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确定南下华中地区
一根拐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章 确定南下华中地区,抗战之不该遗忘的地方,一根拐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后,两人在办公室内又开始研究等康志坚部打通与美丽卡那边的航道后如何更加快捷地把吴国华采购的机械设备以及美丽卡援助款购买的设备运输进来。他们摊开地图,在上面圈圈点点,嘴里不时冒出一些专业的术语,比如航线的选择、运输船只的调配、货物的装卸方案等等。张凤祥时不时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吴国伟则在一旁认真地倾听,然后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办公室里的气氛热烈而紧张,两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场关乎未来发展的谋划之中。
直到五月十日这一天,仿佛命运的钟声敲响,国府传来消息,宛如一道军令的闪电,要求远东兵团第三集团军南下曹州、冀州一带。而后,如同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一般,向南抵御归德、临城一带如狼似虎的鬼子。并且,沿途经过第十八集团军防区这件事也早已协商妥当,好似一幅精心绘制的作战蓝图已然成型。
张凤祥凝视着眼前的地图,那地图仿佛是一片充满迷雾与玄机的战场,他不禁自言自语道:“这不就像是让我第三集团军围绕着南四湖这颗明珠,与鬼子展开角逐吗?”
于是,张凤祥立刻下达紧急指令,把这一作战要求迅速转发给赵卫国。同时,又如同在棋盘上布下一枚关键的棋子,给张龙也发了一份要求配合第三集团军行动的指令。
就在这时,吴国伟如同一位带来喜讯的信使,匆匆找到张凤祥,说道:“延州方面已经确认,我部所行动的路线规划完毕,沿途还会有八路军协助我们。”
张凤祥连忙问道:“八路军那边没有表现出抵触情绪来?”吴国伟说道:“电报中延州方面非常欢迎远东兵团南下,并且像诚挚的友人一般感谢我部南下为八路军承担鬼子的压力。”
张凤祥再次望向曹州、冀州一带,那里各方势力犬牙交错,就像一团错综复杂、解不开的乱麻,让他顿时一阵头疼。
于是张凤祥清了清嗓子,随后对着坐在一旁的吴国伟转移话题说道:“二舅,戴英的那些机器设备起运了没有?我可是一直惦记着这事儿呢,那些设备对咱们后续的发展可太关键了,要是能早点运到,咱们也能早点开展相关的安装、调配等工作,争取早日能够投产。”
吴国伟微微皱了皱眉头,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了一口,不紧不慢地说道:“已经开始向安集廷开始运输了。我办事你还不放心嘛,我已经给杜光庭发去电报,让他沿途保护这些设备。杜光庭办事还是很靠谱的,有他盯着,设备运输的安全应该不成问题。”
张凤祥听了,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欣慰,但很快又被新的担忧所取代。张凤祥身子往前倾了倾,接着问道:“那技术人员走到哪里了?这些技术人员可都是宝贝疙瘩,他们要是能按时到位,和那些设备一配合,咱们的计划就能顺利推进了。要是在路上出了什么岔子,可就麻烦大了。”
吴国伟放下茶杯,思索了片刻说道:“按照行程,现在应该到达金城一带。不过这一路上路况复杂,他们具体到哪了还得等进一步的消息。我已经安排人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了,一有消息就会第一时间汇报。”
张凤祥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突然,张凤祥站起身来,快步走到墙边的地图前,用手指着中东地区,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道:“二舅,你看这里,遍地都是石油!这可简直就是老天爷赐给咱们的宝藏。你说咱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插上一脚,要是能在这石油生意里分一杯羹,那咱们以后可就发达了,说不定还能在国际上有更大的话语权呢。”
吴国伟被张凤祥这跳跃性思维整懵了,吴国伟先是一愣,眼神中满是惊讶,嘴巴微微张开,好一会才反应过来。他缓缓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看着张凤祥手指的地方,眉头紧锁,说道:“这想法是挺好,可哪有那么容易啊。只能派兵帮助英美抵抗汉斯国才行,只有跟他们搞好关系,说不定他们才会给咱们个机会。但这其中的风险和变数可太多了。”
张凤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说道:“那二舅可以跟英美问问,需不需要咱们过去帮忙?咱们要是能在这场战争里出份力,说不定他们看在咱们的功劳上,就会同意咱们参与保护中东的石油了。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吴国伟无奈地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一是咱们兵力短缺,几乎无兵可派了。如今的情况你也知道,各个地方都需要兵力驻守,要抽出足够的兵力去支援英美,实在是太难了。二是都知道这里遍地都是石油,他们两国会同意咱们掺和?他们肯定都想把这石油资源牢牢握在自己手里,怎么会轻易让咱们分一杯羹呢。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张凤祥缓缓说道:“要不可以试着问下英美两国,说不定他们会同意咱们的请求呢。这世上的事儿,谁能说得准?万一他们出于自身利益考量,觉得咱们出兵保护中东地区对他们有好处呢!”
