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元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章 苏日战争——库苏古尔湖会战(4),钢铁雄心:赤色狂潮,地狱元海,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伊尔库兹克机场】
亚戈达得知李德叛变,并且裹挟自己最为精锐的第一摩托化师携带大量补给燃油叛逃的消息时。
他在贝加尔湖的别墅里吃牛排喝红酒正准备喊别索诺夫打上一把桥牌时,Nkvd人员突然急匆匆开着车连滚带爬到了别墅内跟他说了现在情况。
气得亚戈达直接把桌上的太阳能打火机和喝剩的红酒给打翻在地。
叛徒永远比敌人更可恨,走在各个阵营都是一条毋庸置疑的事实,于是雅各达给自己所掌握的航空队下达一条命令。
那就是让航空队机组务必要击毙李德和其养子萨布林。
此航空队也是急匆匆赶到机场,此时的时间已经是接近黄昏,虽然说是接近黄昏,因为现在是一月份,也就是冬季,时间纬度也是极为靠北,时间来到的是下午4点钟左右。
飞行员们急匆匆赶到机场,此前接受Nkvd大约半个小时的政治审查,且从36个飞行员中选拔出政治倾向安全的24个人后,才让他们上了飞机。
他们所驾驶的飞机是伊尔二对地攻击机,以单活塞式三叶螺旋桨驱动的机型,装备37mm机炮和400公斤炸弹(通常情况下还会挂载ptAb-2.5-1.5炸弹和AZh-2燃烧弹,伊尔2一次能携带280枚这种小型的反坦克炸弹)后方还有一台自卫机枪。
它是苏军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单翼单发双座机,在战争期间共生产了3万6千多架,是苏联在二战中生最多的飞机,占整个苏联飞机总产量的1\/3。
无论是防护性、对地支援能力还是速度各个方面来看在二战中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飞行员们登上飞机后,在机场的nkvd注视下起飞。
盯着他们的nkvd是一个很老的家伙,叫做别索诺夫,留着卫生胡(就是刻板印象里鬼子留在鼻沟里的那一小撮胡子),穿着一身永远干干净净的制服,带着蓝帽子。
其他后勤人员看到是他来了,松了一口气,随后也装作他不在的样子,然后继续抱怨着远东的政策和nkvd越来越猖狂的行为举动。
这一情况直接就把飞行员们吓了一跳,他们自己都对那些后勤人员悄悄抓过来,跟他们反复强调一遍:“这是碰都不能碰的话题,莫谈国事,莫谈国事”这样的话语。
不过别索诺夫也没太在意,这让飞行员们松了口气。
随后飞行员们开着伊尔2往李德叛逃的方向追去。
天空上,冰雹拍打在伊尔2的气泡式玻璃飞行座舱上,玻璃舱外噼里啪啦的声响和云层之中若隐若现的紫色雷电交加争相辉映,机舱内一片沉寂。
尽管知道来的是别索诺夫这样一位首席团之中的老好人,可一想到现在的任务是去击毙叛国的叛徒,任何人都会心情无比沉重,况且这位叛逃的也不是一般的人,他们多少都有些耳闻,在苏联还存在的时代中,作为对外输出革命的典型标杆人物,飞行员们的内心同样无比沉重。
如果要把机炮扫射在日珥曼佬和重樱鬼子的脑袋上,那么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扳机打死,但面对李德那样走完两万里长征后已经验证出自己革命意志真正革命者面前,他们的内心还在无比犹豫。
亚戈达和NKVd只有站在他们身后,他们扣下扳机的手才会毫不留情,因为如果不这么做,残忍的NKVd对付的就是他们日益交困的亲朋邻居乃至同袍,但如果他们不在,那么操作的空间就很多了……
坐在飞行舱内,注视着地图的飞行队长戴着面罩和飞行目镜,用一只手抚摸着古旧的地图,以及贴在仪器旁边的黑白照片,上面显现出来的是一片红黄色戈壁滩之中一块明亮翠蓝色的湖泊,像是压碎的咸蛋黄中静静躺着一块深深勾勒人眼的蓝钻石一般。
“那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乌苏古尔湖。”
“队长,”通讯频道里编队内的僚机飞行员用小心翼翼的语气发问:“这次……”
“放心,这次任务我有自有分数,”尽管飞行队长内心都是一团乱麻,可要在队伍中仍然要表现出来自己胸有成竹的表现,否则带头人都慌张成不成样子,那么队伍的心肯定也会乱了。
打开无线电通讯频道打算接听机场塔楼的无线电频道。
频道里传来的却是一个年轻的声音,是萨布林的声音,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年轻人究竟是谁。
“我是一个普通人,”萨布林的声音在各个频道里传出来,不管飞行员怎样尝试去调试频道,几乎所有的频道内传来的都是这样稚嫩而又坚定的声音:“我出生在列宁格勒,我的养父出生在日珥曼国道慕尼黑。”
“他的战友出生在震旦的湘潭地区,我心目中的英雄伏龙芝元帅来自于罗马尼亚,斯大林同志来自于格鲁吉亚,现如今秋明的西伯利亚共和国的副书记赫鲁晓夫来自于乌克兰,我们都是来自于五湖四海,为了一个目标,建设一个不分种族和国家界限,一个真正属于工人、农民士兵的国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