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1章 佛学21,短篇小说集合1,朱华民,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破晓时分,小沙弥跪在佛前敲击木鱼。一滴晨露从檐角坠落,正巧跌进香案上的清水钵,激起的涟漪将倒映的佛像揉碎成粼粼金屑。他慌忙停住木槌:\"佛像散了!\"老僧却将案头供着的白梅斜插入钵,任花瓣浮沉道:\"且看碎金如何织锦。\"
水面渐平,梅枝的影子与破碎的佛光竟融作一幅流动的画卷——花萼间跃出金鲤,波纹化作飞天衣带,木鱼声里隐约传来龙宫法会的梵呗。小沙弥手中木槌悬在半空,忽见自己眉间一滴汗珠坠入钵中,惊起满钵星辰闪烁。
缘起观——晨露、木鱼声、白梅、汗珠等看似无关的因缘,在清水钵中交织成法界全景图。《华严经》\"因陀罗网\"的隐喻在此显现:每一滴水的波动都在影响法界全息,恰似露珠击水时,三千世界的倒影同时震颤。
无我观——小沙弥执着于\"完整佛像\"的相,却不知碎金重组时更显法性妙用。《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教诲,正显现在佛像碎为金鳞、又聚为飞天的过程中。木鱼本无自性,却能借槌击之声示现诸法空相。
唯识观——清水钵中的幻化境界,实为心识的妙用投影。正如《成唯识论》所言\"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汗珠入水的刹那,阿赖耶识中的法界种子即刻现行,将寻常瓦钵变为映照十方佛土的摩尼镜。
圆满观——佛像碎裂非但不损法性,反成就更恢弘的华严境界。这正应《法华经》\"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的深意——所谓残缺,不过是众生有限的认知框架,在法界圆觉中,瓦砾与金身本无二致。
动静一如——木槌停驻的瞬间,水面星辰却愈发璀璨生动。临济义玄禅师\"随处作主,立处皆真\"的宗风,在此化为动态禅机:静止的木鱼与跃动的金鲤,共同谱写着不生不灭的法性乐章。
木鱼敲破晨昏界,露珠洞开华藏天。
梅枝影里法身现,汗滴星辉照大千。
学人莫向钵中寻佛相,须知一念妄动时,无漏智海已掀起三千浪。且看那未落的木槌尖上,不正悬着十方诸佛的微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