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儿妙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6章 双姝较劲高欢困 侯景叛投武帝思,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安可儿妙桃,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韦城主受西魏厚禄,自然死战到底。

可你们呢?何必白白送死?”

士兵们面面相觑,却无人应答,只是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祖珽不死心,又命人射入一封赏格,上面写道:“斩韦孝宽献城者,封太尉,赏郡公爵位,赐帛万匹!”

韦孝宽看罢,哈哈大笑,提笔在背面写道:“斩高欢者,赏同此例!”

随即命人射回城外。

高欢见劝降不成,只得继续强攻。

可玉璧城防严密,任凭东魏军如何猛攻,始终无法突破。

五十天过去,东魏军死伤惨重,战死、病死的士兵竟达七万余人。

高欢命人将尸体堆成一座大冢,全军上下,士气低迷。

夜深人静时,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轰然坠入高欢大营。

士兵们惊恐万分,纷纷传言:“天降凶兆,此战必败!”

高欢听闻,心中不安,旧疾复发,只得下令撤军。

东魏军撤退后,谣言迅速传开。

有人说:“高欢已被韦孝宽一箭射死!”

西魏朝廷更是火上浇油,发布敕令:“劲弩一发,凶身自殒!”

高欢在晋阳得知此事,气得拍案而起,却又无可奈何。

他强撑病体,召集众将,勉强笑道:“诸位不必担忧,我高欢还活着!”

大司马斛律金见状,上前劝慰:“丞相,不如让我唱一曲《敕勒歌》,提振士气。”

斛律金清了清嗓子,浑厚的嗓音响起:“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高欢跟着低声合唱,唱着唱着,声音竟有些哽咽。

他抬手抹了抹眼角,叹道:“人生无常啊……”

众将默然,心中已隐隐有不祥之感。

冬去春来,武定五年(547年)的元旦,天降日蚀。

高欢躺在病榻上,望着窗外昏暗的天色,苦笑道:“日蚀应在我身,看来……我命不久矣。”

左右侍从连忙劝道:“丞相切莫多想,日蚀乃天象,未必……”

高欢摆摆手,打断道:“不必安慰我。”

他深吸一口气,下令道:“传我命令,让高洋即刻前往邺城镇守,再召世子高澄速回晋阳。”

侍从领命而去。

高欢望着空荡荡的厅堂,喃喃自语:“这一生……终究还是……”

话未说完,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高澄急匆匆走进父亲的寝殿。

高欢病卧在床,脸色苍白,呼吸沉重。

“父亲,您感觉如何?”

高澄跪在榻前,声音里透着担忧。

高欢微微睁眼,缓缓道:“我的日子不多了……有些事,得交代给你。”

高澄握紧父亲的手:“父亲请说,儿子一定谨记。”

高欢咳嗽几声,勉强撑起身子:“你在担心河南的事,是不是?”

高澄点头:“侯景盘踞河南多年,桀骜难驯,儿子怕……”

高欢摆摆手,打断他的话:“我早料到了。

侯景此人,跋扈十四年,只有我能压住他。

你资历尚浅,未必能制得住。”

高澄眉头紧锁:“那该如何是好?”

高欢深吸一口气,强忍病痛,一字一句道:“我死后,先秘不发丧。

库狄干、斛律金为人正直,绝不会背叛你。

可朱浑元、刘丰生远道投奔,也不会有异心。”

高澄认真听着,不敢遗漏半句。

高欢继续道:“韩轨性子直,别对他太苛刻。

彭乐冲动鲁莽,你要多加约束。”

“那侯景呢?”

高澄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隐患。

高欢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能对付侯景的,只有慕容绍宗。

我故意不给他高官,就是留给你用的。

你要厚待他,委以重任,侯景再狡猾,也翻不了天。”

说到这儿,高欢突然剧烈咳嗽,喉咙里痰声滚动,脸色涨红。

高澄连忙扶住他,轻拍后背。

过了好一会儿,高欢才缓过气来,虚弱地补充道:“还有段韶,字孝先。

他为人忠厚,智勇双全,军国大事,多和他商议,绝不会错。”

高澄含泪点头:“儿子记住了。”

高欢疲惫地闭上眼睛,似乎再无牵挂。

当夜,一代枭雄高欢与世长辞,年仅五十二岁。

高澄按照父亲的遗命,没有对外发布死讯。

他暗中伪造了一封高欢的亲笔信,召侯景来晋阳相见。

侯景这个人,右腿有点瘸,骑马射箭不在行,但脑子转得极快。

他仗着自己有谋略,连高敖曹、彭乐这些猛将都不放在眼里。

有一次,他大言不惭地对高欢说:“给我三万兵,我能横行天下!

