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9章 房子
南溪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99章 房子,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南溪仁,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九十年代的社会风气,正是处于保守和开放对冲的时间段,但基本来说还是偏保守的。
但是,这个保守也并不是老古董一样的那种行为和思想。
只要脑子一热啥也不管不顾的年轻人就不用说了,虽然不至于在大街上狗斗,但也已经是相当放的开。
穿着上一分裤齐逼裙小吊带半透装早已不足为奇,在街上搂个脖子亲个嘴儿也已经蛮正常。
(一分裤可不是扎根裤带哈,是指没有裤腿儿,五分就是半截裤腿儿,九分是露脚脖子)
而这个风气的偏保守,指的是社会中间层的倾向,也就是三四十岁这个范围。
相对来说,他们已经能接受一些新风气,但是行为上还是比较保守的。
不过,不包括影视文艺方面的从业人员,在所有行业当中演员和文艺从业人员是最早放开的,不论思维还是行为。
最起码的就是,这些人处个对象就会同居,这在这个时候来说是需要一些勇气的,因为社会普遍并不接受。
还有就是分手的比例相当大,移情别恋的人有点多。
到不是说这些人就不好,但是明显在感情上,在行为上,他们确实是比普通人快了那么几步。
处对象同居其实到也没什么,前提是要奔着结婚去,而不是为了同居而同居。
处对象黄了也是很正常的事儿,不管是什么年代不接触不相处都不知道两个人到底适不适合。
但是相处同居了好些年然后说有喜欢的人了闹分手,这就未免会有点奇怪。这是渣中渣。
所以徐洁这么理直气壮坦然的说出来,也是需要一点勇气的,说明起码她自己问心无愧。
“处了多久?”
“一年多吧?有一年多,他也是我们学校的,当时我分到台里来,他被分到了电台,然后……反正就分手了,也不好说因为什么。”
“没事儿,正常事儿,就是后来你为什么再没处了?都二十七了。”
九十年代这会儿女人二十七了还不处对象不着急结婚,真的是很另类的了,在这会儿一般来说二十三四差不多就算晚的了。
哪怕是全国知名的人物也一样,主要是这个时候的婚姻观家庭观还都很正常。
国家台的主持人里只有后来的董清很晚才结婚,但也只是领证晚,她有四个前任,同居的时间超过十五年。
“领导你不要总问我这些问题好吧?我在家成天被我爸妈说就够呛了。”徐洁噘嘴。小屁孩儿总问这些,也就是我不敢骂你。
“行吧,不说,”张铁军点了点头:“那你现在还和父母住在一起?”
“我也不想啊,可是租房子,离着近的太贵了,要么条件就特别差,离着远的我还不如和我妈挤挤,还不用自己煮饭。”
这是实话,这会儿离电视台近的房子确实两极分化相当严重,要么就是装修的楼房,要么就是老房子或者地下室。
而且这个时候没有合租的概念,要租就是一套,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就是大几百上千块,她负担不起。
地下室便宜,几十块钱一个月,但那真不是人住的地方,不到万不得已给逼到那个份上,估计没有人想住。
“领导你要给我分房子啊?”反应过来的徐洁惊喜的瞪起大眼睛。
她本来长的就特别人妻相,这一瞪眼睛像在撩人似的。老杨头是有眼光的。
“看你,”张铁军说:“监察部这边的房子估计要等一等,最快也得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着急的话就只有商品房了。
咱们手里的商品房有几种,一种是卖的,一种是租的,都不能保证邻居是什么人。
还有一种是自用的,里面住的都是我家里一些公司工厂的职工员工,但这种可能就不太会考虑地理位置。”
自家职工员工的住宅需要考虑的就是他们上下班方便,外面人的实在是照顾不到。
“那我还是等等吧,也不差这半年一年的。”徐洁毕竟是在电视台工作,对邻居这一块还是有点考虑的,也不想住的太偏。
这和从小长大的地方不一样,老街坊老邻居都是知根知底的,环境也熟悉,相对来说非常安全。
“咱们部的房子建在哪儿啊?”
