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月风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3章 朱光祖的算盘,神探施公,清月风荷,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下五除二...\"朱光祖口中念念有词,算盘上的珠子仿佛有了生命,自动归位。黄天霸看得目瞪口呆,手上的动作不由得慢了下来。
\"第一队四百二十人,第二队三百六十人,第三队二百一十人,第四队三百一十五人!\"朱光祖朗声道。
黄天霸颓然放下算盘,脸色灰败。他颤抖着手又摘下一颗算珠,正要吞下,忽觉腹中一阵绞痛,不由得弯下腰去。
\"黄捕头!\"施公连忙上前搀扶。
朱光祖却笑道:\"无妨,这是算珠在腹中作响,助他计算呢。\"说着,他走到黄天霸身后,轻轻一拍他的后背。
\"嗝——\"黄天霸打了一个响亮的嗝,一颗算珠竟从口中飞出,落在朱光祖掌中。
\"三下五除二,珠子归位。\"朱光祖笑眯眯地说,\"黄捕头,现在可服气了?\"
黄天霸直起身子,惊讶地发现腹中绞痛已然消失,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清明之感。他抱拳深深一揖:\"朱先生神技,黄某心服口服!愿听差遣,协助破案。\"
施公看得目瞪口呆:\"这...这是何等奇术?\"
朱光祖收起算盘,正色道:\"大人有所不知,这'九归口诀'不仅是算学秘法,更可用来传递密信。方才黄捕头腹中算珠作响,正是口诀运转之象。殷龙堡主用此法加密账本,必有不轨之事。\"
他翻开账册,指着那些奇怪的数字排列解释道:\"这些数字看似杂乱,实则暗合珠算进退之法。比如这个'三二五',实则是'三下五除二'的简写,指将三颗上珠拨下,五颗下珠除去两颗...\"
施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我百思不得其解。\"
朱光祖继续道:\"要破译此账本,需借助《算法统宗》中的珠算原理。我观这些账目记录,当是记录了一笔笔银两的流向。若能完全破译,必能找到赈灾银两的下落。\"
黄天霸此时已完全信服,主动请缨:\"属下愿协助朱先生破译账本。方才吞珠后,腹中似有算珠碰撞之声,计算起来格外清晰,或许能派上用场。\"
朱光祖笑道:\"黄捕头果然天赋异禀。常人吞下算珠必伤肠胃,你却能与珠共鸣,实乃奇才。不如这样,我们三人分工合作——我负责解读'九归口诀',黄捕头负责心算核对,大人则统筹全局,如何?\"
施公欣然同意。三人当即在书房中忙碌起来。朱光祖一边翻阅《算法统宗》,一边在纸上写下破译后的数字;黄天霸则闭目凝神,腹中时而传来轻微的算珠碰撞声,帮助验证计算结果;施公则将破译出的信息整理归类,寻找线索。
雨声渐歇,夕阳的余晖透过云层洒入书房。经过几个时辰的努力,账本的秘密终于被揭开——上面详细记录了殷龙堡主如何勾结官府中人,将赈灾银两分批转移,藏于各处钱庄的经过。
\"果然如此!\"施公拍案而起,\"这些银两竟被分散藏在苏州、杭州、扬州三地的十二家钱庄中,若非破译此账本,如何能查得出来?\"
朱光祖收起算盘,意味深长地说:\"算学之道,本为利国利民。殷龙堡主却用它来作奸犯科,实乃玷污了这门学问。\"
黄天霸摸了摸肚子,苦笑道:\"今日吞珠之痛,也算值得了。只是不知这腹中算珠何时才能完全排出...\"
朱光祖哈哈一笑:\"黄捕头放心,三日之内必会排出。倒是你这与算珠共鸣的体质,若能善加利用,将来心算一道,必有大成。\"
施公郑重地向两人拱手:\"此次多亏二位鼎力相助,才能揭开此案。我这就命人准备缉拿殷龙堡主,追回赈灾银两。\"
当夜,施公率领衙役突袭殷龙堡,将正在焚毁证据的殷龙当场抓获。面对破译完整的账本,殷龙面如死灰,不得不认罪伏法。
案件告破后,苏州城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朱光祖的算盘绝技和黄天霸吞珠比试的故事,却在民间广为流传。尤其是那神奇的\"三下五除二\"口诀,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一日,黄天霸找到朱光祖,恭敬地问道:\"朱先生,那日比试,你最后使出的'三下五除二'手法,究竟是何门道?为何能让我腹中算珠自动弹出?\"
朱光祖神秘一笑:\"此乃珠算中的'归法',利用算珠碰撞的特定频率,引发共鸣。你腹中算珠受此频率影响,自然会被推出。正如《算法统宗》所言:'算珠虽小,其理至大'啊。\"
黄天霸恍然大悟,从此潜心研究算学,终成一代名家。而朱光祖的那把紫檀木算盘,也因其主人在破案中的卓越贡献,被后人称为\"神算盘\",成为一段传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