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再次下墓
单手开宾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章 再次下墓,盗墓:来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传,单手开宾利,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再加上刘汉田外出打工的儿子一年到头也都没赚到钱,家里闹着饥荒。
二叔送来的这三千块钱对于刘汉田来说,那就犹如千里救急,雪中送暖。
再加上刘汉田甚至,这钱无论拿不拿,我们这帮人肯定是甩不脱的,也就只能继续上了我们这条贼船。
在二叔的指示下,刘汉田随便找了个理由,把他儿媳妇支走,带着孙子一起回娘家住几天。
支走的理由真的很随便,主要是给了五百块钱。
当天夜里,过了半夜的十二点,趁着夜深人静,我们就在夜黑风高下,穿着黑色的老鼠衣,带上大包小包的工具装备,正式开始干活了。
我记得那时候是正月初八,虽然是晴天,头顶悬着一轮皎洁的圆月,但是刚化雪,老话都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半夜的气温有零下十几度,还呜呜的刮着西南风,就像是黑夜里潜伏着一只洪荒野兽在低沉咆哮,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和遭罪。
好在是这么冷的天儿,倒也不用担心,会突然被路人遇见。
这零下十几度的夜里,除了我们干盗墓的,半夜起床撒尿都得在屋里提前备个夜壶。
到了大风岭下的岔路口后,为了保险起见,二叔让刘汉田就在这里负责望风,又给刘汉田拿了一个对讲机,简单的教他怎么用。
当时的对讲机,尤其是市面上能买得到的民用的,通话距离也就不过一公里多点,这个距离也刚好够用,我们也是每人手里拿一个,调着同一个频道。
把刘汉田留在岔路口后,我们四人按照之前的路,找到了那个被特意掩盖隐藏的方形盗洞,然后开始卸下身上大包小包的工具装备。
因为有了上次的经验,再加上这不是一两天能搞定的活儿,所以我们先重新把方形盗洞的内壁加固一下,用事先准备好的几十根钢管撑在盗洞中间,搭了一个简易的铁架,方便在垂直的盗洞里上下活动,避免了用麻绳吊下去的危险性。
干完活后,再把铁架给收了。
搭铁架的时候,二叔跟我说,盗洞中间的那块大岩石不是天然的,是造墓的时候人为移动到这里的封墓石,就是为了防止盗墓贼在这个地方打盗洞。
至于盗洞底部的那块,同样也是封墓石。
也就是说这座汉墓上下用了两块封墓石,下面那块封墓石的后面就是汉墓的外层回廊,也是整个黄肠题凑墓最为薄弱的地方,上面只铺了三层柏木。
可别小瞧这三层柏木,一根柏木就算是扒了皮只用中间的黄心,直径大概也有三四十公分,三层加在一起就是一米多。
在坚硬的柏木上凿穿一个一米多深,还要容下一个人的盗洞,这对于局限性很大的盗墓贼来说,已经算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了,更别说是墓室中间铺了几十层柏木,十几米厚的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说,黄肠题凑的墓葬是所有盗墓贼的噩梦,按照普通墓葬的方式打盗洞的那一套,在这里根本行不通,最多也就是进到墓室外层的回廊而已。
我们四个人折腾了两三个小时,终于在盗洞里搭好了铁架。
然后安装好手摇鼓风机,把通风管放了下去。
二叔安排赵恺在上面望风,顺便摇鼓风机往下面输送新鲜空气,今天就先带我和孙反帝下去再摸摸情况。
二叔之所以要带我下去,一方面是为了让我长长见识,练练胆。
另一方面是手摇鼓风机是个体力活,我胳膊上还有伤,干不了这活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