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小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0章 贾母寿终正寝入地府,凤姐办理丧事显困境,白话版红楼梦,球小果,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贾母坐起来就感慨道:“我到这个家都待了六十多年啦,从年轻貌美到白发苍苍,好日子过得可不少。你们老爷开始,到你们这辈儿子孙子,都挺争气的。尤其是宝玉,我可是疼了他不轻啊。”说到这儿,老太太眼光四下溜达,王夫人赶紧把宝玉推到床边。老太太从被窝里伸出胳膊拉住宝玉,说:“我的宝贝,可得争口气啊!”宝玉嘴里应着,心里却酸酸的,眼泪差点掉下来,但又不敢哭出声,只能站在那儿。

老太太又接着说:“我啊,就盼着能再见一个重孙子,那我就心满意足啦。我那兰儿呢?”李纨一听,赶紧把贾兰推上前去。老太太放开宝玉,拉住贾兰说:“你妈可是个孝顺的好女人,等你将来有出息了,也让咱妈风光风光。凤丫头呢?”凤姐本来就在老太太旁边,赶紧跑过去说:“在这儿呢。”

老太太又说了:“我的儿,你真是太聪明了,将来可得修修福分。我啊,也没做什么好事,就是心眼实,容易吃亏。吃斋念佛那些事我不大理会,就是去年让人写了几本《金刚经》送人,不知道送完没?”凤姐忙说:“还没呢。”老太太说:“那可得早点送完。我们大老爷和珍儿在外头逍遥快活,最气人的是史丫头,怎么就不知道来看看我!”鸳鸯她们几个心里明白原因,但都没吭声。

贾母又好好看了看宝钗,叹了口气,脸色都有点泛红了。贾政一看这模样,知道是回光返照,赶紧端了参汤进来。贾母的牙关已经紧闭了,闭了一会儿眼睛,又睁开环顾四周。王夫人和宝钗轻轻搀着,邢夫人和凤姐她们急忙穿好衣服。地下的婆子们已经把床给摆弄好了,铺好了被褥。突然听到贾母喉咙里轻轻一声响,脸上竟然露出了笑容,然后就这么走了。享年八十三岁。婆子们赶紧把床停稳。

于是贾政他们就在外头跪着,邢夫人她们就在里头跪着,一起放声大哭。外头的家人们把各样东西都准备好了,就等着里面的消息一出来,从荣府的大门一直到内宅的门,一扇不消停,全都大大地敞开,还统一用白纸给糊上了;孝棚搭得高高的,大门前的牌楼也立马竖起来了。府里上上下下的人马上都换上了孝服。贾政上报了家里有人去世的消息,礼部也听说了。皇上可是个仁爱宽厚的君主,一想到贾家世世代代的功勋,再加上元妃的祖母,就赏了贾家一千两银子,还让礼部去主持祭祀。家人们四处去报丧,虽然大家都知道贾家已经不如从前了,但一见皇上的恩宠这么厚重,都纷纷过来探望。选了个吉利的时间把逝者装殓好,把灵柩停放在正寝里头。

贾赦没在家,贾政成了老大。宝玉、贾环、贾兰这几个小家伙都是亲孙子,年纪小,得守着灵。贾琏虽然也是亲孙子,但带着贾蓉还能分派家里的人干活。虽然请了些亲戚来帮忙,但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凤姐、宝钗这些人得在灵旁边哭。尤氏虽然能帮忙,但她自从贾珍出门,就住在我们荣府,一直没怎么露面,对家里的事也不太懂。贾蓉的媳妇就更别提了。惜春年纪小,虽然在这儿长大,但家事一窍不通。所以家里头根本没人能撑起来,就凤姐能管管家里的事,再加上贾琏在外头主事,他们俩里外配合,还挺合适的。