到时候渡过长江,活捉萧衍那老家伙,让他去太平寺当和尚!”

高欢听了,竟真让他统领十万大军,坐镇河南。

侯景不仅看不起别的将领,连高澄也瞧不上。

他私下对司马子如嘀咕:“高王在世,我不敢有二心。

可要是高王不在了,我才不伺候那个鲜卑小子!”

司马子如吓得赶紧捂住他的嘴:“慎言!这话传出去可不得了!”

侯景狡猾,早就防着高澄。

他曾和高欢约定:“我在外带兵,怕有人假传命令。

以后您的书信,得加点暗记。”

高欢答应了,从此给他的信都加点作记号。

可高澄不知道这个约定。

他伪造的信上没加点,侯景一看就起了疑心。

“这信不对劲。”

侯景冷笑,“高王若真召我,怎会不按约定?”

他转头对手下道:“去晋阳探探,看高王到底怎么样了。”

当下领命而去。

侯景眯起眼睛,心里盘算着:“高澄这小子,想骗我?

没那么容易!”

接到密报,得知晋阳事务全由高澄接手,侯景立刻明白——高欢快不行了。

他冷笑一声:“高欢一死,高澄那小子岂能容我?”

于是下定决心叛变,暗中联络西魏,表示愿献出河南之地归降。

西魏大喜,当即封侯景为太傅、河南大行台,外加“上谷公”的爵位。

侯景得了名分,立刻动手,诱捕了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等人。

他还不满足,又派两百精兵夜袭西兖州,想一举拿下。

谁知西兖州刺史邢子才早有防备,埋伏的士兵一拥而上,把侯景的人马全数擒获。

邢子才冷笑:“侯景这厮,真当天下人都是瞎子?”

他火速发布檄文,警告各州严防侯景。

高澄得知后,勃然大怒:“这贼子,竟敢反我!”

当即派司空韩轨率大军讨伐。

侯景见韩轨来势汹汹,心里盘算:“关陕一路若被截断,我岂不是死路一条?”

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对手下谋士道:“不如南投梁国,那边没那么多阻碍。”

谋士点头:“梁国与东魏素来不和,投他们最稳妥。”

侯景当即拍板:“好!就这么办!”

他立刻派郎中丁和带着降表,快马加鞭赶往梁国。

侯景与东魏权臣高澄结下仇怨,便派人向梁武帝递上降表。

他在信中写道:“臣愿献上函谷关以东、瑕邱以西的十三州,包括豫、广、颍、荆等地。

至于青、徐数州,只需一纸书信,便可归顺。

若能平定齐、宋,再图燕、赵,天下统一,指日可待!”

这侯景,先是投降西魏,如今又投靠南朝,反复无常,狡猾至极。

梁武帝萧衍看完降表,立即召集大臣商议。

尚书仆射谢举站出来反对:“陛下,我国与东魏刚刚和好,边境安宁。

若接纳叛臣侯景,恐怕会惹来祸端!”

梁武帝皱眉道:“机会难得,怎能因循守旧?”

群臣纷纷附和谢举,劝武帝不要接纳侯景。

这时,殿中一人突然朗声笑道:“天赐良机,若不把握,反受其害!

况且陛下前日所做吉梦,臣早已解为统一天下的征兆。

如今侯景来降,岂非应验?”

梁武帝闻言,面露喜色:“爱卿所言极是!

朕正因此才决定接纳侯景。”

究竟梁武帝曾梦何事?

为他解梦、并劝他接纳侯景的又是何人?

且待下一章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和前夫穿古代,他当首辅我当首富

闻栖

远古时代的悠闲生活

依赖妮

斩神:直视炽天使,立于太阳之上

马拉松之神

在外太空建长城,被蓝星直播了!

小小吱效

穿越七零,癫点好

妖染蔷薇

华娱:从跑男开始出发!

爱吃巧果的陈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