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阳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2章 婚事纠结,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北阳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巨鹿之战后,整个大明王朝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崇祯皇帝站在权力的顶端,开始精心布局,他考虑要稳固自己的统治,树立绝对权威势在必行,而调整人事、重新封赏便是他迈出的关键一步,这一举动也算是他稍懂平衡之道的体现,不知其背后刘闻言出了多少力。

朝堂之上杨嗣昌因在战前曾劝阻崇祯调动京营,且言语间多有不敬,犯了崇祯的忌讳,崇祯性格中也有偏执的一面,毫不留情地将他踢出了中枢权力圈。

而内阁几位大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与制约,也随着这一系列变动悄然改变,至此,因谭威穿越而来造成的历史转变完成,一个不同的历史即将开启。

崇祯决心大力整顿京营,将军权抓在手,不出意料地遭到了文人集团的全力反对,自明代中期后,皇帝碰军权都是文人大忌,于是又经过一轮的讨价还价,总算是默认了只对京营的一部分进行新编。

之前在战乱中被打散的恩圣军,在划入的圭圣军基础上又一次得以建立。不仅如此,崇祯还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募兵,他亲自坐镇考核,俨然有天下精英出我门下的打算,这与后世的一位故人颇为相似,他根据表现设置相应的武职,一心想要打造一支精锐之师。

巨鹿大战中吴三桂在一众武将中崭露头角,那些武将大多只知贪功,在战场上畏缩不前、不作为,而吴三桂却有着不同的表现,虽然因为高起潜的调动没有赶上贾庄之战,但是他在冀东也算是独当一面了。

对比之下他作战勇猛,谋略过人,深得崇祯信任,再加上高起潜的极力推荐,崇祯便将训练、整顿扩充后的新恩圣军这一重任交给了吴三桂,张龙依旧担任副手。

在这个过程中吴三桂开始展现出他的高情商,为了组建起自己的势力,他将结拜兄弟和旧部一一安排到各级军官的位置上,试图在军中站稳脚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当然所有安排都以崇祯的名义进行,他拿捏的非常好。

而另一边被崇祯实验 “散养” 的真正功臣谭威,却远在开州,专心致志地应对着民政,谭威原本对地方行政并不熟悉,面对堆积如山的事务,他也算勤勉,秉持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边学边干,崇祯多次旁敲侧击,确认了这个武夫的憨直。

这里体现出了崇祯性格的缺陷,对真正的功臣他做不到公正,反而拿着他人的功勋去与朝臣做交易。而且对于出乎自己意料的人才,他第一时间不是培养,而是防范,就像谭威这样,崇祯自认为能拿捏住以后,才会放心使用,不然就先以“锻炼”的名义冷处理,等到变成软柿子了再重用。

谭威并不在意崇祯的想法,他知道这位皇帝总是画蛇添足,他目前既来之则安之,全心全意的为民而官,目前安置难民是个大难题,经过了解他们的需求后,协调各方资源,为他们分配土地、提供农具和种子,让难民们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调整军队时,他仔细分析军队现状,淘汰老弱病残补充到后勤,加强新式新式训练,对火器实行了保密研发,用军民鱼水情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对于部分不称职的官员,直接一刀切,换上有能力、有担当的人,经过一番拼命,谭威终于在开州站稳了脚跟。

在开州的日子里,谭威与朝中亲贵来往甚少,他每日忙碌于政务,主要通过公文来了解朝堂之上的政局变化,公文从京城传来,朝廷的新政策、官员的任免、各地的军情等都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竹马喜新厌旧,我退婚嫁他小舅

乔鸭鸭

网王:颠覆剧情

异象笔录

良心主播:娇软大小姐误闯直播圈

爱睡觉的蜗蜗

我在修仙界升级打怪谈恋爱

春夏万木

我的玫瑰女房客

男瓜粥

开局刚好苟完十年,我无敌了

一念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