凤姐觉得自己挺有本事,原本以为老太太一走,她就能大显身手。邢夫人、王夫人她们都知道凤姐以前处理过秦氏的事情,觉得她挺可靠的,就让她继续管家里的事。凤姐没有推辞,她心里想:“这家里的事情本来就是我管的,那些仆人也都听我的。以前太太和珍大嫂子身边的人不好使唤,现在他们都走了。虽然现在没有对牌,但钱还是现成的。外面的事情也是我们的人在办。虽然我现在身体不太好,但应该也不会被批评,说不定比宁府还能办得更好呢。”

她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打算等明天接了三,后天一早就开始分配工作。她让周瑞家的去传话,把花名册拿上来。凤姐一看,发现男仆只有二十一个,女仆只有十九个,剩下的都是些小丫头,全部加起来也就三十多人,分配工作都困难。她心里琢磨:“这次老太太的事情,人手都比东府少。”她又从庄上找了几个人来,还是不够用。

正在那儿合计着呢,突然一小丫头冒冒失失地跑来说:“鸳鸯姐姐叫奶奶过去一下。”凤姐没办法,只得走一趟。一看鸳鸯,哭得跟泪人似的,一把扯住凤姐儿,说:“二奶奶,您请坐,我得给您磕个头。虽然咱们有规矩说不能行礼,但这头我非得磕不可。”说着就跪下了,把凤姐吓一跳,赶紧去拉她,说:“你这是干吗?有话好好说嘛。”鸳鸯跪在那儿,凤姐硬是把她拉了起来。

鸳鸯说:“老太太的事,里里外外都是二爷和二奶奶在操持。这笔钱是老太太留下的,老太太一辈子都没糟蹋过什么钱,现在这么大的事,得求二奶奶风光风光地办。我刚才听老爷念叨什么‘诗云子曰’的,我也不懂;还说什么‘丧与其易,宁戚’,我更是一头雾水。我问了宝二奶奶,她说老爷的意思是老太太的丧事,只要真心悲切就是孝顺,不必浪费,搞那么好看干啥。可我想老太太那么高贵的人,怎能不风光些呢?我虽然是个小丫头,不敢多嘴,但老太太对我们那么好,临死前总得让她风光风光吧?我觉得二奶奶能搞定这些大事,所以请您来拿个主意。我生是老太太的人,老太太走了,我也跟着走!我要是看不见老太太的事怎么处理,将来怎么有脸见她呢?”

凤姐一听,觉得这话怪怪的,就说:“你放心,要风光是不难的。虽然老爷说要节省,但场面也不能太寒酸。就算把这笔钱全花在老太太身上,也是应该的。”鸳鸯说:“老太太临终前说过,剩下的东西都给我们了,二奶奶如果不够用,只管拿这个去换钱补上。就是老爷说了什么,也不能违背老太太的遗愿。再说了,老太太分东西的时候,老爷不是也在场听见的吗?”

凤姐说:“你一向挺明白的,怎么这会儿这么急躁?”鸳鸯说:“不是我急躁,是大太太不管事,老爷又怕招摇。如果二奶奶也跟老爷一个想法,说咱们家已经抄过一次家了,丧事还搞这么风光,将来又要抄家,那就不管老太太了,那怎么办呢?我不过是个小丫头,好坏都无所谓,但毕竟这里的名声要紧!”凤姐说:“我明白了,你放心,有我呢。”鸳鸯千恩万谢地托付给了凤姐。

凤姐儿一露面,心里直犯嘀咕:“这鸳鸯真是怪人啊!不知道她又在打什么鬼主意。按说老太太的身份原本就应该风光些。哎,不管她了,咱们就照着家里以前的老规矩来办吧。”说完,她把旺儿家的喊过来,把意思传出去,把贾琏给召了进来。

没一会儿,贾琏就进来了,说:“找我干嘛?你在里头盯着点就行了。反正最后拍板的是老爷太太,他们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凤姐儿一听,笑了:“你这话不就是说明鸳鸯说中了嘛?”贾琏一头雾水:“鸳鸯说什么了?”

