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凶手坦然认罪,泰峰戏称流氓
邓晓阳与李朝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7章 凶手坦然认罪,泰峰戏称流氓,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邓晓阳与李朝阳,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市建委主任夏南平与审计局局长夏光春,两家本就沾亲带故,平日里往来频繁,关系热络。所以当夏光春意外被撞,骤然离世后,夏南平便以家人的身份,全身心投入到操持后事之中。在这过程中,各种小道消息如同春日里滋生的野草,悄然蔓延开来,而且随着传播,版本愈发多样,内容也越来越离谱,其中传得最耸人听闻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建设局曾经的党组书记周海英暗中找人,指使他人下此毒手;另一种则将矛头指向了财政局局长罗明义,怀疑他买凶杀人。
夏南平私下里也曾仔细琢磨过这件事,他内心深处觉得周海英的嫌疑最大。因为此前夏光春就曾流露出要为他出气的想法。想当初,夏南平还在市建委任职时,周海英因一时冲动,手持烟灰缸狠狠砸向他,这一暴力行径让夏家上下极为愤慨,纷纷为夏南平打抱不平。好在后来周鸿基亲自出面,代表周海英郑重赔礼道歉,并且全程负责夏南平的看病治疗,夏南平这才选择原谅周海英。
时光流转,周海英离职后,夏光春走马上任,担任审计局局长,工作重点便放在了对整个建委账目的严格审计上。夏南平心里有数,自己在任时,建委本级机关的账目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经得起任何审查。然而,对于建筑总公司的账目情况,他却不敢打包票。毕竟那时他只是分管业务的副局长,并未直接分管建筑总公司,和周海英之间也仅仅是点头之交,对那边的情况了解有限。
在夏光春不幸逝世后,事情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不断发酵。不少人知道了夏光春与夏南平的近亲关系,出于各种目的,有意无意地将更多关于死者的隐秘信息透露给夏南平。
其中就有一条关键线索:驾驶员黄桂曾在财政宾馆参与赌博,而且输得底儿掉,背上了不小债务。这些消息在私下里口口相传,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可奇怪的是,公安局那边却始终没有对这条线索下手。究其原因,大家都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谁也不愿主动站出来,将这些看似不起眼却可能至关重要的消息汇报给公安机关。
在审计专题会议上,夏南平的一句话,瞬间打破了会议室里原本嘈杂的氛围,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罗明义原本还面带微笑,听到这话,笑容瞬间僵在脸上,变得满脸尴尬,立刻急切地说道:“夏主任,饭可以随便吃,但话可不能乱说啊!我和那个驾驶员,从来都没见过面,完全不认识,怎么能把我和这事儿扯到一块儿呢?”
夏南平,这位深受传统教育熏陶,性格刚正不阿的正派干部,对罗明义这副急于撇清关系的模样极为反感。再加上如今的罗明义,早已没了昔日财政局局长的威风,不过是东投集团一个普通的副总经理,和过去手握财政大权的财政局长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夏南平也没打算给罗明义留什么情面,毫不客气地直接说道:“罗总经理啊,我可听说那小子在财政宾馆赌博的时候,一次性就输了上万块钱,家底都快被他输光了,现在还欠了一屁股外债呢。”
罗明义一听是这么回事,原本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下来,长舒了一口气,说道:“哎呀,老夏,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在财政局当局长的时候,财政宾馆那些琐碎事儿我怎么可能去具体管呢?我又不是财政宾馆的经理。再说了,你说的这事儿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我去年秋天就已经不是财政局长了呀。”
夏南平不依不饶,继续说道:“罗局长啊,不管怎么说,你在财政局当了这么多年局长,财政宾馆变成现在这副模样,你多多少少都得负点责任吧。”
夏南平在业内可是出了名的硬骨头,连周海英那样强势的人,他都敢正面硬刚。罗明义听他这么说,也只能尴尬地干笑两声,无奈地说道:“算了算了,反正组织上也已经把我撤下来了。我的夏主任啊,您可得高抬贵手,嘴下留情啊。”
而在公安局的审讯室里,对待驾驶员黄桂可就没这么客气了。审讯人员,看着眼前疲惫不堪、瘫倒在地上的黄桂,眼神中透露出不耐烦,二话不说,上前就把黄桂从地上硬生生地拖到凳子上,动作粗暴地将两个手铐 “咔哒” 一声,狠狠扣在了椅子上,大声吼道:“你招还是不招?”
