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阅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1章 墨鱼虫的袭击,星空的奇异之旅,重复阅读,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星火级巡洋舰直接开启加力,高速脱离深空轨道高速进入行星大气。作为舰队主力,巡洋舰具备抵抗战列舰主炮的能力。同时巡洋舰还具备防空能力。
正常的配置中,巡洋舰单独巡航的时候是可以跟一支普通分舰队进行周旋的。幻想级战列舰作为旗舰,原本应该在后方掩护,不过面对一颗行星,战列舰也可以当成固定炮台使用。
主武器并没有集中攻击,分舰队指挥官是为了破坏行星,并不是为了攻击某个目标。此时主武器的所有炮管轮番攻击。主炮现在的发射模式是点射模式。
连射模式就是一个能量射线持续攻击一段时间,这种攻击可以直接击穿高硬度的目标。连射模式就是把武器能量槽中的能量直接连续释放出去。
点射模式是炮管中只释放极段时间的能量,这些短暂的能量输出,单独生成一个高能粒子球。栗子球并不是等着不动,而是在移动中形成。类似面条被切下一小部分发射出去。
这是一个动态过程,高能粒子球在电磁力的引导下再次加速。炮管产生的电磁力是在炮管中形成曲率,扭曲空间是为了给高能粒子再次加速到超光速。
当离开炮口的瞬间,前方的空间扭曲并没有立刻消失,而是引导出去一部分。这是一种视觉时间差。当看到主炮光亮的时候,其实看到的是到了眼前的高能粒子球。
高能粒子球几乎在主炮开炮的瞬间就到了前方几万公里的距离,然后用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到达目标。看上去没什么效果,不过舰载计算机中,高能武器的抵达时间已经变成不可计算。
不可计算就无法测算躲避角度,等于无法躲避。幻想级战列舰主炮能轻易撕碎巡洋舰的原因就在于这里。几万公里内是开火就命中,30万公里外是无法进行躲避。
高能粒子球向超大球型闪电一样不断的击中大地,随着能量扩散高能粒子乱冲,地面融化的同时,大量高能射线直接穿透所有物质破坏一切有机物的基因。
高能射线爆发的范围内,微生物都无法存活,只有宇宙中少数厌氧微生物才能在这种攻击下存活。遗憾的是巨型虫族的红色有机物中就有很多厌氧菌。
能横跨遥远宇宙空间投送孢子的生物群落,自然有应对高能宇宙射线的方式。幻想级战列舰的攻击只是在红色有机物上造成一些爆炸坑,引以为傲的高能辐射几无效果。
星火级巡洋舰比战列舰的主炮要慢,在地面上疑似虫族炮塔位置被逐个轰炸一遍后,星火级巡洋舰才到达行星大气内。他们的任务是引出防空火力,同时消灭疑似高价值的目标。
虫族炮塔的外表掩护在战列舰主炮的直接攻击下彻底破碎,受损的虫族炮塔正在快速恢复。大量有机物质不断由红色有机物内的营养输送通道补充营养。
星火级巡洋舰正肆无忌惮的攻击地面上的有机组织,这些有机组织是巨型虫族中的基础繁衍单位,类似人类的民房,当然巨型虫族的有机组织跟星巢的培育室更相似。
星火级巡洋舰攻击没持续多长时间,虫族炮塔就因为修复完成而再次开火。转眼间数千虫族炮塔就给星火级巡洋舰造成大量麻烦。能快速消耗护盾的酸液给巡洋舰的能量护盾系统造成极大压力。
巨型虫族的反击并没有结束,在距离类地行星最近的一颗矮行星上,一些陨石坑的底部沙尘松动,一群墨鱼一样的生物在后部触手的发力下把自己直接射向宇宙中。
矮行星的引力并不大,这些墨鱼虫很轻松就脱离引力范围,在尾部喷口喷射少许物质就直接加速飞行起来。它们的表皮细胞吸收宇宙中的游离射线,体内利用能量分解物质,把分解后的物质分子喷出去形成动力。
氧气可以让生物更复杂,但是厌氧可以让生物具备更强悍的身体。这些墨鱼虫就是专门用来外空防御的空军。墨鱼虫的数量越来越多,很快就达到上百万。
分舰队的探测系统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标注一些信号,标注未知星际物质。然后舰载系统就分析出是敌方单位。警报在分析结果出现的瞬间就在全舰队同时响起。
停留在外空的驱逐舰和护卫舰立刻进入防御状态,云兽级航空母舰上的无人机刚完成补给就再次出发扑向目标。蓝鸟级无人攻击机在数量上明显不够。
几万面对百万,蓝鸟级无人攻击机根本无法阻止墨鱼虫的冲锋。猎鹰级护卫舰的火力非常凶猛,针对小型战机的密集火力杀虫子也丝毫不弱。
大量的爆炸和火光直接形成一个火墙。星梭级护卫舰则干脆挡在虫群的正前方。墨鱼虫的最大优势就是数量多,它们唯一的攻击手段就是死你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