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可爱的小兔子,短篇小说集合1,朱华民,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时,智行恰好路过此地。他本就心怀慈悲,听到这求救之声,心中一紧,急忙快步走上前去。只见他蹲下身子,眼神中满是怜悯与关切,小心翼翼地解开陷阱上的绳索,将野兔从困境中解救出来。野兔重获自由后,围着智行蹦跳了几圈,似乎在表达着它的感激之情,随后才缓缓消失在山林的深处。
这看似平常的救助野兔之举,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成为了智行人生中一个意义非凡的因缘转折点。
智行心怀这份善缘,脚步不由自主地迈向了那棵神圣的菩提树。这棵菩提树高大而繁茂,枝叶如同巨大的华盖,洒下一片清凉的绿荫。它的树干粗壮而古朴,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无数的故事。智行静静地坐在菩提树下,微闭双眼,双手自然地放在双膝之上,开始了他的冥想修行。
在冥想的世界里,他的意识逐渐变得空灵而澄澈。他仿佛看到了野兔被困时的绝望眼神,看到了自己伸出援手时的那一瞬间,也看到了野兔离去时那欢快的身影。这一系列的画面如同电影般在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他的思维也随之不断深入。
他渐渐明白了,生命的每一次经历,都绝非偶然。就如同他救助野兔这一事件,看似简单,实则是宇宙间无数因缘的交织。从野兔的出生、成长,到猎人布下陷阱,再到他恰好路过此地,每一个环节都像是精密仪器上的齿轮,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这世间的一切,都是在空性中孕育出的万有。所谓空性,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和无尽的变化。就像这片看似空荡的山林,实则隐藏着无数的生命和故事。
在这种深刻的领悟中,智行学会了在动静一如中体验生命的韵律。他不再执着于动与静的区别,而是明白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当他行走在山林间,脚步的移动是动,但他内心的平静却是静;当他坐在菩提树下冥想,身体的静止是静,但他思维的活跃却是动。这种动静的和谐统一,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妙旋律,如同山间潺潺的溪流,时而奔腾,时而舒缓。
同时,他也学会了在无常中放下执念。他深知,这世间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就像那只野兔,可能下一刻就会面临新的危险;就像这片山林,可能会因为一场大火或一场洪水而面目全非。既然一切都是无常的,那么执着于过去的荣耀或失败,执着于眼前的得失或荣辱,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他轻轻地放下了心中的执念,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加轻盈和自由。
在无我中超越自我,也是智行在菩提树下的重要领悟。他意识到,所谓的“我”,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概念。我们的身体、思想和情感,都在不断地变化和流转,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存在。当他放下了对自我的执着,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广阔和包容。他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小世界,而是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整个世界,去理解和接纳万物的存在。
而在平等中感受万物一体,则让智行的心灵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他明白,无论是野兔、猎人,还是山林中的一草一木,都是宇宙的一部分,都有着平等的生命价值和存在意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善恶美丑之别。当他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万物时,他感受到了一种与万物融为一体的奇妙感觉,仿佛自己就是山林,山林就是自己;自己就是野兔,野兔就是自己。
带着这些深刻的领悟,智行继续静静地坐在菩提树下修行。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他的身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了山林间清新的气息和野花的芬芳。他沉浸在这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中,不断地深化着自己的修行,让自己的心灵在佛法的滋养下变得更加纯净和强大。他知道,这只是他修行路上的一个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领悟等待着他,但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一颗坚定而平和的心,去迎接生命中的一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