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夏侯惇整顿好麾下不久,一队人马快速赶来,为首一将,向夏侯惇震色喊道:“回禀夏侯将军,我等刚刚打探完毕,发现彼军并无防备,军队扎据多是松散,我看若是今夜我军奇袭一发,必能大获全胜!!”
“哼,马家小儿果然不知兵法深细,他那老子竟还敢让他这犬子出来献丑!!众人听令,速速各指挥部下歇息充饥,待今夜三更时分,敌军松懈,我等便发以奇袭,杀他个片甲不留!!”夏侯惇听话,不由独目猛射jing光,浑身更是迸发出一股骇人铁血的气势。
却说这些年来,随着昔日的对手声名越盛,甚至就连马超这些后起之秀,隐隐也有盖过自己的势头,夏侯惇对此自然不甘落后,平日里处理完军务之后,便是玩命地修炼,而且除了睡觉的时候,身上一直都会穿着足足五、六十斤重的内甲。夏侯惇对自己如此苛刻,就连他麾下的将领也看不过去,有人特别修信报与曹操。曹操得知,唯恐夏侯惇这般玩命修炼,身体会出什么意外,特别修书一封劝说。殊不知夏侯惇看了曹操的书信后,与麾下将领直言,曹操对他如此爱惜,他岂能辜负曹操的这份恩情,于是更是刻苦地操练,为了给自己增加时间,还不惜从自己睡觉的时间挤出来。不过日子一长,夏侯惇却反而越来越精神,并且做起事来,更显得雷厉风行,让夏侯惇的麾下无不诧异不已。
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夏侯惇凭着其刚毅刻苦的性子,经历了这么长时间苦练之后,武艺自也得到了不可估量地增长,而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的力气不见有减,反而大了几分,为此夏侯惇还特别地去请名匠打造了一柄重达六十八斤的赤钢獬豸宝刀,这新的神兵比起夏侯惇以往那柄兵器,可是足足重了十六斤之多!!
“夏侯将军且慢!”就在此时,忽然有人赶了上来,向夏侯惇喊道。夏侯惇听话,不由望了过去,见来将正是王基,不由神色一肃,道:“伯舆你有何话,尽管直说。”
却看夏侯惇独目光芒闪烁,气势迫人,王基年纪尚幼,若是换了其他与他年纪相仿的小将,在夏侯惇这般气势之下,恐怕都会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不过王基倒是面色沉稳,并仔细地分析起来:“夏侯将军,我以为我军不可轻敌大意,此可乃兵家大忌。再说,马老贼家的小儿近些年在战场上颇为活跃,至今为止,却还尚未败绩。我以为我等得小心应付。今夜不如先让末将引兵先往,试探虚实,夏侯将军率大部人马在后接应,以提防万一是好。”
王基此言一出,不少将领倒是觉得王基此是多此一举,反而浪费了时机,让敌军有了反应准备的空档。倒是夏侯惇听话后,不由神色一凝,道:“伯舆所言也是有理,今夜便按你吩咐行事。”
夏侯惇此言一出,不少将领都是吃了一惊,却是没想到素来行事雷厉风行的夏侯惇,竟会变得如此谨慎起来。
原来,王基当初可是由曹仁特别引荐给夏侯惇的,在曹仁的信中,素来严谨的曹仁,更用才高于世来形容王基。对于曹仁,夏侯惇乃是绝对的信任,他如此看重的人才,自然不会是差到哪里去。而且夏侯惇也明白,此番涉及曹、马、孙三方势力的中原大战,将会影响未来天下的走向,因此万万大意不得,更何况如今明显是他们曹家一方陷入了劣势。
也正因如此,夏侯惇不敢轻率大意,经王基提醒后,自是谨慎起来。
于是,到了当夜二更时分,王基先率百余黑獬豸的兵马,先往马军扎据之地赶往而去。夏侯惇则先整顿兵部,过了一阵后,紧接追往。
不久,到了三更时分。王基见时候已到,遂率兵向马军的扎据之地靠近。却看眼前一片漆黑,隐隐可以听得风吹旌旗响动的声音。
过了一阵,正见王基已经靠近马军扎据之地数百丈外,突兀之际蓦然杀声大作,火光猝起,正将两边有人马先是冲杀过来。王基见状,却无乱了阵脚,急是稳住其军,厉声喝令撤去。随着王基喝声落下,不少人纷纷冷静下来,并调转战马,连忙奔赶逃去。
与此同时,却看马军扎据之地之中,纷纷有火光闪烁起来,各处火盘接连被点燃起来,正见在中军之处,马易早就调集好兵马在等候,这下随着马易一声令下,大举扑杀而出。
霎时间,只见举火如星,杀声震天动地,马军宛若洪潮决堤之势,大举扑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