黄桂嘴角挂着鲜血,脸色因淤青而显得格外狰狞,面色沉重,声音微弱却坚定地说:“你们让我招什么?就因为我开车撞了人吗?我认罪认罚,可你们总不能硬给我按个故意杀人罪吧?”
审讯的同志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上前一步,指着黄桂的鼻子说道:“不是故意杀人?姓黄的,你开车在短时间内加速到 80 码,换挡的时候,油门和刹车能搞错吗?你要是真搞错了,这档能顺利挂上吗?你当我们是三岁小孩,这么好糊弄呢?我可告诉你,现在坦白交代,还能争取宽大处理,要是你继续对抗到底,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黄桂又吐出一口鲜血,那鲜血顺着嘴角缓缓流下,滴落在地上。他拖着肿胀得如同灌了铅一般,早已失去知觉的大腿,此时的他,满心绝望,甚至连求死的心都有了。
审讯的同志见状,放缓了语气:“兄弟,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你和人家夏局长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只要你说出来是谁指使你干的,主犯和从犯的量刑那可差得远了去了。再加上你要是有立功表现,我们说不定能把你无罪释放,大不了赔点钱,承担个民事责任就行。可要是你一味地对抗到底,那就是小瞧了我们公安机关的决心,到现在都已经审了你 40 多个小时了,我们有的是人轮流上,可你呢,兄弟,你犯得着这么死扛吗?多少钱也买不来一条命啊。”
黄桂又艰难地吐出一口血水,抬起那双满是伤痕、已经变形的手,声音沙哑却依旧坚定地说道:“真的只是交通事故,我真的就是喝多了,操作失误啊。你们就算把我打死,我也不会承认别的。”
带队的人一听,顿时气得满脸通红,恶狠狠地使了个眼色,说道:“行,那咱就继续,看你能扛到什么时候。” 说着,两名审讯人员走上前去,粗暴地将手铐解开,一人架着黄桂的一只胳膊,拖着他来到窗户跟前。他们踮着脚,把手铐的一端使劲儿伸进窗户的钢筋里,又从旁边拿起另一只手铐,穿过钢筋,紧紧铐在了黄桂的双手上。铐的这个位置十分刁钻,黄桂想站直身子,却因为手铐的束缚直不起来,想蹲下,又根本蹲不下,只能以一种极其别扭、难受的姿势半蹲着。审讯的人看着黄桂这副模样,关上审讯室的门,扬长而去。
本就已经疲惫到了极点的黄桂,哪里还经受得住这般折磨。在这昏暗、寂静的审讯室里,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不知道过了几个小时,黄桂终于坚持不住,低声哀求道:“你们说什么我都认了,我都认了,快把我放下来吧,我实在受不了了。”
此时的黄桂,身体虚弱得只剩半口气勉强吊着。在这漫长而煎熬的审讯期间,吃喝根本没人管,再加上高强度的审讯,他的精神防线早已崩溃,整个人都处于恍惚状态。此刻的他,满心只想着赶紧交代,不管结果如何,至少能结束这无尽的痛苦,大不了就是无期徒刑,总好过现在这样生不如死。
审讯的人听到黄桂的哀求,再次走进审讯室,把黄桂又拖到冰冷、坚硬的凳子上。黄桂的双腿因为长时间保持那种扭曲的姿势,早已失去知觉,此刻只能斜靠在凳子上,瘫坐着,面如死灰,眼神空洞地看着审讯的同志。
审讯的同志看着黄桂这副模样,冷冷地问道:“黄桂啊,你想通了?到底是谁指使你的?”