凤姐儿就把鸳鸯跟她说的话一五一十说了一遍。贾琏听完,一摆手:“他们说的算个数吗?刚才二老爷找我,说:‘老太太的后事当然得认真办,但外人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藏着掖着,现在手头宽裕得很。老太太的钱又花不完,谁还想要?这钱还是得用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是南边人,虽然有坟地,但没宅子。老太太的灵柩最后还是要回南边的。就用这些钱在祖坟那儿盖点房子,剩下的钱再买点祭田。咱们以后要是回去了,也方便;不回去的话,就让那些穷亲戚住那儿,好歹能按时祭拜,常常扫扫墓。’你听听,这多实在啊!照你说的,难道把钱都花光啊?”

凤姐儿忙问:“钱放出来了没?”贾琏一摊手:“谁见过钱啊!我听说太太听了二老爷的话,一个劲地鼓动二太太和二老爷:‘这主意好。’我能怎么办?现在外面要支几百两银子,钱还没影子呢。我要去要,他们都说有钱,先让外面办事,回头再算账。你想想,那些有钱的奴才早跑光了。按名册叫人,有的说生病了,有的说下乡了。剩下的几个跑不动的,不是只会赚钱,就是只会赔钱。”凤姐儿听完后,愣了半晌,叹了口气:“这还能办什么啊!”

正聊着呢,一个丫鬟跑来说:“大太太问二奶奶,今儿都第三天了,家里头还是一团糟,饭菜供上了,亲戚们还得等着,这叫什么事儿啊?叫了半天才上菜,饭又不够了,这办事儿有没有谱啊?”凤姐一听,赶紧进去喊人伺候,对付着把早饭给解决了。结果那天人来得特别多,家里的仆人们都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凤姐只能在那儿照看一会儿,心里还惦记着要派人出去,忙不迭地跑出来,把家里的女人们召集起来,一个个分配任务。结果大家都答应着,就是不动弹。凤姐急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供饭?”众人说:“供饭是简单,得先把里头的家伙事儿拿出来,我们才能好好管理啊。”凤姐气得直跺脚:“你们这帮糊涂蛋!分配给你们了,少不了你们的份儿。”众人没办法,只能应付着。

凤姐又跑上房去拿需要的东西,想去问问邢王两位夫人。一看人这么多,又觉得那时候天快黑了,就去找鸳鸯,说要用老太太那份存着的家伙。鸳鸯翻了个白眼:“你问我?那年二爷赎回来了吗?”凤姐说:“我不需要金银的,就要那份平常用的。”鸳鸯一指:“大太太和珍大奶奶屋里用的,不都是从那儿来的?”凤姐一拍脑门,转身就跑,最后找到王夫人,跟玉钏彩云要了一份,急忙让彩明记账,发给大家管理。

鸳鸯看着凤姐慌里慌张的,心里那个急啊,但又不好叫她回来。心里默默念叨:“以前凤姐做事多利落,现在怎么这么不利索了?瞧这阵子,简直一点头绪都没有,老太太不是白疼她了吗?”可她哪里知道是邢夫人听了贾政的话,心里暗暗高兴,想着将来家里日子难过,巴不得留点东西收场。再说老太太的事本就是长房说了算。贾赦不在家,贾政又是个死脑筋,遇事就爱说:“听听大太太的意见。”邢夫人知道凤姐花钱大手大脚,贾琏又是个不安分的主,所以紧紧抓着钱袋子不放手。

鸳鸯以为那笔钱已经给出去了,看到凤姐这么不利索,还以为她不尽心,就在贾母灵前哭得天昏地暗。邢夫人她们听着鸳鸯话里有话,没想是因为自己没拿钱给凤姐使,反而说:“凤丫头确实有点不用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差颗柚子

糖归

狗血文中惊坐起,万人迷是我自己

月明古渡

高校难就业,影响我技校造航母?

据比尸

万界:领悟本源就变强

神神道道的擎天国

都市璀璨:邂逅星光

爱吃咖喱蟹的楚雨

郑道临

努力过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