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府争宠
孟梦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太子府争宠,落魄太子爷:你的女人我要了,孟梦鸭,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皇子在府中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自己的计划之时,还在江湖上继续招募能人异士。他深知,要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脱颖而出,仅仅依靠府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纳天下英才,方能成就大业。
江湖,向来是卧虎藏龙之地。二皇子派出了自己的心腹,携带重金和亲笔书信,四处探访那些隐匿在山林之间、市井之中的奇人高手。
在一座幽静的山谷中,住着一位剑术高超的隐士。他的剑法出神入化,却厌倦了尘世的纷争,独自一人在此修行。二皇子的心腹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他,呈上二皇子的书信和厚礼,言辞恳切地表达了二皇子的求贤若渴之情。隐士起初不为所动,但在听闻二皇子的雄心壮志和对天下苍生的抱负后,心中有所触动,最终决定出山相助。
在繁华的江南水乡,有一位精通机关术的工匠。他制造的机关巧夺天工,能在战斗中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二皇子的使者找到他时,他正在自家的工坊中埋头钻研。面对二皇子的邀请,工匠犹豫再三,担心卷入宫廷争斗的漩涡。然而,当使者详细阐述了二皇子的宏伟蓝图以及对他技艺的重视和尊重,工匠被深深打动,毅然收拾行囊,跟随使者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
在偏远的边塞,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他曾多次抵御外敌入侵,战功赫赫,但因遭人嫉妒而被陷害,流落至此。二皇子听闻他的事迹后,派专人前去邀请。将领在见到二皇子的诚意和对他冤屈的同情后,热泪盈眶,决定追随二皇子,以报知遇之恩。
不仅如此,二皇子还在各大武林门派、江湖帮派中散布消息,许以丰厚的待遇和崇高的地位,吸引了众多身怀绝技的侠客和谋士。一时间,来自五湖四海的能人异士纷纷涌向二皇子的府邸。
然而,这一行动也引起了其他势力的关注和警惕。太子殿下得知二皇子在江湖上大肆招募人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开始谋划应对之策。而朝廷中的一些大臣,对二皇子的举动则持有观望态度,暗中揣测着局势的发展。
二皇子在招募能人异士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心怀叵测之人企图混入其中,谋取私利。但二皇子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识破了一个又一个阴谋,确保了所招募之人的忠诚和可靠。
随着越来越多的能人异士加入,二皇子的实力不断壮大,他的野心也愈发膨胀。在这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中,他正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而整个局势也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太子殿下姜黎最近几日一直心绪不宁,自从得知二皇子在江湖上大肆招募能人异士,他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这种威胁如同一团阴云,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寝食难安。
这一天,太子殿下姜黎决定在府中召集幕僚商量对策。府中的书房内,气氛凝重而压抑。太子殿下端坐在书桌前,面色阴沉,目光中透露出焦虑与不安。
不多时,几位幕僚纷纷赶到。他们个个神色严肃,深知此次商议的重要性。
“诸位,想必你们也都听闻了二皇子的举动。他如今在江湖上广纳贤才,势力日益壮大,这对本太子的地位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太子殿下率先打破沉默,语气沉重。
一位年长的幕僚捋了捋胡须,说道:“殿下,二皇子此举确实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位幕僚紧接着说道:“殿下,依臣之见,我们应当也在江湖中寻找能人志士,不能让二皇子独占先机。同时,加强在朝廷中的势力巩固,拉拢更多的大臣支持殿下。”
太子殿下微微点头,陷入沉思。这时,一位年轻的幕僚起身拱手道:“殿下,二皇子招募的大多是江湖中人,性格豪放不羁,难以掌控。我们或许可以从他们的内部入手,制造矛盾和分歧,让他们无法团结一致为二皇子效力。”
听到这里,太子殿下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说道:“此计甚妙,但具体该如何操作,还需从长计议。”
众人纷纷陷入思考,书房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偶尔的咳嗽声和翻书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又有幕僚提议:“殿下,我们可以利用朝廷的力量,对二皇子的招募行为进行打压,指责他结党营私,扰乱朝纲。”
太子殿下皱了皱眉头,说道:“此举虽能暂时遏制二皇子,但也容易引起皇上的不满,需谨慎行事。”
讨论持续了许久,各种计策被提出又被否定。太子殿下的心情愈发沉重,他明白,此次面对的挑战极为严峻,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诸位,今日的商议暂且到此。大家回去后再好好想想,务必尽快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对策。”太子殿下疲惫地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幕僚们纷纷行礼告退,书房内只剩下太子殿下一人。他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暗暗发誓,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守护住属于自己的未来。
太子正被二皇子招募能人异士之事烦的不行,府里的莺莺燕燕又开始作妖,令他头疼不已。
此刻,太子坐在书房中,书桌上堆满了亟待处理的公文和情报,但他的心思全然无法集中在这些事务上。二皇子的威胁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让他坐立不安,而府中那些姬妾们不合时宜的闹腾,更是让他的心情雪上加霜。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一阵吵闹声。太子眉头紧皱,不耐烦地喝道:“何事如此喧哗?”
