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章 听花落雨剑?暴力美学?道法自然心气归17,短篇小说集合1,朱华民,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翠柳垂丝舞岸畔,游絮悠悠荡晴空。在这明媚的春日,长堤芳草如茵,似柔软的绿毯蔓延;阡陌间野花缤纷,恰似五彩的星芒洒落。鸟鸣于高低错落的枝头,清脆婉转,似在诉说着春日的喜悦;翠竹在若有若无的微风中摇曳生姿,仿若灵动的仙子轻舞。
人声隐匿于浓荫之中,荷影倒映在清波之上。鱼儿欢快地嬉戏于翠叶之下,小船悠悠地驶向小桥之东。人伫立在这秀丽之地,佳景一一入眼瞳,仿佛一幅天然的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将世间的美妙与灵动尽情彰显。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般美景,宛如梦幻之境,让人沉醉。可我却在这盎然春意里,心间藏着丝丝缕缕的怅惘。曾经,满心期许能与你携手共赏这大好春光,以为时光会温柔以待,我们能相伴走过岁岁年年。
犹记年少时,“春风得意马蹄疾”,满心欢喜地等风也等你,那时的我,天真地以为人间不会有别离。我们一同漫步在花径,看花瓣随风飘落,似缤纷的梦;并肩坐在溪边,听流水潺潺,如岁月的轻吟。那些美好的瞬间,如同璀璨星辰,镶嵌在我记忆的天空。
然而,命运的轨迹悄然转变。不知何时起,我们的脚步渐渐偏离,那些曾经的誓言,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模糊。就像林深时雾霭弥漫,迷失了方向;海蓝时浪涌澎湃,阻断了归途。梦醒时分,只剩我一人,独对这漫漫黑夜。
恰在我满心愁绪之时,有缘得见山中禅师。禅师静立在古松下,周围的静谧仿佛能将世间的纷扰隔绝。他目光温和,看向远方的山峦,缓缓开口:“你瞧这山川草木,皆有其生长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应自然,方能自在。我们的心,亦应如此。”
在古老的禅林深处,有一位年轻的行者,名为云逸。他心中常怀忧虑,为过往的得失、情感的纠葛所困,如同春日里被风雨打湿的落花,虽美却显沉重。一日,云逸漫步于林间小径,偶遇一位面容慈祥的老禅师,正坐在一株盛放的樱花树下,静静观赏花瓣随风轻舞。
老禅师见云逸眉宇间带着愁绪,便轻声问道:“年轻人,何事让你如此心事重重?”
云逸叹了口气,将自己内心的挣扎与困惑一一道出。禅师听后,微微一笑,指着漫天飞舞的花瓣说:“你看这些花,有的随风高飞,有的轻轻落地,它们虽受外界影响,但那份源自生命深处的美丽与坚韧,却是不变的。正如人心,外界的风雨或许能暂时扰乱我们的心境,但只要我们能找到内心的定海神针,便能在任何波澜中保持平和。”
禅师继续讲述:“‘垂丝舞岸畔,游絮荡晴空’,这不仅是对春日景致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境遇的隐喻。每一次遇见,每一个人、事、物的出现,都是宇宙间精心安排的课程,教会我们成长,让我们学会放下与珍惜。正如这春日的风,它虽无形,却能吹散冬日的阴霾,带来生机与希望。你的心,亦应如此,学会轻盈自在,不被过往的执念所累。”
云逸听后,心中豁然开朗,仿佛有一缕春风拂过,带走了长久以来的沉重与束缚。他开始尝试以一颗更加平和与开放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无论是喜悦还是挑战,都能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