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噜声比闹钟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6章 工具人们,小导演的升级路,呼噜声比闹钟响,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过了过了!”老王摘下耳麦放下对讲,抓起一罐可乐溜达进摄影棚,“放饭放饭,那边有冰镇饮料啊,自己拿!”
这货嚷嚷完,假装不经意把饮料放在柳颜身边,又自觉潇洒的一个转身......
刚刚抵达片场的陈燔顿时捂脸——太tm下头了!
他扭头看着身边刚入公司的几个家伙:“老王现在当导演的水平已经够了,你们好好学,但这个泡妞的手法......算了,好歹也没有潜规则,这是底线啊!你们谁要敢在我这儿玩那一套,趁早滚蛋!”
每年的夏天,总会有一群眼神清澈且清澈的大学生涌入社会。
陈燔的公司一直在招收应届生,各个幕后专业的都有的。陈燔对几个有导演意向的规划是先在剧组打打杂,熟悉熟悉流程,历练个两三部戏之后可以开始拿网大练手,若是完成度高就可以尝试拍院线电影——就和现在的老王一样。若是两三部戏之后还练不出来,那也不要紧,以后可以转入短剧的赛道......
陈燔这边的剧本挺多,虽然大多数就只有一个大纲或者梗概,所以这帮人到时候不能当个纯工具人,也得参与创作。像这次的《大赢家》,陈燔虽然依旧是主刀,但老王也帮着出了不少点子。
不过以往烦人鸭招收的基本都是应届,这次里头却混了一个年纪明显偏大的......
......
官方数据,在50~80年期间,非法从内地移居到港岛的人有五十余万。
实际数字只会更大,大到没人能够说准确。
这群人不像后来的‘精英’们,大多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底层打拼。然后寄希望于下一代吗,乃至下下代。
到了现在,这波人的下一代和下下代终于成长起来,可也在逐渐绝望——港岛的发展在停滞,但房价还在上涨。
在大陆一线打拼的年轻人,撑不住了可以选择逃离北上广。
但他们没有逃离的机会。
今年32岁的宋余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三岁随着父母赴港,然后第二年,撒切尔夫人就摔了个着名的大跟斗。再过两年,中英联合声明发布,回归成了定局。
喔,对了,这个时间点很重要,你可以很容易就分清那些是真心心向祖国的人——84以前就敢北上的,吹他准没错。比如82年到83年就来北京拍电影的佳辉哥,还有来宣传电视剧的梁晓龙(火云邪神陈真)。
84到97年再北上的就很暧昧的,可能真心,可能骑墙。
97以前润出去的,和97以后还只留在那一亩三分地上的,那屁股大概率是歪的——虽然也偶尔会有叻哥这种例外。
所以在吹捧港岛某某是真爱国的时候,不妨代入这三个时间点,再结合对方的普通话水平,好好思考下然后再决定是不是为你家偶像摇旗呐喊。
说回宋余。
他的父母没太多文化,只能从事一些底层活动,比如给戏园子扫扫地。所以他的童年也是在戏院过的。
喔,香港的戏院大部分都不唱戏,反正阿余从记事开始,那里头放得就一直是电影。
哇,龙叔好威的!
哇,红姑好靓的!
在他幼小心灵里,电影,就是贫瘠的人生中最丰富的色彩。
千禧年,他从演艺培训班顺利毕业,然后一头扎入了影视圈。
场工、剧务、制片......到了现在他也算是个资深的......影视打工仔。
没法子啊,港圈依然衰弱的不成样子,有靠山能跟着北上,没靠山的不转行只能等死——老一辈还有坐吃山空的机会,他这种毫无根基的家伙,有工开那就是最大的幸运了。
2014年,大湾区的概念传遍珠三角。他觉得自己的转机来了,毅然而然的选择北上,在湾区贷了一笔款,和几个朋友一起开设了一家小小的影视公司,承接一些地方的宣发视频制作,也总算摆脱了影视苦力的身份。
但距离在港岛买房......那就是个梦......
除非有贵人相助。
“哇,阿余,你认识这样的贵人你不早讲?陈燔,是陈燔要约你见面!说找你当导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