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国本之争,闻达天下(一)(2 / 2)

别看顾帆被余闲欺负得几乎自闭,但此刻,他在众目睽睽之下,竟也能口若悬河、慷慨激昂。

“即便偶有个例,但历朝历代,涉及国本,全是本着立嫡立长的原则,否则礼法何存?纲常何在?要都是用这少数例子给设立储君定义,岂不都乱了套嘛!”

顾帆振振有词,脸上透着毅然决然之色。

他是毋庸置疑的太子党。

先不说他爹顾廷舟受过太子的提拔,他自己,这些年殚精竭虑、鞍前马后的陪伴皇太孙学习,为的就是今后跟着皇太孙荣登大位。

现在有人借题发挥,否决“立嫡立长”的观点,他第一个不答应!

郑柯是国子监出来的优等生,曾经拜在沈修的门下,在法门的新人里,他的声望仅次于余闲。

面对顾帆的论述,他以法家之威,掷地有声地道:“顾兄这话就失之偏颇了,你说不遵循立嫡立长会乱了套,那我且问你,远北地区的那些荒人部落,他们从无立嫡立长的规定,甚至还有女人当家的,不也是代代延续了下来嘛。”

“好,我知道你会说荒人蛮夷,不足为鉴。那就再说说西唐,众所周知,西唐依旧延续着立嫡立长的规矩,可你看到了,西唐国力每况愈下,往上追溯,出了好几个昏君。现如今,西唐皇室里还上演着同室操戈的闹剧,追根究底,还是西唐的储君太子不成器,下面的诸多皇子不服。”

此话一出,刚走到人群外围的宁云心,当即俏脸一黯。

被人拿家事谈论,她自然有些不快。

但是她没有出言辩驳。

毕竟这是事实。

而且这里是大景,还是言论自由的桃花书院。

在这里,道理最大。

你若是有理,就去辩倒别人,休想以权压人。

而郑柯的肚子里正存着一大堆道理,还在那滔滔不绝:“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宋,几代前,东宋朝廷向来软弱无能,面对荒人的袭扰,大多选择委曲求全、和谈避祸,甚至有过国君割地纳贡和亲,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后来好不容易出了一位骁勇盖世的韩光将军,一路北伐收复失地,却因为小人给皇帝进谗言,皇帝生怕韩光将军功高盖主,连发十道金牌把人召回来,意图加害忠良。关键时刻,是一个庶出的王爷不齿如此卑鄙的行径,愤然发动宫廷政变夺取了皇位。”

“虽然这位庶子皇帝悖逆人伦纲常,但他对得起天地良心,此后他励精图治,重用韩光等能臣干将,一扫积弊、振兴国运,不仅将荒人驱逐至千里之外,而且社稷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被天下人奉为一代盛世。你说,若是当时东宋继续遵循立嫡立长的原则,还会有这般盛世吗?”

在连珠炮般的辩驳下,顾帆直接哑口无言。

周围的学员们还发出了掌声和叫好,为郑柯的论点喝彩。

虽然东宋现在是敌国,但任谁都必须承认,东宋的国力,自那位庶子皇帝之后一路升腾。

正如绝大多数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他们不在乎谁做皇帝,只在乎哪个皇帝能富强国家,能让他们安居乐业。

甚至天元皇帝在谈到东宋的这位庶子皇帝时,也是不乏赞扬之词,还让皇子们都作为榜样去学习的……除了政变夺位的事迹。

眼看顾帆面色苍白、神情灰败,郑柯发出了致命一击:“还有姜国,你们一些人应该听闻过,姜国末代皇帝的第十三皇子也是雄才伟略的翘楚,他曾经为了救国登上了湖心岛塔楼的第五层,连圣人们都曾经有评价,若是当初姜国末代皇子早些传位于这十三皇子,或许姜国还能续命几十载。”

“因此,我的观点是,立嫡立长的规矩早该湮没在历史大河里了,正如选拔官员讲究贤者居上,国本立储,也应该重视立贤!”

没等顾帆的脸色垮下来,周围就有人击节大叫:“好!说得好!”

“这话说得极有道理,选拔官员,都讲究任人唯贤。凭什么设立储君,就不能这么做呢。”

“是啊,历朝历代的例子太多了,嫡长子平庸倒好,若是昏庸卑劣之徒,执掌了皇权,岂不是给社稷和百姓带来巨大灾难?”

“道教都讲究我命由我不由天,人的出生,本就不受自己的掌控,凭什么礼法就要把人的一生都提前定死了呢?难道还不给人改变命数的机会嘛。”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今那些勋贵大臣,往上追溯有几个是嫡长子,若是他们从开始就遵循礼法教条,又怎会有他们的今时今日。为何现在又要给自己再戴上枷锁呢!”