一名侍从匆匆进来,神色紧张地回道:“殿下,是柳氏王氏她们在花园中起了争执。”
太子一听,只觉一股怒火直冲脑门。他本就心烦意乱,这些女子竟还不知分寸地在这个时候闹事。
他起身,大步流星地朝着花园走去。只见几位姬妾正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柳氏面容娇嗔,指着王氏说道:“你这贱人,竟敢抢我的翡翠镯子!”
王氏也不甘示弱,回击道:“明明是殿下赏赐给我的,你莫要血口喷人!”
其他姬妾们有的在一旁煽风点火,有的则试图劝解,场面混乱不堪。
太子怒喝道:“都给我住口!”
众人听到太子的怒喝,顿时噤若寒蝉,纷纷跪地行礼。
太子扫视了一眼这群女子,心中满是恼怒:“你们一个个整日就知道争风吃醋,为了些珠宝首饰闹得鸡飞狗跳,成何体统!”
柳氏泪眼汪汪地看向太子,娇声道:“殿下,妾身也是委屈啊,那镯子是妾身一直想要的。”
王氏则哭诉道:“殿下,妾身对您一片真心,可她们总是欺负妾身。”
太子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这些哭诉和申辩让他更加烦躁。他厉声道:“都别再说了!从今日起,都给我安分守己,若再这般胡闹,休怪我无情!”
说罢,太子拂袖而去,留下一群姬妾面面相觑,噤若寒蝉。
回到书房,太子瘫坐在椅子上,揉着太阳穴。他心中暗想:外有二皇子虎视眈眈,内有这些女子不懂事添乱,自己真是一刻也不得安宁。但身为太子,他必须振作起来,应对眼前的重重危机。想到这里,太子深吸一口气,重新将注意力放回了桌上的公文上,尽管心情依旧烦闷,但他知道,自己不能被这些琐事彻底压垮。
太子爷难得待在府中的日子不太清净,比如,这一日,钱氏精心策划了一场偶遇,却不想竟落水荷花池,将这府中搅得更是不得安宁。
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太子府的花园里,露珠在荷叶上闪闪发光,荷花绽放,散发出阵阵清香。钱氏一早便精心打扮,身着一袭粉色的罗裙,裙摆上绣着精美的花朵,腰间系着一条淡绿色的丝带,更显身姿婀娜。她面容姣好,略施粉黛,眼神中透着几分期待和算计。
钱氏算准了太子每日散步的时间和路线,提前来到了荷花池边。她故意放慢脚步,装作欣赏荷花的样子,心里却一直在盘算着如何引起太子的注意。
当太子的身影出现在远处的小径时,钱氏心跳加速,她深吸一口气,准备迎接这“精心安排”的偶遇。太子缓缓走来,只见钱氏站在池边,微风拂过,她的发丝轻轻飘动,倒也有几分楚楚动人之态。
钱氏看到太子走近,假装惊喜地转身行礼,声音娇柔地说道:“妾身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微微点头,并未多言,继续向前走去。钱氏心中一急,连忙跟上几步,想要与太子搭话。
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钱氏为了跟上太子的步伐,不小心踩到了池边的青苔,脚下一滑,整个人向前扑去,“扑通”一声落入了荷花池中。
顿时,水花四溅,钱氏在水中惊慌失措地扑腾着,大声呼救:“太子殿下,救我!”太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停下了脚步,他皱起眉头,立刻吩咐身边的侍从救人。
几个侍从急忙跳下荷花池,费了好大的劲才将钱氏拉上岸来。此时的钱氏浑身湿透,妆容尽花,头发凌乱地贴在脸上,狼狈不堪。她不停地咳嗽着,身体瑟瑟发抖,眼中满是惊恐和羞愧。
太子看着眼前的混乱场景,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本就因府中的琐事而心烦意乱,如今又被钱氏这一出闹剧搅得心情更加糟糕。他怒视着钱氏,严厉地说道:“你这是成何体统!好好的花园被你弄得乌烟瘴气!”
