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笑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契机-地府赴约,荣膺降魔,一眉道师,上官笑松,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崔正英师徒三人成功讨伐叛变城隍爷的消息,如一阵旋风迅速传遍了三界。这消息很快就飘进了地府,传入了阎君的耳中。阎君听闻,心中大喜,他深知如今地府虽秩序井然,但阳间妖魔时常作祟,若能有崔正英这样的能人相助,定能更好地维护阴阳两界的平衡。于是,阎君当即决定,派遣使者前往道观,邀请崔正英师徒三人前来地府一叙。
使者领命后,立刻施展神通,化作一道黑烟,直奔道观而去。不多时,便来到了道观前。他现身之后,整了整衣冠,上前叩响了道观的大门。
阴宽听到敲门声,前去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身着黑袍,头戴高帽的使者,那使者面色苍白,眼神中透着一股阴冷的气息。阴宽心中一惊,但仍镇定地问道:“你是何人?来此有何贵干?”
使者微微欠身,恭敬地说道:“我乃地府阎君座下使者,奉阎君之命,特来邀请崔正英道长及其二位高徒,前往地府赴宴。阎君听闻三位英勇事迹,心生敬佩,欲与三位共商阴阳大事。”
阴宽闻言,将使者请进道观,随后赶忙去禀报崔正英。崔正英得知后,略作思索,便决定带着阴宽和阳中一同前往地府。他深知,这地府之行或许会有诸多未知,但与阎君会面,说不定能为他们的修行和维护世间和平带来新的契机。
师徒三人稍作准备,便跟随使者踏上了前往地府的道路。
鬼使在前,周身萦绕着一层幽冷的鬼气,那鬼气翻涌间,隐隐有凄厉的鬼哭之声传出。崔正英师徒三人紧随其后,踏入鬼门结界的瞬间,只觉一股彻骨的寒意扑面而来,好似灵魂都要被冻结。周围的空间扭曲变形,无数道幽绿色的光线交织穿梭,仿佛置身于一个光怪陆离的异度空间。
穿梭其中,阴宽紧紧握住降魔大剑,剑身上的符文自发亮起,抵御着周遭诡异力量的侵蚀。阳中则将九龙鞭缠于手腕,鞭身微微颤动,似是察觉到了危险,随时准备出击。崔正英神色凝重,双手掐诀,调动体内灵力,在周身形成一层淡淡的金色护罩,护住师徒三人。
不知过了多久,眼前的景象逐渐清晰,一座血黄色的河流横亘在面前,正是忘川河。河水翻滚涌动,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臭气息。河中,无数孤魂野鬼沉浮挣扎,他们面容扭曲,发出凄惨的哭号,伸手想要抓住岸边的人,却始终无法触及。河面上,密密麻麻的虫蛇游动,鳞片闪烁着寒光。
鬼使踏上一座破旧不堪的石桥,桥身摇摇欲坠,每走一步都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崔正英师徒三人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阳中看着桥下的惨状,眉头紧皱,低声道:“师父,这些鬼魂好可怜。”崔正英微微点头,轻叹道:“皆是生前执念太深,无法解脱,才被困于此。”
过了忘川河,一座阴森的城池出现在眼前,城门上刻着“酆都”二字,字体血红,仿佛是用鲜血写成。城门口,两个身形高大的鬼卒把守,他们青面獠牙,身披黑色重甲,手中的长枪闪烁着寒光。鬼使出示令牌,鬼卒放行,众人进入城内。
城内街道昏暗,两旁的建筑破败腐朽,门窗紧闭。偶尔有几个鬼魂飘过,他们身形虚幻,眼神空洞。街边,有一些鬼差在巡逻,他们身形飘忽,手中拿着铁链,一旦发现有不安分的鬼魂,便会迅速上前制服。
走着走着,来到一座宏伟的宫殿前,宫殿大门紧闭,门上刻满了奇异的符文和狰狞的鬼脸。鬼使上前叩门,片刻后,大门缓缓打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踏入宫殿,殿内灯火摇曳,墙壁上镶嵌着散发着幽光的宝石。正前方,一座高大的座椅上,阎君端坐在上。他头戴冕旒,身着黑色长袍,袍上绣着金色的符文,面容威严,不怒自威。在他两侧,站着数位地府官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