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 小糊涂蛋
南溪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25章 小糊涂蛋,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南溪仁,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首长结婚了,爱人在公安部工作。”看着脸上红成了两坨的美女幼师,蒋卫红又来了一句。
什么呀?老师嫌弃的夹了蒋卫红一眼。
这么年轻就结婚了呀,真是,有点可惜了。
呸呸,想啥呢?
蒋卫红的工作证在下面那是相当好使的,直接拿到了那位家长的家庭信息就出来了回了车上。
“干什么的?”
“东城外贸局的一个科级干部。”
“啧,越下面越有优越感,你处理处理吧。”张铁军摇了摇头,接着看工作笔记。
今天除了正常的工作汇报,他还打算交一份申请。
这份申请张铁军也是考虑了挺长时间了,那就是在国内建两座新城。你没看错,就是新城。
这两座新城一东一西,计划是做为工商业集中区来打造。
东边一座就是后来的雄安新区,把京津一带的工商业集中过去,既带动整个京津翼地区的发展,又能早一步化解未来京津地区的拥挤状况。
西边一座打算放在四川盆地中江县一带,左依成都右靠涪江,南有冠军国际机场,到时候可以合理从山区迁出大量人口。
京城这几年的发展可以说是飞速的,而且会在未来十年当中越来越快。
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建道路各方面规划和发展的各种矛盾,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矛盾不但不会缩小,反而是越来越尖锐。
越来越拥挤,越来越堵,越来越大的城市集热效应,还有各种污染。
雄安新区的建设就是在这种矛盾大到了一定程度而且完全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下诞生的,实际上算是一种妥协。
但实话实说,那时候就已经有点晚了,很多破坏和影响都已经形成了。
那为什么不能早一点儿呢?在这会儿就把非首都的功能分出去,把工商业放出去集中起来,方方面面提前设限提前治理。
而且这个时候投资兴建也划算啊,不管是人力物力各方面的成本都相当低廉,至少可以降低十几倍。
也就是说,那笔七千九百亿的城建投资,在这个时候可能连六百亿都用不到。
至于西部新城那就不用说了,该懂的都懂,而且也算是提前构造工业整体布局了。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这事儿由民间来办和国家办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内耗。
可以完全不给那些投机者任何的机会。
你知道那七千九百亿里面,有多少是被这些投机者给瓜分了?只能说,不少。
“到了。”蒋卫红提醒了一声,张铁军抬头往外面看了看,好家伙都开进来了。这也算是换车的一个好处了,哪都可以直接进。
这十四台车不管到哪都是免检的。
汇报工作,交申请书并进行讲解,一个半小时的汇报时间直接延长到了两个半小时,中间还把李总请了过来一起讨论。
这种事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出来结果的,讲解也不可能就是这么一次,不过张铁军还是尽量用最简练的语言把事情说得更清楚一些。
不过显然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涛哥和李总都被说动心了。
事实上这方面的问题他们两位考虑的更深更远,对于京城的发展和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早就有所探讨。
只不过限于当下各方面的条件,肯定没有张铁军的视角那么广,那么确定。
这也是张铁军能够说动他们的原因。
“小铁军儿,你那个城乡结合的发展模式我是认可的,很有深度和远见,这段时间,我们也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多次讨论。
在工业和船舶方面你是做出了成绩的,农村方面还需要加把子力气。
现在呢,把你放到这么一个位置上,是我们集体的意见,就是希望你能站的高一些,看的更远一些,你要尽快投入进来,把工作做好。”
“是。”张铁军敬了个礼:“我尽力,但是也别期望太高,嘿嘿,我怕我到时候扛不住。”
“不存在扛不扛的,也不需要你扛什么,把心放到肚子里,放心大胆的去做。第一步放到哪个方向,你想好没有?”
“粮食。”
“我怎么听说你是打算向企业这一块开刀呢?”涛哥笑着问了一句。
张铁军摇了摇头:“那是我故意说的,很多东西出了这个院儿就不是什么秘密了,我也得防着点儿啊。”
“这么想是对的。”李总点了点头。对于小道消息跑的比正式公布快这种事儿他们也都知道,但是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确实是没有什么办法,总不能把整个院子里的人都换了吧?再说换了还不是要用人?几百上千人谁还没有个亲戚朋友?拦不住。
“这一块问题大不大?”涛哥问张铁军。
“不小,”张铁军说:“粮食这一块收储存放四大块的问题都不小,这一块如果不严治危害太大了,而且现在的供销也有问题。”
这个存放不是存放,而是存和放,就是新陈交替的过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