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红场阅兵
彭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8章 红场阅兵,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彭海,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射程多远?”奥地利武官忍不住问陪同的苏子瑜。
“六公里。”苏子瑜淡淡回答,“精准度足够在两公里外打掉一座碉堡。”
武官的脸色变了变,没再说话。
紧接着,装甲列车缓缓驶入红场。这头钢铁巨兽全身覆盖着铆接的装甲板,车顶的旋转炮塔上伸出两门后膛炮和四挺多管速射枪。车轮碾过铁轨的声响如同闷雷,让地面微微震颤。
“这东西能开到巴黎吗?”英国大使半开玩笑地问。
李秀成站在一旁,面无表情地回答:“如果铁轨铺到那儿,就能。”
骑兵团的到来让阅兵式达到高潮。五百名骑兵挥舞着马刀,以楔形阵冲锋而过,马蹄声如暴雨般密集。他们在检阅台前突然转向,整齐划一地劈砍空气,刀光闪烁如雪崩。
普鲁士军官们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本以为铁血军只是火器厉害,没想到骑兵战术也如此精湛。
陈小北微微点头。这支骑兵是原始野性和近代骑兵纪律的结合体,专为平原决战准备。
正午时分,陈小北走到扩音器前,全场肃静。
“大夏帝国不主动挑起战争。”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任何侵犯我们疆土的人,都会付出代价。”
观礼台上的外交官们沉默不语。他们明白,这不是炫耀,而是警告。
阅兵结束后,陈小北回到克里姆林宫,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北京的电报。
“太子今日如何?”
侍从呈上刚收到的密电:“殿下已能站立片刻,见军旗便笑。”
陈小北嘴角微扬,提笔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从莫斯科,到北京。
系统的十万士兵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本来还想着等局势稳定些再走,现在不用了。
和谈的事也基本搞定。
想着在北京的妻儿,陈小北归心似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