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两个条件
南溪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97章 两个条件,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南溪仁,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行吧,你做不了主,你做不了决定。
两个一肚子心眼儿的封疆大吏连表情都有点懒得给张铁军了,就比手示意他赶紧打电话。
呵呵,这话是哄鬼呢,听都感觉浪费耳朵。
张铁军想了想,把电话打给了张冠军。
为什么不是打给黄文芳呢?
张铁军感觉这事儿还是先和张冠军说一声,问问他拖拉机这玩艺儿现在出口好不好做,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市场也就更大。
国内这一块这几年也就是那样了,得等。怎么说呢?想用的买不起,买得起的看不上,或者说不想买国产货。
拖拉机这会儿就是这么个尴尬的局面。
而且实话实说,不管是在动力上还是功能上,包括材料上,长拖的产品确实照国外差了好几个层次,没跟得上。
这个一方面是原来的机制问题,另外也是国内的环境问题造成的。原因就有些复杂吧。
毕竟咱们一直以来都是小农业,对机械的需求先天就小,或者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就算有了意识其实也白扯,根本买不起。
一直以来国内的拖拉机市场基本上都是集体购买占着绝对的大头。
农民穷啊,去哪弄买拖拉机的钱?农药贷款都特么还不完呢。
公粮,任务粮,爱国粮,三提五统,什么各种杂费,一家人还要吃饭要穿衣,要供孩子上学,这么说吧,有病都不治。
你让他买拖拉机?你白送给他他都用不起,烧不起那个油钱。
农民这只羊啊,早就给薅秃了,皮都要给扯烂了,关键是还特么全是白眼狼,各种高高在上瞧不起人家。
就是不知道这些城里的半寄生兽们,你吃人家的用人家的离开人家活都活不下去,你有啥资格瞧不想人家?
从农民伯伯到农民兄弟,再到老农,农村人,正正好好的体现了从吃不饱饭到温饱再到吃饱喝足的这么个过程。
这话说的就有点远了,总而言之就是那么个意思吧,九十年代这会儿,农村集体已经名存实亡,依靠农民自己想买拖拉机。难。
从乡镇到县城都恨不得把这些人直接弄死直接榨汁儿才好,吃喝享受盖大楼的白条都等着钱来付呢,还得攒小金库养自家孩子。
再说了,就算想买那也不是想买就能买的,这可是农机口的生意,不加个几倍十来倍的就能让你买去啦?活活美死你吧。
这会儿的农机局下面都有个拖拉机站,还有个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站,也有叫研究所的。
这两个部门普遍成立于八十年代初,是为了配合包产到户推广农业机械扩大农业面积提高产量而成立的。
实话实说,曾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等到了九十年代初,这两个部门基本上就都形同虚设了,没有力法,经费都被挪用占用,甚至工资都不给发了,还弄啥?
这边不发工资上不班了,那边还要扩大规模增设站点各种添人加设备。反正又没有任何成本。
为啥呢?为了各种农机推广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建设经费日常拨款科技补贴还有倒卖经销。
这可不是小钱儿,一个县城出几个千万富翁像玩似的。
随便让小舅子小姨子弄个皮包公司,就签合同货都不用进,盖几个章钱就咔咔来,啥也不用干。真事儿,比印都快。
不信你去打听打听,九十年代最挣钱的大老板,要么就是盖房子的,要么就是农机局的家属。
这事儿张铁军特别清楚。
为什么呢?张铁军老家县城的农机局局长就是张铁军一个堂姐的便宜老公,那家伙,你感觉买辆轿车就挺牛逼?
人家买个铁矿像玩似的。
大手一挥,让堂姐的老爸去当矿长,让她家堂弟去当运输队长。小老婆怎么了?这不比那个证顶用?
就在这种状态之下,张铁军真不知道接手拖拉机厂以后得怎么办。你生产的产品再好质量再好技术再强没用啊。
“哥,我在长春,有个事儿问问你。”
“你有事儿问我?”张冠军在那边满脸的问号,靠,这么多年了一直是张铁军各种指挥他,现在有事需要问他了:“你等会儿,先让我牛逼几分钟。”
“说正事儿呢。”张铁军一脸黑线。
“那更得牛逼一会儿了,这可不容易。”张冠军哈哈笑起来:“我也有今天,弄的我都不敢信哪,哈哈哈哈。”
“那我挂了?你先笑。”
“别别别,嘿嘿,啥事说呗,咱俩谁跟谁呀。”
“我和张书记还有王省长在一起,这边现在有这么个意思,希望咱们能把拖拉机厂接下来,我对这一块不是很了解。”
“拖拉机呀?长拖?咋了?那厂子不是挺牛逼的吗?我记着是全国第二出口第一是吧?”