余闲冷眼旁观着,发现气氛确实不对劲。

这里面,除了少数是真的投机支持鸿王的,应该还有许多家族的幼子和庶子。

他们也不甘心这辈子只能给嫡长子陪跑,于是趁着这次国本之争,想要给自己博一条出路。

直到这时,余闲方才明白,自己一开始有些错估了储君之争的形势,鸿王在朝野上下,还是有不少的支持铁杆。

特别是幼子和庶子这批群体,他们从出生伊始,就被“立嫡立长”的礼法剥夺了巨大的利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嫡长子躺赢!

他们是最希望这个礼法被摧毁的那批人,因此,他们格外希望鸿王能做一个表率,以一个庶出小皇子的身份继承皇位,也就是所谓的带路党。

眼前,顾帆在面红耳赤下,灰溜溜的下去了。

郑柯志得意满的享受着众人的敬仰。

在山巅之上的平台,贾岩、诡山人以及一众教习也在观摩着这场国本辩论。

“这应该就是如今的民心趋势了。”贾岩幽幽叹道。

武门教习无亘沉吟道:“太子仁德贤明,但是那仅是局限于朝廷中的,老百姓不会知道这么多,也懒得知道太多,他们只知道当下的日子越发艰难,而内忧外患,总需要找一个替罪羊的。太子协助圣上理政,如今他恐有凶劫,老百姓们自然会迁怒于太子,并且希望改立一个储君,换一个新面貌。”

道门教习清和摇头道:“荧惑守心出现后,上到朝廷,下到百姓,许多人都会觉得连老天爷都不认可太子,天意如此,那许多人就更有理由认为国本得换人了。”

儒门教习何欢沉声道:“最麻烦的是,趁着这个时机,那些幼子和庶子积蓄已久的不满也顺势发泄了出来,都盼着鸿王能给他们指明一条打破桎梏的道路。”

四大学派的大先生纷纷发表看法,但无论谁都没有明确支持哪一种观点。

因为大家聊的只是学术观点,无关政治。

诡山人探头一看论道台,颔首道:“无缺也出现了,你们猜猜他面对这样的群情激昂,会如何想,如何做?”

“他啊,大概率会独善其身吧。”贾岩苦笑道:“前辈,你何必赶鸭子上架呢,明知道余闲现阶段根本不可能进入湖心岛的,还给他指了这么一条难如登天的路。”

“你别觉得我是在误人子弟,去闯湖心岛,是这小子必须要走的路。”诡山人玩味一笑:“荧惑守心出现后,国本之争就是注定了的,只要是和太子、鸿王有关联的人,谁都休想置身事外。即便无缺什么都不做,也会被归为太子党,所以他必须得为太子做些什么。”

“他能进入湖心岛是最好不过,届时,他必将名扬天下,连皇帝都不能随意操控摆布。即便失败了,他也能从这番试炼中收益颇多,更快的提升修为。”

闻言,贾岩等人都是心如明镜。

其实,湖心岛和忘忧湖,还是一个很不错的修行地方。

因为闯关太难了,所以对身心的锻炼也越大,也越容易激发潜能。

像沈修、贾岩他们,虽然没有登上塔楼第五层,但通过长年累月的闯关磨砺,都得到了巨大的启迪和助益。

“天下将乱,这孩子必须得抓紧了,然而他太清闲了,老夫总得推他一把,早日成大器了,老夫也好将衣钵传授给他。”诡山人俯瞰余闲的目光,充满了浓浓的期许。

贾岩点点头,忽然看见了一个少女顶着压力走上了论道台,站到了郑柯的面前。

“你们道门的。”贾岩提醒清和。

清和打量了一下,道:“是余闲的表妹池晴萱吧。”

“道门的掺和这话题做什么?”武门和儒门的教习也面露困惑。

只见池晴萱站定之后,拱手作揖,朗声道:“你刚刚一直主张立贤的重要性,那我想请教一句,若是嫡长子本就是贤能,只是在个别领域稍逊于其他皇子,那还有必要更换吗?”

余闲看着小表妹勇敢的走上去,一开始还好奇她怎么会有兴趣掺和这个话题,不过他很快就想通了。

池晴萱也是知道鸿王上位对威远侯府没好处,于是硬着头皮站出来,想给太子挽回一些声势。

不过,看了眼郑柯嘴角噙着的冷笑,余闲心知小表妹怕是钻进了郑柯的圈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