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一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章 盛大的祭典,花屋湘军传奇,萧一刀,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咸丰十一年秋,湖南湘乡荷塘镇笼罩在一片肃杀之中。
远处的山峦如刀削斧劈,青灰色的天空下,一支身着素服的队伍缓缓行进在蜿蜒的山路上。
队伍最前方,曾国荃骑着一匹黑马,面色凝重如铁。
\"大人,前面就是烟溪湾了。\",亲兵队长刘松山指着山谷中一片开阔地说道。
曾国荃微微颔首,目光越过层层山峦,落在远处那座新修的石牌坊上。
牌坊上\"忠烈千秋\"四个大字在秋阳下泛着冷光。
他深吸一口气,十年前吉安城下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箭如雨下,李续宾率亲兵冲入重围,将他从死人堆里背出来的情景。
\"传令下去,全军整装,准备祭礼。\"曾国荃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队伍在山谷入口处停下。早已等候多时的当地官员和乡绅迎了上来。
为首的知县躬身道:\"曾大人远道而来,下官已经制备好祭品香烛。\"
曾国荃翻身下马,拍了拍沾满尘土的官服:\"李家后人可到了?\"
\"回大人,李公子已在墓前守候三日了。\"
曾国荃点点头,目光扫过随行的数十名湘军将领——彭玉麟、周宽世、鲍超、杨岳斌……这些身经百战的悍将此刻都沉默不语,脸上写满了肃穆。
他知道,这些人中不少都曾与李续宾并肩作战,有的甚至亲眼目睹了三河镇那场惨烈的败仗。
\"走吧。\"曾国荃率先迈步,沿着新铺的石阶向山腰处的陵园走去。
石阶两旁,新栽的松柏在秋风中摇曳。越往上走,曾国荃的心就越发沉重。
十年前,李续宾在吉安城下救他一命后,曾笑着说:\"九帅,他日若我不幸战死,还望您能照顾我的家小。\"当时他只当是玩笑,谁曾想竟一语成谶。
转过一道山梁,眼前豁然开朗。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出现在众人面前,汉白玉的墓碑上刻着\"皇清诰授振威将军李公续宾之墓\"。
墓前平台上,摆放着数十张黑漆木椅,已有不少湘军将领提前到达,见曾国荃到来,纷纷起身行礼。
\"诸位请坐。\"曾国荃抬手示意,目光却落在跪在墓前的一个瘦弱少年身上。
那少年约莫十五六岁,一身重孝,正是李续宾的儿子李光久。
曾国荃走到少年面前,伸手将他扶起:\"贤侄请起。\"
少年抬头,眼中含泪却倔强地不让它落下:\"曾叔父……\"
只这一声称呼,曾国荃便觉喉头一紧。他记得最后一次见李续宾时,对方还抱着这个五岁的孩童,笑着说要教他骑马射箭。
如今父子阴阳两隔,只留下这孤儿寡母。
\"你父亲是我救命恩人,更是朝廷的忠臣。\"曾国荃拍了拍少年的肩膀,\"今日我带了三万两白银,是当年你父亲支援我吉字营的数额,现在物归原主。\"
身后亲兵抬上十个沉甸甸的红木箱,整齐地排列在墓前。
曾国荃转身面向众将领,深吸一口气:\"今日我等齐聚于此,祭奠忠烈。李续宾将军为国捐躯已近三载,然其忠勇之姿,犹在眼前。\"
彭玉麟起身道:\"九帅,李将军在天之灵,必感欣慰。\"
曾国荃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卷黄绢,缓缓展开:\"奉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之命,今日特来祭奠李续宾将军。\"
全场肃立。秋风掠过山岗,卷起几片枯叶,在空中打着旋儿落下。
\"维咸丰十一年九月十五日,钦差大臣曾国藩遣弟国荃,谨以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振威将军李公续宾之灵……\"
曾国荃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钧。
他读到\"吉安一役,公救我于万箭之中\"时,声音微微发颤;读到\"三河之败,公力战至最后一息\"时,眼中已有泪光闪动。
祭文读完,曾国荃亲自点燃三炷高香,插入墓前的青铜香炉。
青烟袅袅升起,在秋日的阳光下形成一道淡淡的烟柱。
\"献礼!\"
随着一声令下,亲兵们抬上早已准备好的三牲祭品——整猪、整羊、整牛,依次摆放在供桌上。
随后是象征性的纸钱、纸马、纸兵器,被投入熊熊燃烧的火盆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