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衣锦还乡
南溪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62章 衣锦还乡,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南溪仁,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哥们太热情了,估计是被孩子碰伤给吓着了,着急上火的憋了一肚子气还不知道找谁说理去。
他自己也清楚自己找哪都没用。
他就一个体户,手里确实算是有俩糟钱儿,但是有啥用呢?自己认识的公职人员就片警,最大干部居委会主任。
就不用说他根本就不知道去找谁。
然后张铁军就在这个时候歘的出现了,该解决的都解决了,孩子皮肉伤没啥事儿,区长还亲自过来看望并赔偿。
于是这哥们的情绪就抑制不住了,非要拉着张铁军去喝一顿。
“不是,你别这么的我害怕。”
张铁军笑着着挡开孩子爸的手:“第一我从来也不喝酒,这个还是免了,要不然你就是恩将仇报。
第二是孩子这边还没完呢,你不陪着?你是打算把孩子自己放这儿?”
“哦对,看我这脑袋。我马上给她妈打电话。”
“停。我说哥们你是不是要疯啊?冷静点来,深呼吸……冷静,冷静。现在这个时间我感觉你还是先别吓唬她妈妈了,你说呢?
你现在要陪着孩子别让她害怕,听大夫和护士的把孩子安顿好,听清楚没?其他的咱们以后再说。嗷。”
王区长和副院长走过来:“铁军,都安排好了,费用也交了。这位同志,这是我的电话,如果有什么事情你随时打给我。”
王区长递了一张私人名片给孩子爸爸。
“谢谢谢谢,实在是太感谢了,刚才那会儿我也是气着了,差点没吓死。”孩子爸接过名片连连鞠躬。
张铁军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就是老百姓的悲哀了,遇到事儿有气有火也只能吼几句,一点招都没有,连个发声说话的地方都没有。
就这,在得到公平的对待以后他还感觉自己有错。
我们的老百姓啊,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又听话又懂事儿,不管怎么压榨收割都一样的热爱这个国家。
“这件事就交给你了,我得回去了,我还有报告得赶。”张铁军和王区长握了握手就打算回去了。
“别呀,哥们,你好歹给我个机会。”
“铁军比较忙,你还是不要影响他了,有话和我说吧。”王区长笑呵呵的拦了一下,把孩子爸拽到一边去了。
张铁军摆摆手走了,琢磨着今天这个报告怎么写。
对,别看是临时遇到的事情,但是他参与了也是要写报告的,包括处理意见和说过的话。
“这哥们太够意思了,我怎么也得感谢感谢他。”
看着张铁军走了,孩子爸嘟囔了一句:“那个,王区长,您能给我个联系方式不?他的。”
王区长抽了抽嘴角,在孩子爸肩膀上拍了一下:“这个真不行,我没有那个资格。走吧,去看看孩子。你也是个心大的。”
孩子在病房里,点滴已经扎上了,有个小护士在那陪着低声细语的说话。
“院长。”小护士看到副院着陪着人进来,急忙站起来招呼。
“爸爸。”小丫头也看到爸爸了,顿时可怜巴巴的,就跟刚才和小护士说话的那个不是她似的。
“孩子没什么问题吧?”副院长问了一声。
“没事儿,”小护士摇摇头,看了一眼点滴:“这个是消炎镇痛的,刚开始会有点轻微肿。”
“你也去忙吧,别再耽误你的工作。”王区长伸手和副院长握了一下:“这几天就麻烦你了。”
“没事没事,应该的。行,那你们慢慢聊,我就回去了。那个,有什么事要及时向我汇报。”他指了指小护士。
小护士赶忙答应一声。
估计这也是她能和副院长唯一的一次说得上话的机会了,这个安排大概率也就是装装样子。
等副院长走了,孩子爸过去看了看孩子:“疼不疼?”
“有一点点疼。”
“好好躺着别乱动,明天就不疼了。”
“嗯。……那我能吃个冰激凌不?”
孩子爸脸上顿时一黑:“那你得问妈妈,等会儿她下班就来了。”
“你放心吧爸爸,”小姑娘伸手在孩子爸手上拍了拍:“我和我妈说是我自己不小心撞上的,不是你没保护好我。”
“以后还乱跑不了?”
“不了。”
咳。王区长清了清嗓子:“那个,小同志,小朋友,这边安排好了你们就放心在这治疗,我就回去了,我那边还有工作。”
“我姓万,我姓万,叫我小万就行。那啥,王区长我送送你,今天真是太感谢了。”
“也是我们工作没做好,让你们受委屈了。小朋友,好好养伤。”
“爷爷再见。”小姑娘到是不怯场,冲王区长摆了摆手。
孩子爸把王区送出来:“那啥,王区长,真不能给我个那哥们的联系方式啊?刚才着急忙慌的忘要了,我咋也得感谢感谢人家呀。”
“这个真不行。”王区长看了看孩子爸:“而且我也没有他私人的电话,你还是好好陪孩子吧,有什么事情就打给我。”
“他是干什么的呀?在哪上班?”
