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老人讲以前的事,不知道为什么,你总有一种穿越时光的感觉。
要知道,眼前这个老人活了整整一个世纪!
他出生在华夏人最为危难的时刻,也见证了华夏的崛起和复兴!
你从木桌上找了一个杯子,给老人倒了一杯烧酒,递给老人,笑着说:“太爷,听您的口气,您后来也参过军?”
“嗯,当然喽!”老人把你敬的酒一口喝尽,抓了一把瓜子,连皮带肉一并放在嘴里咀嚼。
你没有想到老人也是这种吃法,当即自己也抓了一把瓜子,扔进嘴里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你这娃娃俺喜欢。”老人朗声大笑,“小娃娃,你不知道吧,老汉不仅参军打仗,而且还是出国打的。”
“出国?”你脑子一转,当即道,“抗美援朝?”
“对喽!你这娃娃脑壳好使,书读得很高吧?”
你抓了抓头,笑着说:“瞎读的,让您见笑了。”
“那个时候不是讲究一人参军全村光荣么?当时老汉成了家也有了娃,所以就去了,那时候,村长和大队里的领导都来了,俺媳妇也带着三个娃在村口送俺……”
说到这里,老人早已热泪盈眶,许是说他的伤心事了。
“太爷,您……”
“么事!都过去了!”老人很是洒脱地一甩手,又笑出声来,“小娃娃,你不知道吧?那些回来的崽子们天天喊那边的条件多少、多少艰苦,但是俺们打得爽啊!俺的枪法好,个子不高,但胜在速度快,所以就进了侦察连。那时候,经常晚上出去抓舌头,南面那些家伙,个个都跟孙子一样,没打几下就跑光光了,如果不是他们有飞机,俺们早就把他们推进海里了。”
这是你第二次听到这个“抓舌头”这个专用词汇,一般只有真正上过抗美援朝战场的侦查老兵才知道这个专业术语。
而这时候你也反应过来,“么事”听起来像是余杭的本地话,而老人是胶州人,怎么会说余杭本地话?
正当你感到疑惑的时候,老人又开口道:“俺的年纪比较大,又有些底子,所以成了队长,就领着几个十几岁,毛都没长齐的毛头小子,那一年上甘岭,打得那叫一个痛快!”
说着,老人抬起脚,指了指自己左脚的脚踝和大腿说:“我这条腿中了三发,子弹都直接从穿过去了。”
这时候,你发现外面的天有些黑了,刚才买酒的时候,你顺便在小店里买了一盏充电的矿灯,眼见桥洞已经黑得看不见人,你拿出矿灯,桥洞一下子就亮堂了起来。
而老人在四周明亮之后,则用一种疑惑的眼神看着你。
“太爷,您这么看我干嘛?”
“小娃娃,说起来,你跟我以前带过的一个小子还有点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