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多么精妙的制衡之术
呆小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1章 多么精妙的制衡之术,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呆小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夜色渐深,魏武在十余名侍卫和盖勋的陪同下,来到了阴暗潮湿的大牢。
狱卒们手忙脚乱地点亮火把,昏黄的光线勉强照亮了甬道。
单独关押阎温的监室被打扫得异常干净,甚至还摆放了一张矮榻。
推开门,只见阎温正襟危坐,神色从容,仿佛不是身处牢狱,而是在自家书房。
\"拜见凉王。\"阎温不慌不忙地起身行礼,声音平稳得不带一丝颤抖。
魏武挥手屏退左右,在矮榻上坐下:\"阎温,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说孤的考题无意义!今日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明日就让你人头落地!\"
阎温直视魏武,嘴角微扬:\"大王真要听?\"
\"讲!\"魏武眯起眼睛。
\"今年这道考题——'论中原文化与凉州文化的异同及发展'...\"阎温不卑不亢,\"看似高深,实则空洞。
无非是让学子们夸夸其谈,说些'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凉州文化豪迈粗犷'之类的套话。这样的文章,既无治国良策,更不能助大王称霸天下!\"
他向前一步,声音愈发清晰:\"凉州科举若只出这等题目,如何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长此以往,科举不过是一场华丽的文字游戏罢了!\"
魏武闻言,突然放声大笑:\"有趣!那你有什么见解?\"
\"启禀大王,在下以为,欲称霸天下,人才固然关键,但更重要的是人才的流动性!\"阎温目光炯炯。
\"流动性?\"魏武来了兴致,\"细细道来。\"
阎温深吸一口气,侃侃而谈:\"凉州人才本就稀缺。科举初期,确实能选拔出不少英才。但久而久之,人才储备必将枯竭,质量也会每况愈下。
更可怕的是,这些人难免拉帮结派,形成朋党,对地方治理贻害无穷。\"
他拿起地上的一根稻草,在泥土上画了个简易的凉州地图:\"在下建议,可让三辅地区的士子参加科举,中选者派往凉州边郡任职;
而凉州士子则派往三辅。如此,两地人才得以交流,三辅士子也会在凉州安家落户,文化自然交融。\"
魏武凝视着地上的草图,缓缓点头:\"有点意思。你写一篇详细的策论呈上来,让盖廷尉转交给孤。\"
阎温一愣:\"大王?我...在这里写?\"
\"不然呢?\"魏武似笑非笑,\"若人人都像你这般交白卷,成何体统!\"
阎温无奈地苦笑,深深一揖:\"诺。\"
离开大牢时,魏武对盖勋吩咐:\"给他笔墨竹简,再添盏灯。另外...\"他回头看了眼监室,\"明日给他换个干净些的住处。\"
返回王宫的路上,夜风微凉。魏武的思绪仍停留在阎温那番惊世骇俗的言论上。
车轮碾过青石路面发出沉闷的声响,与他的思绪不谋而合。
\"让三辅士子在凉州安家...\"魏武轻声自语,眼中精光闪烁。
这一策可谓一箭双雕:既能稀释凉州本土豪强的势力,又能构建新的利益集团;
而将凉州士子派往三辅,既能培养亲凉州势力,又可形成人质效应。
多么精妙的制衡之术!
魏武不禁摇头轻笑:\"阎忠啊阎忠,你家中到底还藏着多少这样的人才未献给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