“他……当兵的,在军部,总政,他级别有点高,很忙,不是想见就能见的,你运气好。”
……
很忙的张铁军同志直接回了家,进了门急火火的去找自己的小棉袄去了。
“爸爸。”妞妞看到爸爸高兴的跑过来。
“在玩什么呢?”张铁军把女儿抱起来亲了亲,心里这才感觉踏实了,琢磨着得让我把家里到处都检查一遍,可别有什么安全隐患。
“你这是干什么呢?”张妈被张铁军给弄懵了,这家伙急匆匆的进来就找孩子。
“回来的时候在车公庄天桥那块儿,”张铁军把事情给张妈讲了一下:“特么的我越想越怕,感觉就像咱家孩子给撞了似的。”
“不骂银。”妞妞伸手去捂张铁军的嘴:“不系好孩子。”
“好,不骂。我没骂。”
“骂也,你说,特么的。”
“是挺遭心的,这破事儿,那当爸妈的得多心疼啊,无妄之灾你说说,这个得管管,那公共设施怎么成了暗器了呢?”
张妈也是感觉身受,抽着脸埋怨:“现在这人哪,就特,就没有个能负责的,什么玩艺儿。咱不学你爸。”
“我学了。”妞妞呲着小白牙笑起来。
“我爸呢?”张铁军这才想起来自家老爸。
“在后院儿,他还能干啥?闲不住呗,说帮你姥把地收拾收拾,都好几十年也没干过农活了,也不知道他能收拾个啥。”
“哪有,我记着我上学咱家还种地呢。”
“你也跟着去过是不?”张妈给张铁军整理了一下衣襟:“那不也是好几十年了呀,那都是八三年以前的事儿了。”
那个时候是老张家最困难的时候,张爸张妈整天拼了命的想挣钱还债,又养猪又养鸡的,还开了不少地种菜,就寻思能省点菜钱。
主要是那时候吧,张妈以为自己活不长了,就想着趁着自己还在能多挣一点是一点儿,怕她走了张爸带着孩子日子没法过。
那个时候的夫妻呀,真的是劲往一处使,精神是连在一起的,什么都是为了这个家。
所以那个时候的家庭也是最稳定的,虽然穷了点,物资少了点儿,但是有奔头,幸福感特别强。
后来条件好了,物资也是要啥有啥了,但是好像,人都有点不会活了。
其实八三年那个时候,张妈一个月就能挣三四百块钱了,一个月相当于张爸上半年班,在当时那个时候可以说挣的不是一般的多。
就算那样,两口子平时过日子也是算来算去仔仔细细的,什么也舍不得,最多也就是买肉能比一般人家次数多了点儿。
肉买回来张妈和张爸也没吃上几口,都是紧着孩子,总是变着法子想让孩子吃好点穿暖点。
话说那个时候张铁军和张铁兵都还小,都还不大懂事儿,有肉那是真吃啊。
张铁军还要强一点儿,偶尔还知道给张妈夹一块,张铁兵那是闷着头只管啃,吃的嘎嘎香。
八三年秋天老张家分到房子上了楼,从那以后才不种地了。想种也没有地方了。
这一晃十几年时间过去,早已经物是人非,这十几年间的变化比前面四十年加起来都要大。不是老张家变化,是整个社会都在飞速的变化。
最多也就是老张家变的有点猛。
“我记着上楼以后没地种了,我爸还在他们班组弄木箱子养菜来着。”
“可不嘛,”张妈就笑:“你记性真好。你爸可爱弄那些东西了,那前姜和韭黄蒜苗啥的可贵了,你爸就自己生,还养的挺好的。”
“谁呀?”小妞妞听了半天也没大听懂,着急了:“说谁呀?”
“说你爷爷呗,你爷爷可厉害了,啥都会。”张铁军亲了亲女儿:“走,找爷爷去。你今天怎么没和哥哥弟弟玩呢?”
“我,我陪奶奶呢呗,你傻呀?都不在家。”
“我琢磨着勾几双拖鞋,她就稀罕上了,可爱看了。”张妈捏了捏孙女的脸蛋儿:“将来长大也能是个手巧的。”
“那不挺好,你这一身技艺也算有人继承了。”
“还是算了吧,过去干活是因为没办法,等她们长大了就好好享福,还想着干什么活?什么都有卖的。”
张妈是个妥妥的多面手,家里活什么都会,而且只要是会的都能做的特别好,在没干个体户之前就靠着裁缝勾织绣这些也能挣到钱。
那时候家里总是堆着不少布料,都是左邻右舍送过来加工的,做一套毛料三块钱,一条布拉吉一块五,在那会儿属于是挺贵的手工了。
一到冬天老张家总是一屋子的大妈大婶大姐大嫂,都是过来想跟张妈学勾织刺绣手艺的,张妈也不藏私,想学就教,人缘特别好。
“我感觉这个你可说错了,不管条件怎么样,该会的还是应该学一学,会几样手艺又不压人。”
“到时候看吧,她要是真想学我就教教,估计够呛。”
娘仨出来去了后院儿,来到老太太的菜地这边儿。
老太太现在确实比以前精神了,腰杆瞅着都直了不少,她在那指挥,张爸和黄大姐干,在清园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