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阅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8章 建新城,星空的奇异之旅,重复阅读,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98章 建新城
星梭号再次启程,这次的目标是行星要塞附近的一颗类地行星。行星要塞的拆解工作已经停止,上面除了主要结构外,其余的结构都被拆解完毕。
秦明准备改造行星要塞,但是上面的原有结构跟星巢基地的技术格格不入。可惜目前产出的资源全部用来建造星巢舰队,暂时没有多余的资源建造行星要塞。
星梭号到达目标行星后,李月立刻命令雷猿展开传送门,然后大量的机器人被送过来。这颗行星是一颗废弃的行星,上面到处都是建筑遗址,不过大多数残垣断壁都被植被覆盖。
原本秦明是不建议过来开发的,一颗文明绝迹的行星没有留下的必要。不过这次秦明觉得这颗类地行星距离行星要塞比较近,方便后续相互照应。
机器人的动作特别迅速,很快几千机器人就跑的漫山遍野都是。它们动作麻利,探索的速度非常快。几个小时后,李月就拿到方圆上千公里的详细地形图。
接下来就是清理城市废墟,城市废墟和野外的最大区别就是城市废墟更容易改造。改造城市废墟,只需要把相应的建筑恢复就行。地基和规划都是现成的。
比起从无到有的建造新城,把遗迹整理出来并进行改造更能节省时间。机器人把地基上面的建筑全部夷平,地基也重新建造。每座城市都是经过反复改造的结果。
就拿下水系统进行比喻,一个城市的下水系统就是不断修善改造而成。没有新城会直接建造下水系统,而是开始几个管子,最后变成地下水网。
比如1号星、2号星、3号星上的村落都是挖掘化粪池然后用管道连接。如果扩大到城市,还会扩大管道,形成主干道和支路。化粪池也会成为污水处理厂。
李月认为改造废墟方便,是因为她有星巢基地的技术支持。雷猿们穿着动力装甲清理水泥残骸和清理泥土没有区别。城市的居住区都是简单的住房。
商业区变成工厂区,生活物资则到仓库区领取。市场会改造成食堂,广场则是停机坪。花园、公园这样的绿化区原封不动。街道也保留原有的结构。
多余的建筑会被清理,只保留整齐的建筑风格。星巢基地修建的城市自然不会有乱七八糟的建筑。商业也是多余的,星巢文明不需要商业,雷猿是战斗主力,狗头人负责农业,机器人负责工业和战斗。
星巢文明是秦明给自己发展的文明的定义。由于没有资产的概念,东西全部都是配给的,根本不需要货币。没有货币就不需要交易,想要什么申请什么。
不需要的可以不领,从而换取更多需要的东西。文明中也有等级,等级就表示军衔,用于指挥。贡献多的军衔就高,贡献低的军衔就低。不止军队有军衔,生产上也有军衔。
文明中军衔高的虽然能指挥,却只能指挥军事和生产,生活上则不能指挥。星巢文明中暂时不需要文明,本身就是秦明给自己发展的后勤保障,自然不会存在多余的东西。
城市的建筑材料,选择的是合金材料,不知道是受到星巢基地的启发还是李月的心血来潮。她在废墟清理的时候就在有意用金属替代原有的建筑材料。
新的建筑全部由金属构成,不过这些金属的结构都是不同材料。她还没疯狂到想复制一座星巢基地。就是行星要塞她都没资源改造。她能调配的资源只有1号行星上产出的金属。
城市下方则继续进行扩展,地上城市是金属,地下城市必须也是金属才能更加稳固。只是上层建筑是金属,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也不利于后续城市扩建。
按照李月的计划,地上建筑是7份,地下建筑是3份。同时李月也准备发展军事能力和无土养殖。这颗类地行星的底子很好,有大片的城市群形成的超大废墟。
值得注意的是,废墟内部还有很多废弃金属。这些废弃的金属都是可以回收的资源。此时除了施工的新城外,外围的废墟都有大量的机器人回收资源。
此时废墟外围专门建立了一个物资回收厂,大量的废弃金属会在这里熔炼回收,然后制作成合适的建筑材料。行星上还有很多废弃的矿场和工厂。
由于是一颗文明灭绝的行星,行星上的矿区位置都是固定的。跟一颗原始行星相比,这种已经有过开采基础的矿场更容易开发。1号星想开采还需要配套设施,建造一段时间才能开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