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诸子各异,扯上隔壁老王
山风木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8章 诸子各异,扯上隔壁老王,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山风木鱼,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策略皆好,取舍很难。
就如同高考时,你发现一道数学题有五种解法,犹豫着不知该用哪一种解法更好,结果浪费了大把时间。铃声响起,监考老师大喊交卷,而你却还没有将题写完。
这就是“多谋而寡断”。
“多谋”是指谋士很多,“寡断”是指做主公的缺乏决断力。在这种情况下,谋士越多越乱,反而不如只有一个谋士。
与此同时,也反映出了袁氏的家庭矛盾。
袁绍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兄弟之间自小便明争暗斗,各自培植党羽,目光紧盯世子之位。
长子袁谭打仗厉害,也颇有才干。但是,因为长相与袁绍相差太远,袁绍一直怀疑他跟隔壁老王有关。
二子袁熙学识不凡,胆识过人。但屈居家中老二,上有长兄,下有父母宠爱的弟弟,而且长相也与袁绍相差较远。
三子袁尚“肖父”,与袁绍长得最像,甚得袁绍喜爱,但却屈居老三。若按立长的规则,要两位兄长死掉,才能轮到他去做世子。
而此前袁绍让袁熙去担任并州牧,也是有自己的考虑。因为当时袁谭正在并州与田楷作战脱不开身;三儿子袁尚甚得刘夫人疼爱,不愿袁尚离开身边。
正因为这样,袁绍才让袁熙去做了并州牧,然而,州牧可是封疆大吏,袁绍自己现在也还只是冀州牧。所以,等到袁尚、袁谭明白过来之后,又觉得吃了很大的亏,想要争取这个当大官的机会。
于是,这一开会,各派谋士便又争吵起来。
……
袁绍听来听去,觉得大家说得都有道理。
最后,袁绍看向一旁的荀彧,问道:“文若觉得如何?”
此时,荀彧才到冀州没多久,只是客卿,并无任职。而且,荀彧对袁绍已经失望,正打算离开去投奔曹操。
见袁绍问起自己,便对袁绍说道:“袁公三子,他们本身能力,都不足以主导一州军政,所依赖者,谋土和良将也。既然如此,谁做并州牧都是一样。
荀某倒是觉得,那王通一介孤儿出身,没有家世背景,必难以与袁公相争。
或许,只要派出一名说客,对王通晓之以理,让他明白自己与袁家之间的差距。然后,再诱之以利,许以高官厚禄,美女田宅,说不定就会投靠袁家。”
袁绍闻言,很是满意。
大笑道:“孙子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文若之言,甚合兵法。”
于是,便决定挑选使者,前往拜会王通。
与此同时,又派颜良率兵三万,前往增援袁熙。心中所想,便是以兵威施压,逼王通就范。
对于袁绍的这种安排,荀彧大呼“袁公英明”。
然而,在开完会之后,荀彧便收拾行装,出了邺城南下,投奔曹操去了。
……
颜良接到袁绍的军令,便紧锣密鼓地让人准备粮草物资,为出征做准备。
三天之后,三万大军带着大量粮草物资,挥师向北,欲从位于常山郡的土门关进入井陉,再通过井陉进入并州,相助袁熙,对付王通。
……
(附录图片:颜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