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抡语》你们来写
夏山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章:《抡语》你们来写,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夏山河,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抡语》你们来写
章台宫。</p>
赵凌把玩着手中的传国玉玺。</p>
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玉玺以虫鱼篆刻有八字铭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p>
传国玉玺至今完整,赵凌却皱起眉来。</p>
据他所知,始皇帝统一六国后,还命工匠制了六枚一套的印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p>
这六枚印玺主要用于皇帝政权的象征和官方文件的认证和传达命令,六玺体积都不大,是始皇帝用来在竹简绳结处的封泥黏土盖章的。</p>
传国玉玺则只是代表权利的象征。</p>
章台宫内,以及嬴政身上都没找到这六枚印玺,赵凌这两日传达政令都是以纸张直接书写,再以朱砂盖上传国玉玺。</p>
六玺失踪,之前听命于始皇帝的密卫并未现身效忠与他,还有一位名将章邯也不知所踪。</p>
赵凌总感觉哪里不对。</p>
他命人去牢中盘问过胡亥,也抄了李斯和赵高的府邸,皆搜寻无果。</p>
只是这对赵凌而言倒也不是多么重要了。</p>
传国玉玺稍大了些,以前都是用竹简成捆来传达政令,现在他把纸都造出来了,直接在纸上盖印,效果更佳,对当今的人来说,更具有震撼力。</p>
兵强马壮,只要得了民心,有没有那六印也无所谓。</p>
张良站在下方,禀道:“陛下,阿房宫已经全部停工,原从各地征召的五万平民已随大军回原籍,按照他们所工作的时长发放了粮食、衣物和钱财。”</p>
“六十八万刑徒皆送至各县郡开荒建房三年,每日管饭两顿,三年后免除一切罪责,重入户籍。”</p>
“一万余名能工巧匠被送至三川郡,由公输先生带他们制作农具。”</p>
赵凌闻言点头道:“张良丞相果然是雷厉风行,你觉得朕如此做法是否有欠妥当?”</p>
张良躬身道:“陛下仁德,此令一出,七十万修建阿房宫之人高呼陛下千古,如海啸龙吟,陛下已得天下民心。”</p>
赵凌摇头道:“什么陛下千古?那些刑徒多是六国战败士兵,父皇令他们修建阿房宫,也是避免他们霍乱天下。”</p>
“如此多的俘虏,皆有反秦之心,确实不好妥善处置。”赵凌并不觉得始皇帝让那么多的刑徒修建阿房宫就是好大喜功。</p>
六十八万人啊!</p>
这些人本就是战败的士兵,大秦难道要将他们关进牢房养着?嬴政可没这么多的粮食。</p>
直接放了更是不可能。</p>
那也不可能直接全杀了吧。</p>
倒是让他们修建宫殿,长年累月让他们自己累死饿死,反而不会引起太大的动荡。</p>
饶是赵凌富裕,苦心经营五年三川郡,在六国贵族以及各大氏族手中买了不少粮食囤下,又各种开荒引进高产的农作物,他也经不起折腾。</p>
每日供饭两顿,对那些人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p>
三年时间慢慢消磨他们对大秦的恨意。</p>
说得难听一点,嬴政兼并六国之前,那些平民对六国可没有多强烈的归宿感。</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