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一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兵困三河镇,花屋湘军传奇,萧一刀,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咸丰八年深秋的晨雾裹着硝烟,从杨家滩金盆村周家大屋穿越到大清国安徽三河镇古战场的周征,在一股浓郁的血腥味中突然惊醒。
耳畔传来战马焦躁的嘶鸣,周征低头看到自己穿着沾满泥浆的棉甲,脑袋有一种钻心的痛,其腰间的雁翎刀鞘磕在乱石垒成的砖垒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将军!李秀成的探马又逼了近二里!\",一个身着清朝兵勇服装的士兵,跌跌撞撞冲上砖垒,箭袖上的血渍已经发黑。
将军?周征有点头脑发蒙,我不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华国历史系博士吗,我这是穿越了?
周征扶住砖垒的手指骤然收紧,青砖缝隙里嵌着半截折断的箭簇,这是太平军夜袭时留下的。
现代中的记忆,不停的如潮水般涌入原主周宽世的身体。
他记得在老宅阻止施工人员拆迁时,因为启动装有双鱼玉佩的罗盘,突然晕厥,再睁眼,就穿越到了原主周宽世身上,成了湘军悍将李续宾属下的一名偏将。
当时他因为同太平军队连续作战七天,因为劳累,晕死在砖垒中。此人也正是周征的高祖,花巨资建造周家大屋的原主周宽世,字厚斋,此时在大清是刚到而立之年的青年军汉。
此时此刻应当是湘军李续宾部,攻打军事要地三河镇反陷入太平军包围圈的第七日。
作为熟知湘军军史的历史高材生周征,脑海里清晰记得,历史上李续宾部的七千湘军精锐,在三河镇即将全军覆没。
李续宾的大营,设在三何镇边上的一座土地庙,一阵铁甲碰撞的声音后,李续宾在众多将领的簇拥下,猩红斗篷扫过石阶,正在经历与太平军多场恶斗后回营。
此时这位悍将的铠甲上布满刀痕,李续宾是周宽世同乡,其家离周宽世的金盆村不远,是周宽世的结义大哥,字如九,号迪庵,湘军之父罗泽南最为得意的门生,是湘军创始人之一。
罗泽南在前线阵亡后,李续宾继承了罗泽南的所有军事遗产,是当下大清朝湘军中最能打仗的悍将之一,被大清封为挚勇巴图鲁,现任浙江布政史。
\"李大哥,东南土门堰方向...\",周征与原主周宽世的记还有点不太兼容,但是显然很快,他就适应了这具穿越过来了身份。
作为21世纪潇湘大学的历史高材生,周征的智商自然一直相当在线。
周征知道自己之所以穿越,同他接触到的双鱼玉佩有关,以历史高材生对历史的认识,此时,自己是李续宾最忠诚的人,也是李续宾手下,最为能打仗的猛将之一。
湘军成立十年以来,从湖南到江西,从江西到湖北,从湖北到安徽,周宽世常作为李续宾部队的开路先锋,打过无数的恶仗硬仗。
周征刚开口就被李续宾厉声喝止,他将那把有名的佩剑秋水,重重拍在砖垛上:\"我军粮道已断多日,此刻唯有正面突围,才是最好的计策!\",他的络腮胡沾着霜粒,眼底血丝如同蛛网。
李续宾多年来率部与太平军常年交战中,多以胜仗为多。此次从今年9月开始,率万余湘人,自湖北攻入安徽境内,再攻占占太湖,不到时半个多月,接连攻陷潜山、桐城、舒城等太平军的军事要地,所遇的太平天国军都是一击即溃,李续宾在心底里,对这些长毛乌合之众,更多的是轻视。
周征摸了摸藏在怀里的青铜罗盘,那对双鱼玉佩还在,他又从怀里掏出一块黄铜怀表,这是原主周宽世贴身之物,表盖内侧刻着\"楚勇周记\",他看了看时间,深吸一口气,给湘军留的时间己经不是很多了。
现代历史博士的记忆清晰浮现:三河镇地势低洼,李秀成已在白石山埋下伏兵,湘军如果贸然突围,必遭合围。
\"大哥请看\",周征蘸着硝烟在砖垛上勾画,\"太平军连营十五里,唯独白石山南麓溪涧交错,若遣精兵两百携火油夜袭...\"。
然而话音未落,三河镇西北角突然响起号炮,垒墙在爆炸中剧烈震颤。太平军的黄色旗帜如林推进,阵前三十架吕公车正碾过壕沟。
李续宾拔剑斩断不断飞来的流矢,对手下众多将士慷慨激昂的说:\"不负皇恩,我辈当效武穆直捣敌营!\"。
周征抓住李续宾的甲胄护腕说:\"史载...\",然而他的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下,他猛然意识到,此刻自己就是历史本身。
现在湘军李续宾部被太平军层层包围陷入绝境,这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