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月风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芝麻小案(2),神探施公,清月风荷,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银子放在何处?\"
\"左襟内里补丁处。\"
施公又问陈二同样问题,陈二回答与昨日酒馆中所说一致。
施公命人取来火盆,当众将旧棉袄投入火中。陈大见状,脸色由白转青,双手不自觉地颤抖。
棉袄渐渐化为灰烬,施公命人用木棍拨开灰堆,忽然\"叮当\"几声,几块银子从灰烬中滚出。衙役拾起一数,正好十两。
堂下一片哗然。陈二瘫坐在地,喃喃道:\"果然只有十两...\"
施公却微微一笑:\"莫急。\"说着亲自上前,用木棍在灰堆中细细翻找,又拨出几块银两,凑齐了二十两。
\"这...\"陈大面无人色,瘫软在地。
施公拍案喝道:\"陈大!你事先取出了十两银子,却不知令尊将银两分藏两处!左襟十两,右襟还有十两!如今证据确凿,你还有何话说?\"
原来施公昨夜已派墨香暗访陈家布庄,从伙计处得知陈大近日曾独自翻检过父亲遗物。今晨又请老裁缝验看,发现棉袄右襟也有新拆线的痕迹。方才烧衣时,施公注意到陈大目光不断瞟向右襟,心中已有定论。
陈大伏地痛哭:\"大人明鉴...小人是鬼迷心窍...想着布庄近来生意不好,多留些本钱...\"
陈二不敢置信地望着兄长:\"大哥!你...你竟真做出这种事!爹在天之灵该多伤心啊!\"
施公叹道:\"陈大,你昧银欺弟,按律该杖责三十,枷号三日。但本县念你初犯,且家有老母需奉养...\"说着看向堂后,一个白发老妪在丫鬟搀扶下颤巍巍走来,正是陈氏兄弟的母亲。
\"娘!\"兄弟二人同时惊呼。
老妇人泪流满面:\"大郎啊...你爹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们兄弟和睦...你怎么能...\"
陈大羞愧难当,连连磕头:\"儿子知错了!儿子愿将布庄七成股份让与二弟,从此尽心奉养母亲!\"
施公见状,提笔判道:\"陈大昧银属实,但悔过诚恳。本县判其将二十两银子全数交予陈二,另补偿误工银五两。兄弟二人共掌布庄,奉养老母。若再有争执,定严惩不贷!\"
他又转向刘县令:\"刘大人,前案草率,险些酿成兄弟反目之祸。为官者当明察秋毫,岂可敷衍塞责?\"
刘县令汗如雨下,连连称是。
退堂后,陈二追上施公,跪地叩谢:\"多谢青天大老爷!若非大人明断,小人兄弟就要成仇了!\"
施公扶起他:\"本官不过尽了本分。记住,兄弟如手足,钱财乃身外之物。\"
陈大也红着眼眶上前:\"大人教诲,小人铭记于心。今后定当善待弟弟,孝顺母亲。\"
看着兄弟二人搀扶着老母离去的背影,墨香忍不住问:\"老爷,您怎知银子分藏两处?\"
施公笑道:\"老裁缝说那棉袄左右襟针脚不同,且陈大回话时目光闪烁,右手不自觉地摸向右襟,显是心虚。\"顿了顿,他又道:\"其实最关键的证据,是他们母亲的话。\"
\"老夫人说了什么?\"
\"她说老头子生前最疼小儿子,怎会只给他留五两银子?\"施公望着远处,\"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啊。\"
冬日夕阳将县衙的影子拉得很长,施公站在廊下,忽然想起自己远在京城的兄长,不由轻叹一声。为官者既要明断是非,也要懂得人情冷暖。法理之外,还有血脉亲情,这才是最难权衡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