黄桂有气无力地马上说道:“确实没有人指使我。”
此话一出,审讯的人顿时又火冒三丈,其中一个脾气暴躁的,立刻冲上前,作势就要撬开黄桂的嘴。黄桂见状,吓得浑身一颤,马上接着说道:“不过,事实上是我自己主动要杀了他。”
听到黄桂这么说,审讯的同志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一丝惊喜,他们觉得事情总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既然上头领导一致要求这件事按照故意杀人的方向调查,那么现在有人承认杀人,不管背后是否有指使,至少有了一个可以交差的结果。至于是不是真的没人指使,已经不重要了。
黄桂吊着最后一口气,声音微弱地慢慢说出了为什么要杀夏光春。按照黄桂的说法,他之所以痛下杀手,倒不是因为和夏光春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是因为赌博输得倾家荡产,心里憋了一股无名火,就想着找个人发泄,报复社会。大过年的,他正满心愤懑地将车停在街头,刚好看到夏光春骑着自行车,从审计局出来,一副春风得意、洋洋自喜的样子,看着就像个当官的,于是黄桂头脑一热,瞬间丧失理智,一脚油门就朝着夏光春撞了过去。
几位审讯的同志听完黄桂的供述,仔细翻看了笔录,从语言逻辑和黄桂当时的精神状态来看,似乎倒也说得通。毕竟他们办过不少因为赌博而引发的恶性案件,赌博这东西,一旦沾上,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
既然黄桂已经承认是故意杀人,那么这件案子在他们看来,就算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让黄桂签字画押之后,办案的同志拍了拍黄桂的肩膀,说道:“兄弟啊,你也别怪我们,你这事儿上面给的压力太大了,你之前那个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我们要是不对你采取点特殊手段,你也不会这么痛痛快快地承认。既然你承认了,这事就好办了,你就在看守所里等着,等法院宣判之后,你就到监狱里好好接受改造吧。”
黄桂筋疲力尽,使出全身最后的力气点了点头,又心有不甘地抬起头,用近乎哀求的眼神看着办案的同志,问道:“同志,我这也算是自首吧?你们之前可说了,如果我自首,也算有重大立功表现,不会给我判死刑吧?”
几人对视了一眼,这个时候谁也没有立刻表态。毕竟拿到证据之后,事情到底会走向何方,黄桂的行为算不算自首情节,已经不是他们这些基层办案人员能决定的了,而是要由法院根据相关法律和具体情况来判定。这件事牵扯到正县级的审计局局长夏光春,市委政法委对此高度重视,每天都要过问两次工作进度,在这样的压力下,谁也不敢保证这件事最终会有一个怎样的结果。
材料很快就被整理好,送到了丁刚的办公桌上。丁刚坐在办公桌前,认真地翻看这份材料,看完之后,不禁一阵唏嘘。虽然这个结果和最初的预期有一定差距,但好歹也算把案子破了,也能向市委、市政府有个交代。
他在心里暗自感慨,有时候,在办案过程中采取一些特殊手段,虽然可能存在争议,但确实能让一些原本棘手的案子取得意想不到的侦破效果。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尚武拿到材料之后,看着材料上的内容,也是一阵诧异。但李尚武在公安系统摸爬滚打多年,心里十分清楚,就算有人想顶罪,也不至于傻到顶死罪,毕竟别人给了钱物,要是自己把命都搭进去了,那些钱物也就变得毫无意义。
李尚武再次仔细翻看询问笔录,凭借多办案经验,他心里明白,看样子审讯人员在审讯过程中对黄桂使用了特殊手段,不然在缺少足够外部证据的情况下,黄桂怎么可能会突然承认自己主动杀人呢?
但这个时候,李尚武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当前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以及市委政法委不断催促,案子能有这样一个结果,也算是勉强能交差。他最终还是选择沉默,没有把这层窗户纸捅破。
是啊,在现实办案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件案子都能顺顺利利地达到理想的效果,案件的侦破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有时候,为了尽快给社会和上级一个交代,也只能采取一些无奈之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