钱氏吓得跪在地上,哭诉道:“太子殿下息怒,妾身只是想与殿下多温存片刻,不想竟出了这等意外。”
太子冷哼一声:“如此拙劣的手段,真当本太子不知你的心思?”说罢,太子甩袖而去,留下钱氏在原地哭泣。
这一场闹剧很快传遍了整个太子府,众人议论纷纷。有的嘲笑钱氏自作聪明,有的则担忧太子的怒火会牵连众人。而太子在回到书房后,更是烦闷不已,只觉得这府中的日子越发让人难以忍受。
柳氏正坐在自己的庭院中,手中拿着一把精致的团扇,轻轻摇曳着。身旁的几个丫鬟们围在一旁,正叽叽喳喳地说着府中的新鲜事。
“听说钱氏今儿个在荷花池那边出了大丑,想偶遇太子殿下,结果自己掉进池子里了,哈哈!”一个丫鬟捂着嘴笑道。
柳氏听了,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容,说道:“哼,她钱氏也太自作聪明了,以为这样就能吸引太子殿下的注意,没想到把自己弄得如此狼狈,真是贻笑大方。”
另一个丫鬟附和道:“就是就是,咱们太子殿下是什么人物,哪能这么轻易就被她那点小手段迷惑。她也不看看自己有几斤几两,竟做出这等蠢事。”
柳氏轻哼一声,眼中满是嘲讽:“她平日里就爱出风头,总想着压咱们一头。这次可好,偷鸡不成蚀把米,看她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在府中张狂。”
“可不是嘛,瞧她那落水后的狼狈样,妆都花了,衣服湿透贴在身上,哪里还有半点仪态。”一个丫鬟边说边比划着,引得其他丫鬟们一阵哄笑。
柳氏用团扇掩住嘴,笑得花枝乱颤:“她呀,一心想要攀附太子殿下,却用了这么蠢笨的法子。也不想想,太子殿下见多识广,怎会瞧得上她这等拙劣的表演。”
其中一个较为年长的丫鬟说道:“夫人,您说这钱氏以后在府中的日子可怎么过呀?经此一事,怕是要成为众人的笑柄了。”
柳氏收住笑容,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这是她自找的。谁让她不安分守己,净想些歪门邪道。这次让她吃点苦头,也好让她知道,在这府中不是她能随便兴风作浪的。”
“夫人说的是,还是夫人您聪慧稳重,哪像那钱氏,如此轻浮急躁。”丫鬟们纷纷讨好柳氏。
柳氏满意地笑了笑,说道:“你们都给我记住,在这府中做事说话都要小心谨慎,别像钱氏那样不知分寸,丢了自己的脸不说,还连累了咱们。”
丫鬟们齐声应道:“是,夫人,我们都听您的。”
此时,柳氏的庭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而这笑声中却满是对钱氏的嘲笑和讥讽。
就在柳氏和丫鬟们笑得正欢时,忽然一个小丫鬟匆匆跑来,神色慌张。
“夫人,不好了!”小丫鬟气喘吁吁地说道。
柳氏眉头一皱,不悦地斥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慢慢说,到底怎么了?”
小丫鬟稳了稳心神,说道:“夫人,钱氏从荷花池回来后,在自己房里哭闹不止,说是有人故意陷害她,让她在太子殿下面前出丑。”
柳氏冷笑一声:“她自己不小心掉下去的,还怪起别人来了?真是无理取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