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尔卡带着部队守在街道的咽喉部位,也就是拐角稍往下的几幢建筑。
这个位置的建筑会天然的将敌人“打个折”,也就是冲上来的永远是最前方的先头部队,后续部队都是在拐角另一边甚至都看不到前方的状况。
另一方面,则是坦克如果从拐角处出来时,第一时间就会在火箭筒的射程下。
为了能获得更好的视野及不让其它建筑挡住火箭筒的射界,舒尔卡还下令爆破了两幢建筑,接着再在天台上、窗户前堆几个沙袋,一个个很好的掩体就构筑好了。
然后在街道另一头几百米外再隐藏上两辆坦克并拉上电话线,一道防御就布署好了。
这两辆坦克大多是“玛蒂尔达”。
舒尔卡不得不承认,“玛蒂尔达”虽然有诸多缺点,但有时还是很好用的。
所以,有句话说得对,没有无用的装备,如果无用只是因为没有把它用在对的地方。
比如“玛蒂尔达”,其厚重的装甲这时就很有用。
德军炮火无法将其击穿……当然,“玛蒂尔达”的坦克炮也无法击穿对方。
但这并不是什么问题。
因为“玛蒂尔达”的任务是对付敌人步兵和吸引注意力,至于德军坦克,那就交给火箭筒了。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德军进攻。
首先上来的是德军步兵。
他们是德军的先头部队……由于街道建筑太多,一幢连着一幢,谁也分不清哪幢里有敌人,也不知道敌人防线的位置,于是需要用一些步兵试探。
这些德军步兵很小心也很专业,他们端着步枪利用路上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比如敞开的门、倒塌只剩下半段的墙体,还有雕像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互相掩护着朝前跨进。
后头则是坦克的马达声,听声音舒尔卡就知道那是“三号”坦克。
“放步兵过去1舒尔卡下令:“让坦克对付他们1
“是1通讯兵低声应着,就用电话将命令传达了下去。
收到消息后两辆“玛蒂尔达”坦克就一左一右的缓缓从藏身的建筑里开了出来……一开打就暴露坦克的位置似乎并不明智,但这也恰恰是舒尔卡希望的。
此时不管是苏军还是德军,其注意力永远是放在坦克上。
因为它是最危险、威胁最大的装备。
果不其然,德军步兵的注意力第一时间就坦克吸引,于是他们在隐藏自己的同时紧急召唤后方的坦克。
开上来的果然是辆“三号”坦克,它紧贴着拐角的建筑拐弯,甚至都将建筑突出的墙角撞得粉碎。
这个动作证明了德军坦克乘员的实力……它是为了不将自己的侧面装甲暴露在敌人的炮口下。
“三号”坦克的侧装甲只有32MM,而且基本没有倾角,所以即便对手只是40MM口径的小炮,德军坦克手也不敢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