吴国伟听了,先是沉默了一会儿,在心里仔细权衡着这件事的利弊。半晌,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点头说道:“好吧!我去问问。不过这事儿也没那么容易,英美两国向来只看重自己的利益,咱们能不能打动他们,还真不好说。”说完,他站起身来,准备去安排询问此事的相关事宜。
待吴国伟重新坐下后,两人的话题很快就转到了第三集团军南下的事情上。张凤祥摊开桌上的地图,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说道:“这第三集团军南下,路线的选择至关重要。不同的路线,面临的情况也大不相同。咱们得选一条既能保证行军安全,又能快速到达目的地的路线。”
吴国伟凑上前去,眼睛紧紧盯着地图,思索片刻后说道:“我觉得可以走这条偏西的路线,虽然这条路稍微绕了点远,但沿途的地形相对平坦,而且有几个小镇可以作为临时补给点。如果走东边那条路,虽然距离近一些,但要经过一片山脉,地形复杂,行军难度大不说,还容易遭到敌人的伏击。”
张凤祥听了,微微点头,认同地说:“你说得有道理。不过这补给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咱们得提前和沿途的地方势力打好招呼,确保能顺利获取足够的粮食、弹药等物资。而且到达曹州、冀州后,咱们要做的事情也很多。曹州是交通要道,战略位置重要,咱们要迅速控制那里的交通枢纽,防止敌人利用交通线进行增援。冀州则是物资丰富的地区,咱们要在那里建立起稳定的补给基地,为后续的作战提供坚实的保障。”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地讨论着各种细节,时而皱眉思考,时而激烈争论。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深,三更的梆子声远远传来,打破了夜的寂静。经过长时间的商量,他们终于制定出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方案。此时,两人都有些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欣慰。
半个月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戴英支援的所有钢铁以及弹药生产等机械设备终于抵达了安集廷。这些机械设备就像一批珍贵的宝贝,承载着远东兵团外西北跟东南亚地区的弹药补给希望。同时,派去的技术人员也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安装调试工作中。他们有的拿着图纸仔细比对,有的熟练地操作着工具,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
而远在南亚次大陆的袁大牛,早已得知了戴英支援远东兵团大批机械设备的消息。他心中燃起了一股斗志,决心要在战场上取得更大的胜利。“兄弟们,咱们今后的弹药更加充足,这给咱们建功立业提供了便捷!是时候把小鬼子打得屁滚尿流!”袁大牛站在队伍前,大声鼓舞着士气。
随后整个混编集团军在重炮开路以及59坦克的掩护下,如同一把锋利的利刃,一路向西高歌猛进。重炮发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炮弹如雨点般落在敌人的阵地上,炸起一团团浓烟。59坦克则像钢铁巨兽一般,在战场上横冲直撞,碾碎敌人的防线。
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士兵们士气高昂,奋勇向前。他们喊着口号,冲向敌人的阵地,与鬼子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经过一番艰苦的奋战,他们连续占领了科希马跟因帕尔两地。至此,帕凯山以西再无鬼子的踪迹,这片土地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安宁,同时袁大牛把所过之处认为有价值的关键地区都派兵‘保护’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