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荡八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5章 民间之智,断命天师:将军独宠小命师,顶荡八荒,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交流会上,最令人惊喜的是各种因地制宜的创新。有人利用庙会教习文史,有人借集市讲授商道,还有人在茶余饭后传授技艺。教育的种子,就这样在民间悄然生根发芽。

\"先生,\"萧远珩感叹,\"这些都是我们在书斋里想不到的。\"

叶知秧点头:\"是啊。教育不能只在高墙深院,更要扎根民间。这些基层的智慧,往往比我们的理论更接地气。\"

她当即决定:要把这些民间经验编成教材,作为明德堂的补充读物。同时,也要派学生下乡,跟这些民间教育者学习。

正说着,李元祯带来了一个特别的请求。江南一带的商人也想参与教育,准备出资在集市上办夜学。

\"好事!\"叶知秧欣然应允,\"教育本就该多元化。让那些走南闯北的商人来教授见闻,不也是很好的活教材吗?\"

这时,一个意外的发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有学生在整理民间教材时发现,很多看似粗浅的教学方法,其实暗含深刻的教育智慧。

\"您看这个。\"王子明指着一本农家历书,\"里面不仅有节气物候,还包含了天文、地理、物理等多门学问。老农们通过实践,早就总结出了这些规律。\"

叶知秧若有所思:\"是啊。知识的源头往往在民间。我们要做的,不是居高临下地'教化',而是要汇集这些民间智慧,让它们焕发新的生机。\"

夜深了,她召集核心学生商议:\"明德堂要改变策略。与其把经验传授给民间,不如主动向民间学习。要建立一个互学互鉴的机制。\"

萧远珩补充:\"可以定期举办'民间课堂',请这些基层教育者来授课。让我们的学生既通古今之学,又知民间之智。\"

这个提议立即得到响应。众人开始分工:有的负责收集整理民间教材,有的负责联络基层教育者,有的负责设计交流机制。

叶知秧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希望。教育的大树要扎根民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而这些来自基层的智慧,正是养料。

窗外传来悠扬的民谣。那是一群村妇在教孩子们认字。简单的歌谣里,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教育真谛。

\"听,\"叶知秧对萧远珩说,\"这才是最美的教育之声。它不是高台教条,而是生活智慧;不是强制灌输,而是自然成长。\"

在这个深秋的夜晚,教育的火种正在民间悄然传递。每一个认真教书的村塾先生,每一个热心传艺的民间艺人,都是这场教育变革的参与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嫡女噶人如麻,世子美貌如花

香吉士

迷雾深渊:何征瑶传奇

辰昸

宇宙星塔

木渡头

狐妖小红娘之未来之约

墨闲

百叶与白银之龙

整不了薯条了

男生的我转生异界只能变成女角色

福林法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