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大景失卢晔,万古如长夜(2 / 2)

“在儒家圈子有些名声,但未必是好名声。”顾帆可能是感激余闲的以德报怨,很耐心的解释道:“他是前朝末年最后一批的科举人,三岁识千字,五岁背百诗,七岁熟读圣人典籍,九岁精通赋诗作联,十一岁中童生,十三岁中秀才……”

“然后十五岁中举人?”皇太孙插嘴道。

顾帆:“十五岁考举人时,前朝灭亡。”

余闲和皇太孙:“时运不济啊!”

不过两人对视了一眼,又默契的改口:“逃过一劫啊!”

接着,顾帆把卢晔这跌宕起伏的人生大概说了一下。

前朝灭亡后,诸侯割据。

当时统治圣京的是姜国。

结果姜国不认可前朝的学历,卢晔愤而闭门苦学,时不时写一些针砭时事、怀念前朝的诗词,因此事没少关小黑屋。

熬啊等啊盼啊,终于,姜国被大景灭了,卢晔觉得自己迎来了新曙光,第一时间跑去投效大景朝廷。

大景倒是认可前朝的学历,奈何卢晔当时已是花甲之年,还只是个秀才身份。

而且杨吉查了他的底细,发现这货这几十年里开小号写小黄文谋生,就没搭理。

卢晔怀才不遇、悲愤欲绝,据说当场对杨吉撂下狠话:大景失卢晔,万古如长夜!

杨吉赠予他十根蜡烛以资鼓励。

“断了仕途念想后,卢晔只能替人写字题字营生,未曾想,他如今竟沦落到酒楼当席纠令官了。”顾帆唏嘘道。

“靠本事谋生,不丢人。”余闲道。

卢晔站在吊台之上,口若悬河,声音竟能传遍偌大的酒楼,显然起码有了儒家七品声辩境的修为。

“今日中秋佳节,赏灯喝酒之余,若无诗词助兴,岂不可惜?”

这是要玩行酒令的意思了。

其实刚穿越过来没几两天,余闲就幻想过在中秋节一群人吟诗作对的时候,出口成章,一鸣惊人。

但脑袋的文词库里,除了床前明月光是完整的,其他关于中秋月亮的诗词,依然只有经典的那几段。

靠这几段,博点名声总是够的。

但经历了这一连串的事件,余闲越发的遵循谨言慎语。

反正只要皇帝不作妖,自己当一个躺平的小侯爷已经够逍遥了。

又有黄历空间的加持,以及爹妈的庇护,自己费劲争虚名作甚。

而且,今晚他的身份,也不适合出风头……

卢晔以酒楼、明月、中秋这三样作主旨,自己起了个头,就开始邀请周围的宾客作对。

有人对上之后,卢晔会点评一番,若是可以,就由这人指定下一个,下一个若是接不上就站在窗口向大家敬酒致意。

余闲本来只想当个安静的美少年,冷不丁的,隔壁传来了一阵似乎熟悉的声音:“天上落佳人,翩跹若惊鸿。”

酒楼里传出了一阵笑声和掌声。

卢晔抚须轻笑,“辞藻华丽,意境优美,傅公子果然文采出众、才思敏捷。”

傅锦年?!

这货居然正好坐在自己隔壁?

接着,隔壁还传出了许策和潘大春等人的叫嚷。

“傅兄大才,我等钦佩!”

“锦年,你啥时候也教教我作诗,就是夸姑娘的那种。”

敢情这些世家子们集体出来玩耍了。

但皇太孙在身边,余闲也没想去打招呼。

结果,当卢晔询问傅锦年要指定谁接上时,傅锦年好巧不巧点了隔壁!

“好,请傅公子隔壁的贵客一展诗才。”卢晔抬手示意红缎系住的那个雅间。

余闲看向了皇太孙。

皇太孙又看向了顾帆。

顾帆苦着脸道:“赋诗不是我的强项。”

“无缺,这个你行,你快给我出出主意。”皇太孙催促道。

“要不你罚一杯算了吧。”

“那岂不是丢我黄……老黄家的面子!”

唉,终究还是我这孩子承担了所有。

余闲开始在有限的文学库里搜寻合适的。

这时,酒楼里响起了起哄声。

隔壁的傅锦年朗声道:“楼上的兄台,若是对不上,本公子愿意陪你对饮一杯如何?”

余闲目光闪烁了几下,突然对项飞道:“有纸笔吧?”

天罗卫出来办事需要随时写小报告,纸笔是必备的。

接过项飞递来的纸笔,余闲开始在纸上书写。

对诗一样得站在窗口,这里多是达官贵人,很有暴露的风险,还是写上去比较妥当。

顾帆在旁看了一下,首先是觉得这字迹太丑了,他的书童都比这好。

可是当看清楚余闲写下的那两段诗词,他顿时犹如石化般的呆住了。

当他再看向余闲的眼神,已然满是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