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5章 听花落雨剑?暴力美学?道法自然心气归135,短篇小说集合1,朱华民,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联合编制
1.编制组合的意义
联合编制是联合作战的实施基础。通过将互不隶属的作战单位或集群临时组成合成建制,便于在作战中实现统一指挥和行动。合理的联合编制能够充分发挥各军种作战力量的优势,实现作战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在海上联合作战中,将海军舰艇部队、海军陆战队、空军航空兵部队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和任务需求进行编制组合,可以形成一个具有强大作战能力的海上作战集群。
2.编制调整与优化
联合编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作战任务、战场环境和作战力量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在不同的作战任务下,如进攻作战、防御作战、特种作战等,需要对各军种的兵力配比、装备配置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和作战理念的更新,联合编制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要求,如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需要增加信息作战部队在联合编制中的比重。
(三)协同作战
1.协同作战的内涵
协同作战是联合作战的最终目标。它要求联合编制内的所有作战集群在作战过程中实现“信息共享 - 统一指挥 - 服从调度”,并在统一指挥下做到“服从调度 - 共同行动 - 配合支援”。各军种作战力量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作战整体。例如,在登陆作战中,海军负责海上运输和火力支援,陆军负责登陆作战和地面推进,空军负责空中掩护和火力打击,各军种之间必须按照预定的作战计划协同作战,才能确保登陆作战的成功。
2.协同作战的实现途径
要实现协同作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通信联络机制,确保各军种之间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其次,要加强各军种之间的训练交流,提高协同作战的意识和能力。此外,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协同作战计划,明确各军种的作战任务、作战区域、作战时机等,使各军种在作战中有章可循。
五、联合作战的特点
(一)矩阵式的指挥体系
1.体系结构
信息化条件下的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呈现出矩阵式结构。通过全球信息网格(GIG)将各军兵种现有的和将来可能有的陆基、海基、空基、天基等作战平台融合为一体,使战略、战役、战术等层级上的不同作战指挥单元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矩阵式指挥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横向的联系体现为各军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关系,纵向的联系体现为不同层级指挥单元之间的指挥与被指挥关系。
2.优势分析
这种矩阵式指挥体系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它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指挥决策的效率。各作战指挥单元可以通过全球信息网格获取所需的信息,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避免信息延误和失真。其次,矩阵式指挥体系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战场形势时,可以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迅速调整指挥关系和作战部署,实现作战力量的快速重组和优化配置。
(二)交互共享的战场信息
1.信息主导作用
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流将主导物质流和能量流,夺取制信息权成为战争胜利的制高点。战场信息的交互共享是实现联合作战的关键因素之一。各军种作战力量通过信息共享,能够实时掌握战场态势,准确判断敌方意图,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作战计划。例如,在现代空战中,预警机通过雷达等探测设备获取空中目标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实时共享给己方的战斗机、地空导弹部队等作战力量,使它们能够协同作战,提高作战效能。
2.实现途径与保障
实现战场信息的交互共享需要借助一系列的信息化手段和保障措施。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如c4ISR系统、全球信息网格等,为信息的传输和共享提供硬件基础。另一方面,要制定统一的信息标准和规范,确保各军种之间的信息能够互联互通。同时,还要加强信息安全保障,防止敌方的信息干扰、窃取和破坏。
六、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统一的信息联合作战指挥与协调中心
1.职责与任务
计划和协调信息作战是联合指挥官的基本职责。联合指挥官从受领任务、转入作战状态那天起,就应着力于敌对双方信息战能力的调查与评估。通过对敌方信息战能力的分析,包括敌方的信息系统结构、信息获取与传输能力、信息防护能力等方面的评估,以及对己方信息战能力的准确把握,联合指挥官能够据此提出联合信息作战的总体目标、基本策略、任务区分与协调原则。
2.指挥与协调机制
统一的信息联合作战指挥与协调中心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挥与协调机制。在这个机制下,各军种的信息作战力量能够在统一指挥下协同作战。指挥与协调中心要明确各军种在信息作战中的角色和任务,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和协同方案。例如,在信息攻击作战中,明确由哪一军种负责对敌方特定信息系统的攻击,其他军种如何提供支援和掩护;在信息防护作战中,各军种如何分工协作,确保己方信息系统的安全。
(二)制定统一的信息联合作战计划
1.计划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信息作战是分秒不息的全动态作战,但却要求制定统一的指导计划。这是因为在信息化战争中,各军种的作战行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如果没有统一的计划,各军种可能会各自为政,导致作战行动的混乱。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军种能够获取和处理大量的战场信息,这为制定统一的信息联合作战计划提供了可能性。通过对战场信息的分析和整合,能够制定出符合实际作战需求的计划。
2.预先计划与随机计划的关系
美军不但强调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还从预先计划与随机计划的关系上指出了预有计划是战争准备的基础,随机计划是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对预有计划的修订。预先计划能够使作战力量在战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作战目标、任务和行动方案。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在作战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与预先计划不符的情况。此时,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随机计划,对预先计划进行调整和补充。在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中,要正确处理预先计划与随机计划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预先计划的指导作用,又要根据战场变化及时调整计划,确保作战行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三)建立一体化的信息支援与技术保障制度
1.内涵与范围
信息联合作战中的信息支援和技术保障,不单是指联合部队内部的相互支援与技术保障,更主要的是指国防和国家乃至社会各行各业对于战役的信息支援与技术保障。从内涵上讲,它包括信息资源的提供、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设备的维护等多个方面。在范围上,涉及到国家的军事科研机构、民用通信企业、信息技术产业等众多领域。例如,民用通信卫星可以为军事作战提供通信支援,民用信息技术企业可以为军事信息系统的研发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2.制度建设的关键要素
建立一体化的信息支援与技术保障制度,需要关注几个关键要素。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确保军事部门与民用部门之间能够有效沟通和协作。其次,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不同部门提供的信息支援和技术保障能够相互兼容。此外,还要加强安全管理,防止民用信息资源和技术在军事应用中出现安全漏洞。
七、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体系的发展趋势
(一)多维化和一体化的战场空间
1.战场空间的拓展
信息化战争的战场空间,除了传统的陆地、海上、空中三维有形物理空间外,信息化战争的较量还主要在太空战场和电子信息领域激烈地展开。太空作为现代战争的新高地,其在军事侦察、通信、导航、气象预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卫星侦察系统能够为作战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情报支持,卫星通信系统能够确保作战信息的远距离传输。电子信息领域则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战场,控制电磁频谱就等于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通过电子战手段,可以干扰敌方的通信、雷达等电子设备,同时保护己方的电子设备正常运行。
2.一体化战场空间的形成
随着太空、电磁等新维战场空间的崛起,使得现代战场空间构成由原来的陆海空三维变成陆海空天电五维。在未来军队生态化生存与作战条件下,生态维作为全新的战场空间,必将成为军队作战的重要战场空间,陆海空天电生六维一体化战场即将出现。这种一体化的战场空间要求各军种作战力量在不同的战场空间进行协同作战,实现作战力量的全方位、全时空整合。例如,陆军作战不仅要考虑地面战场的情况,还要关注空中、太空、电磁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对作战的影响;海军作战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海上,还需要与其他军种在太空、电磁等领域进行协同作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