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腻!”陶华宇接话。
大家一起笑了。
顾雪兰对这个评价标准很是赞同,对邱向荣说:“真的,市场上卖的那些,我一口都遭不住。你做的这个特别好,刚刚在厨房的时候我都没忍住,一连吃了好几块。”
没想到自己做的东西能得到大家的一致喜欢和好评,邱向荣很开心:“那行,以后大家吃的点心我都包了!”
陶华歆笑着看他一眼:“尾巴翘起来了。”
许青松开玩笑似的建议:“姐夫,你这手艺以后要是练好了,真可以考虑开家店。在咱们村或者在镇上,店名我都帮你想好了,就叫‘不甜’。”
陶华宇在那边抱着碰碰做深蹲,碰碰被他抱得不舒服,扭了两下,跳下去了。
他拍拍身上粘的狗毛,走过来抽张湿纸巾擦手:“这建议猛地一听,还挺靠谱的。姐,姐夫,要不你们考虑考虑?到时候店的装修和设备我都帮你们搞定。”
邱向荣和陶华歆都觉得他们在开玩笑:“开店,又不是逛街买东西,能是说开就开的吗?”
当初陶华宇在家具城开店有多不容易,他们都看在眼里,也没少帮忙,个中艰辛,没经历过的人是不会知道的。
“确实不容易。”顾雪兰也深有体会。
柳南山以前开的那个水果店,刚起步的时候,为了找货源,也是跑了许多地方。店开起来之后起早贪黑地忙,累人的很。
柳望雪觉得他们的思维没有打开:“不能跟他们俩比,想要开陶老板和柳老板那样面积的店确实很累人,即使开了,这边也没有那么多的客源。
我们说的是那种小店,比镇上那家蛋糕店还要小一点,大概就几平方,东西的种类可以丰富一点,最好开在学校附近,专门做学生的生意。”
学校附近的,无论是小吃摊还是小吃店,只要味道好价格实惠,都不愁卖。
柳望雪还记得他高中班主任开玩笑的话:“实在不想学也没关系,考不上大学就在咱学校门口摆摊炸油条。我前两天买油条的时候,刚跟一对夫妻聊过,人家一天光卖油条就千八百的收入。”
“这样一想,也是有可行性的啊。”顾雪兰对柳望雪说,“当年咱们家困难的时候,你爸不就是去小学门口摆摊了吗,卖那个章鱼小丸子和炸香肠,每天就掐着放学的点卖那一会儿,都能有个二三百的收入。”
“怎么样啊,姐,姐夫,考虑一下呗。”陶华宇鼓动,“想一想,给孩子攒点人生基金。”
邱向荣被他们说的有点心动了,但是又拿不准,自己做的东西真的能卖的出去吗?
他和陶华歆眼神交流了一下,说:“我再考虑考虑吧。这手艺也是刚学的,总得有把握了,才能拿出去卖吧。”
邱向荣自从和柳望雪他们熟了之后,已经摸清了这群人的属性——他们在一起就是一个“夸夸团”!
无论大人、孩子还是宠物,在他们面前没有不挨夸。所以他觉得,他们的评价一定是带着滤镜的。
陶华歆尊重邱向荣的决定,事情总得一步步来,才刚学会走哪能就想着跑,不然肯定会摔。
为什么只有两章呢……
因为我看春晚看生气了,完全写不出来……
什么玩意儿到到令,这编曲可真难听!
我仅代表我自己:请不要把金玉丢在败絮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