“嗯,就是它。现在别的毛病没有,就是销量不大行了。”
“那不挺正常的吗?那玩艺儿技术含量又不高,现在随便鼓捣鼓捣就能生产,哪个市哪个县还没有几家拖拉机厂?
那玩艺儿可是直接和钱挂钩的,人家不自己干还便宜你呀?正常事儿。
你都不用说别的省份啥的,你就问问他们长春自己,现在他们下面的县市哪个没有农机厂?有的甚至都不是一家两家。
人家都是自产自销窝里生意,他这边肯定得受影响啊,那不影响才是怪了,现在他要是想提销量那没别的招儿。”
“没别的招是啥招儿?”
“限制呗,门槛拉起来,技术标准提起来,把各种补贴控制起来,销量肯定就上来了呗,但是这招儿也就在本地用,出去了不好使。”
“别的方面没有?”
“这个真没有,现在农机这一块太基巴乱了,也没有人管,都是自己作的怨谁?要不就转产呗。
你看人家洛拖现在,人家那门槛就高了,乱七八糟的产品也多,不指着这一样活着,这不是现成的例子吗?”
洛拖,洛阳拖拉机厂,全称是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也叫一拖。
洛拖主要是生产履带式拖拉机的,长拖主要生产轮式拖拉机,但实际上洛拖也生产轮式,用的还是长拖的技术。
但是人家的本职是履带式嘛,于是衍生出来的产品路线就多了,履带式拖拉机,履带式挖掘机,压路机,收割机等等。
实际上洛拖在这会儿就已经跳出了农机的圈圈,人家现在应该叫工程机械厂,甚至还能生产烟草加工机械。
长拖虽然号称出口第一,但那是专指轮式拖拉机的,实际上人家洛拖的出口才叫一个五花八门,玩的可花了,有好几十个国家。
所以哪怕在号称农机黑洞的九十年代,人家洛拖也是活的好好的,不但活的好,小日子还挺美。
反过来看长拖,这辈子就是一个轮式拖拉机这么一根筋,虽然也生产柴油发动机,但是从来没想过在发动机上下什么心思。
人家洛拖光是柴油发动机都能养活自己咔咔出口,还衍生出来了柴油泵和发电机。这就是差别。
当然了,这也有政策的原因,原来那会儿厂子生产啥怎么生产也不是厂子自己能说了算的。
但是总归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现在到处都在变化,人家就跟得上形势。
“那你的意思,就是没啥前景了呗?”
“那到也不是绝对。”张冠军想了想说:“出口这一块好好弄弄还是有一点潜力可挖的,就是数值可能不会太大。
这东西吧,人家老外玩的年头太多了,你明白吧?咱们现在就靠一个便宜实际上。
出口这东西老美那边你就不用想了,人家不管是汽车卡车还是农机三蹦子都不咋买进口的。不是不让进口,是基本上没人买。
你也不用说什么欧洲日本,那不是一回事儿,很多厂子人家要不就是大股东,要么就是买下来了,明白吧?
也就是轿车和家庭用车这一块,勉勉强强能挤进去一块。
欧洲到是没有这个问题,但是这玩艺儿是人家发明出来的呀,你琢磨琢磨,能有多大销量?
是吧?所以咱们也就是能在非洲这一片儿得瑟得瑟了,再就是东南亚地区,东欧地区勉强也能算得上。
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啥情况我不说你也知道,国家小破事儿多,一个比一个烂,你能指望销量有多高?但是肯定比他们现在强。
情况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情况,剩下的你琢磨吧,搞我这头没啥问题。
你要是真想接的话,那我建议你得好好琢磨琢磨,重新开发几个产品线出来,要不然意义不大,没啥意思感觉。”
张铁军点了点头。
即使张冠军不这么说其实这些基本情况他也是相当了解的,给张冠军打这个电话的用意其实是让张书记和王省长听一听。
要不然怎么说两个人默契呢,这电话一打通情况一介绍,张冠军那边就反应过来了。事实上也没有他说的这么惨,中国货在外面还是有市场的。
但是想进老美和西欧有点难这个真是真的,拖拉机这东西确实是人家玩剩下的,综合起来各个方面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实际上,咱们的拖拉机拿过去甚至都不能叫农机,就是一个牵引车,农机这一块已经被他们给玩出花来了。
这个到不是说咱们做不出来,都能做,甚至质量上做得更好都轻轻松松,这个事实上是需不需要实不实用的问题。
在这个时间点上,国内也是有机械化的大农业的,但并不普及,都是国营农场这些大单位。毕竟这个投入是真的不低。
按照这会儿的土地产出来计算,个人如果投入的话很有可能几十年都回不来本儿。
“其实我感觉你可以换个思路,”张冠军接着说:“现在咱们工程这一块不是多嘛,我看机械这一块的用量正经不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