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不告而别
洪荒封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1章 不告而别,来到秦朝,只求华夏昌盛,洪荒封魔,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嬴政静静地看完沐羽留给自己的书信,久久没有言语。他缓缓闭上双眼,脑海中如走马灯般浮现出沐羽昔日的模样。那个初出茅庐却果敢无畏的少年,手持利刃,在自己面前毅然决然地斩杀赵高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那时的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身姿挺拔如松,面对重重困难与压力,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之意。往昔的点点滴滴,如同一股股涓涓细流,此刻汇聚成一片汪洋大海,在他的心中汹涌澎湃。曾经对沐羽的期许,担忧他的安危,欣慰于他的成长与功绩,这一切的一切,皆在这一刻交织在一起,让他的心中五味杂陈,仿若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涌上心头。他想起了沐羽在工业革命中的贡献,那些新式的器械和技术,为大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也想起了沐羽在军事上的谋略,多次带领秦军取得胜利,拓展了大秦的疆土。
经过短暂而又漫长的思考后,嬴政像是终于在内心深处与自己那执着的执念达成了和解。他缓缓睁开双眼,眼中的凌厉光芒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神情,有无奈,有释然,亦有对沐羽最后的成全与祝福。他长叹一声:“罢了…… 父皇便放你自由吧……” 那声音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带着一丝疲惫,仿佛一位征战半生的老者放下了手中的武器,选择了宽容与放手。这一声叹息,也为沐羽与他的佳人们的游历之旅,画上了一个特殊的、饱含着帝王深情与无奈的注脚,让他们得以在大秦的广袤天地间,去追寻那属于他们的自由与幸福,而嬴政,则独自站在咸阳宫的高堂之上,望着远方,默默守护着这片沐羽也深爱的大秦江山。
沐羽一行人乘坐的马车在大秦的道路上缓缓前行,车内的气氛却并不沉闷。端木雪靠在沐羽的肩头,轻声说道:“夫君,你看这外面的景色真美,若能一直如此相伴,该有多好。” 她的眼神中满是温柔与眷恋。墨玥则在一旁翻看着书籍,偶尔抬起头来,加入大家的讨论,分享一些有趣的知识或历史典故。田言静静地坐着,似在思考着什么,她的目光偶尔落在沐羽身上,带着一丝关切与深情。红莲依旧是那副热情似火的模样,她笑着说:“我们要去好多好多地方,把大秦的美景都看遍。” 任颜则细心地照顾着大家,递上茶水和点心。
他们的第一站来到了骊山脚下。骊山巍峨耸立,山上绿树成荫,山间有清泉潺潺流淌。众人下了马车,沿着山间小路漫步而上。沐羽看着这熟悉的景色,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了曾经在骊山的经历,那些与大秦命运相关的过往。此时,他只希望能与身边的女子们共享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他们在山中找到了一处幽静的山谷,谷中有一片草地,周围环绕着盛开的野花。众人便在此处停歇,铺开餐布,享用着美食,享受着阳光和微风的轻抚。
接着,他们又前往了渭水之滨。渭水滔滔,河水奔腾不息。沐羽站在岸边,望着那滚滚东去的河水,思绪飘远。他想到了大秦的兴衰荣辱,想到了自己在这历史洪流中的角色。而他身边的女子们,则在河边嬉戏玩耍,笑声在河面上回荡。红莲捡起一块石子,用力地抛向河中,溅起一片水花。墨玥看着河水,若有所思地说:“这渭水孕育了大秦,它见证了太多的故事。”
在游历的过程中,沐羽也没有忘记自己对嬴政的承诺。他在途中不断地观察着各地的风土人情,思考着如何能进一步提升大秦的国力。他看到了一些地方的农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便与田言等人商议,如何将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开来。他也注意到一些地区的商业不够发达,思索着是否能开辟新的贸易路线或建立商业集市。虽然他的身体状况不佳,但他依然尽自己所能,为大秦的未来谋划着。
而在咸阳宫中,嬴政虽然表面上放沐羽离去,但心中仍有牵挂。他时常会询问侍从关于沐羽一行人的消息,了解他们的行程和近况。他也会在处理朝政之余,思考着沐羽提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试图将其融入到大秦的发展战略之中。他知道,沐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即使他选择了暂时的游历,他的智慧和能力依然对大秦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沐羽一行人的游历还在继续。他们的足迹遍布大秦的各个角落,从北部的边疆到南部的水乡,从繁华的城镇到宁静的乡村。每到一处,他们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故事和回忆。而沐羽与他的女子们之间的感情,也在这一路的相伴中愈发深厚。他们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共同面对旅途中的困难与挑战。无论是风雨交加的夜晚,还是崎岖难行的山路,他们始终紧紧相依,不离不弃。他们知道,这段游历的时光,将成为他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无论未来如何,他们都将永远铭记这段美好的经历,而大秦的历史,也将因他们的故事而增添一抹独特的色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