“车公庄那边儿,挨着二环路。”张铁军啾了啾嘴:“原来我想的是把办公楼建在那边儿,顺便起几个住宅小区。
结果都建起来了,冬天都没停工,这又在大会堂边上给了一块地给咱们办公。
这边的地块要比车公庄那边小,边上还有几个单位,所以只够办公用,住宅的话就只能还放在那边了。
反正,到也不算多远,到时候可以搞几台大客车回来通勤。”
张铁军在想等石碑胡同到闹市口那一片儿是不是需要建一些住宅,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这会儿说了也没啥用。
估计地方可能不大够,要建也是得往南推了,建到宣武区去。
“能轮到我吗?”徐洁动心了,盯着问。
“你虽然过来的时间晚,那也是部里的人,为什么没有你?咱们这不讲资格,人人有份儿。”
“那能有多远?”徐洁问景海洋。
景海洋想了想:“差不多……得有五六公里吧?也就是五六公里,比我过来要近,咱们几个我住的最远,秦哥住的最近。”
其实他比秦哥还要大几岁,不过张铁军都叫哥了,他也就跟着这么叫了,反正就是一种称呼。
刑海龙在一边笑:“那我住的才最远,我住沈阳北大街。”
“那你现在住哪?”徐洁好奇的看了看刑海龙,问了一句。这大个子,这大高鼻梁……真帅气,肯定有劲儿。
“我也不知道啊,我今天第一天来报到。”刑海龙看向张铁军:“有住的地方不?我看这边上也没个宾馆招待所啥的。”
“你还想住招待所?”张铁军看了看刑海龙。
徐洁往东面指了指:“有啊,怎么没有呢?后面就是内蒙古宾馆,三星级。”
“给报销不?”刑海龙就大眼睛亮晶晶的看向张铁军。
张铁军脸一抽抽:“凭啥呀?你心怎么这么大呢?凭啥你来上班就得住三星级我还得管报销?你脸大呀?”
几个人都笑起来,刑海龙也嘿嘿乐:“那我住哪呀?总不能叫我在办公室对付吧?”
“不是给你安排宿舍了吗?”
“那边也太远了点儿,吧?”刑海龙的笑脸就一僵:“从那边过来我早晨得几点起呀?我路还不熟。要不我就在这拼凳子吧。”
“宿舍在哪?”景海洋问刑海龙。
“部里呀,颐和园那边儿。”
“好家活,那,坐车过来得俩小时,快一快也得一个半点以上,开车的话能快点儿,四十来分钟怎么也到了。”
“那我不得六点就出门儿?”
“让领导给你配台车。”景海洋笑着朝张铁军晃了晃下巴。
“你有配车吗?”刑海龙眨着眼睛问景海洋。
“有啊,我那车是单位配的,要不你回去管部里要呗。”
“啧,拉倒吧,我这才来了几天就找人要车呀?我怕挨骂。”刑海龙抓了抓脑袋,有点惆怅。
他在沈阳,在厅里大小也能算是个人物,不说呼风唤雨吧,也是有些面子的,办事什么的,配车呀这些,方方面面还是有些优越感的。
结果现在调来京城,一个小小副处真的是啥也不是,心里那种失落感还是挺大的,尤其刚来哪也不熟悉。
最主要他还没有同事。
“这段时间你不急,”张铁军对刑海龙说:“你现在要做的就是熟悉情况,熟悉部里各部门还有人员,熟悉工作。
你现在暂时不用跟在我身边儿,还是先待在部里办公做做上传下达的事儿。
过段时间熟悉了咱们再说。
你别忘了和媳妇儿商量,看看是喜欢住院子还是楼房,我这边叫人给你安排,还有就是让你媳妇儿把户口办一下。
啧,孩子太小了,也是个问题,过来以后……你妈或者你丈母娘谁的不能过来帮帮忙?帮你们带一年。”
“我得问问,实在不行就先把孩子放我妈那,反正离上学还早。”
宁哥把孩子先放到老人那带几年也不能让媳妇儿错过来京城工作的机会,这个他拎得清。
“咱们自己有幼儿园,三岁就可以入园了。两岁其实也不是不行,就是确实有点太小了。”
其实部委这边都有育红班托儿所保育院,奶孩子都给带,还可以全托,但是这会儿的家长和以前不一样了,肯定不放心。
以前的父母心是真大。
或者说人不一样了,那个时候的精神面貌摆在那儿。
“我问过,”刑海龙说:“部里的幼儿园就可以办全托,主要是我媳妇儿不能干。”
“你们条件真好。”徐洁感叹了一句。
国家台没有自己的幼儿园,编制职工是把孩子送到文化部幼儿园,没有编制的只能自己想办法,或者不生。
“监察独立出来了,是不是也得办自己的托儿所?”景海洋问。
张铁军点点头:“托儿所和保育院都要办,就放在住宅区那边。”
刑海龙问:“景哥是总政的,徐姐在电视台,那,领导你监察这边没安排人啊?”
徐洁就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张铁军,心里突然冒出来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其实她自己也知道不可能,但是忍不住想啊。
一边是电视台栏目督导室和监察室联络员,一边是部长秘书,那能一样吗?肯定不一样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