这个项目经理的做法持反对意见,局面总有些让人尴尬。没开会之前,傅铭宇已经意识到会是这样的局面。

既然公司任命他作为项目经理。关键的时刻,他就得果断拿出一个即对公司有利,又不能使伤者再受到伤害的决策。好多人都是共产党员,在这里尽管没有人提到党员这个称号,作为一个党员,抛开一切不说,做事既要坚守原则,又要从真正维护人权的角度去考量。很多时候,一个人的作为犹如微弱萤火之光,但光再微弱也总是光,是光就能照亮暗的迷茫。虽然,夜在火与热的作用下,早已不再暗得让人摸门不着,但再好的夜总有让人看不见的死角,既有死角,总需要有人去照亮。一个集体的名声和信誉,不是一些人就能树立起来的,也不是一件事就能给人带来影响,是每个人从每一件事树立起来的形象。企业发展,公司利益固然重要,作为一个党员,应该想到的是,集体的名声和信誉远比金钱和利益更重要。

人们总会说到,正义的真理总是出现在少数人或者是某个人的决策里。事实在没有得到证实前,谁又能知道少数人或者某个人的决策是正确的,在得到验证和实施过程中,等同于少数人或某个人跟大多数人对立了起来。一旦少数人或者某个人的决策最后证明是错的,那么他将会输的很惨。

如果一开始就趋同了大家的意见,即使结果是错误的也会得到大家的原谅。如果人人都怕犯错误,都怕承担责任,结果只有一个,永远保守和维护着眼前的现状,永远都不会有创新。再大的真理莫过于发展,就像中国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位时代伟人,正是因为他大胆的提出和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才使得积贫积弱的中国出现了改头换面的局面。时代伟人提出这个重大决策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压力更是不可想象的。事由大及小,企业生存发展过程遇到困难道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