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月风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章 破案晋升,神探施公,清月风荷,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北风裹挟着细碎的雪粒,将同州府衙的朱漆大门拍打得簌簌作响。施世纶拢了拢狐裘大氅,案头青瓷碗里的姜汤已结起薄冰。他蘸着冰碴在黄杨木算盘上拨动,算珠相击的脆响惊得烛火摇曳,在账册上投下张牙舞爪的阴影。
\"老爷,三更天了。\"老仆施忠捧着新添的银丝炭进来,炭盆里爆出几点火星,\"关大人送来的账目可有蹊跷?\"
施世纶枯瘦的手指停在\"赈灾粮八千石\"的字样上。窗纸透进的月光照见他额间沟壑,那是二十年来在七个州县刻下的印记。\"八千石?\"他冷笑一声,\"上月渭河决堤,同州府开仓放粮时我亲眼所见,米缸里爬着半指长的米虫,筛出来的霉米倒有三成。\"
话音未落,后衙传来瓦片碎裂之声。施世纶霍然起身,官靴踏过满地账册,腰间玉佩撞在门框上铮然作响。待他赶到库房时,只见守夜衙役倒在地上,颈间缠着条靛蓝汗巾——正是前日被革职的仓大使王二之物。
\"大人!\"典史气喘吁吁追来,\"方才巡更的兄弟说...说看见王二翻墙跑了!\"
雪地里杂乱的脚印延伸向城南,施世纶却盯着库房铁锁出神。铜锁完好如初,但锁眼里插着半截折断的竹签。他俯身拾起竹签,青竹断面还带着新鲜汁液,突然想起三日前审问王二时,那厮袖口沾着的几片竹叶。
\"备轿。\"施世纶将竹签收入袖中,\"去城西竹枝巷。\"
四更梆子敲响时,官轿停在竹枝巷深处的茅屋前。施世纶示意衙役噤声,贴着门缝望去,屋内油灯将两个身影投在窗纸上。其中一人正用竹篾编着灯笼,另一人戴着斗笠,腰间佩剑在墙上拖出长长的黑影。
\"王二这个废物,连本假账都守不住。\"编灯笼的人声音沙哑,\"关大人说了,今夜必须把真账本送进施世纶的书房。\"
佩剑者冷笑:\"何须这般麻烦?直接把这瘸子...\"话音戛然而止,因为施世纶的乌木手杖已经撞开房门。寒光乍现,佩剑者袖中飞出的峨眉刺直取咽喉,却在距喉头三寸处被典史的铁尺架住。
\"好一招袖里青蛇。\"施世纶抚掌而笑,目光扫过满地竹篾,\"城南米铺周掌柜不愧是蜀中唐门弃徒,这竹签开锁的手艺,可比你铺子里的陈米值钱多了。\"
周掌柜手中竹刀当啷落地。佩剑者突然扬手洒出石灰,破窗而逃的瞬间,施世纶的手杖精准点在他环跳穴上。黑影闷哼一声栽进雪堆,斗笠滚落处露出张布满刀疤的脸——竟是关升从沧州带来的亲随!
五更天,巡抚衙门的灯笼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关升捧着鎏金手炉迎出来,绯色官服上仙鹤补子振翅欲飞:\"施大人夜访,莫非又要参本官赈灾不力?\"他瞥见被捆成粽子的两人,嘴角抽搐似笑非笑。
\"下官特来送还关大人的左膀右臂。\"施世纶从袖中掏出染血的账本,\"顺便请教,这上面记载的五千两雪花银,怎么变成巡抚大人书房里的紫檀屏风了?\"
关升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漏出几点猩红。巡抚的管家适时出现,捧着个描金木匣:\"施大人明鉴,我家老爷旧疾复发,这是太医院新配的...\"
\"是砒霜吧?\"施世纶截住话头,鹰隼般的目光直刺管家,\"三日前你往沧州寄的家书中写道'砒霜二钱,混入参汤',需要本官请驿丞作证么?\"
晨钟恰在此时敲响,惊起檐下寒鸦。关升踉跄后退,手炉砸在地上迸出火星。他突然狂笑,官帽歪斜露出鬓角斑白:\"施瘸子!你以为扳倒我就能肃清陕西官场?这潭浑水深着呢!\"话音未落,竟夺过管家手中药丸吞下,七窍流血而亡。
巡抚衙门的血腥气尚未散尽,城南贡院已挂起新制的\"明经取士\"匾额。施世纶望着檐角垂下的冰凌,忽然想起昨日在醉仙楼听见的议论——几个青衫书生把酒盏摔得震天响:\"施瘸子断我等功名路,便叫他尝尝孔圣门生的手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