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前戏正戏
胖的很显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4章 前戏正戏,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胖的很显眼,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某个年轻战俘突然扯断绑索,奋然纵身跃入海中,旋即被船舷射出带倒钩的渔网,将他如活鱼般拖回甲板,最终被当场枪决。
\"第十七个,倒也是个汉子。\"军法官在名册上勾画,在其姓名上划上一道刺目的红色,并再度高喝“加强看押,不轨者杀无赦。”......
与此同时,升龙城外的码头上,李定国正监督着最后一批三十万石稻米装上福船,这些稻米用浸过桐油的黄麻袋装着,袋口印着 \"皇明御廪\" 的朱红印记。
\"晋王,孔先生求见。\" 贺九仪的通报打断了李定国的沉思。这位南孔家主的牛车停在码头边,车辕上悬挂的青铜铎铃上的日月纹分外耀眼。
\"郑氏愿将三百儒生送往南京国子监。\" 孔衍桢的声音如晨钟暮鼓,惊得江面上的鱼鹰纷纷展翅。
李定国望着牛车后跟着的安南学子 — 他们的青布长衫下摆已被红河泥水污染,怀中却紧抱着《论语》新刻本。
当看到为首的少年腰间挂着的玉圭上刻着 \"克己复礼\" 时,李定国忽然想起自己初入云南时,也曾见过这样的儒生。
他笑了,发自内心的喜悦从心底涌出,自此到将来的很多很多年,北越国将被死死捆绑在大明战车上,稳若磐石。
当运输舰队启碇时,顺化与升龙的百姓同时涌上街头,敲锣打鼓的欢送天朝上国的舰队,基本算是发自真心。
他们仰望着高大如山的大明战舰,以及那遮天蔽日的运输船队,其上不仅装载着朝贡,更有安南的未来:
王室的继承人、文武官员和各家族的杰出子弟、数百名优秀的儒生和童生,将在大明学习最为灿烂的上国文化和知识。
一阵阵低沉悠远的号角之后,南北方的两支庞大舰队,缓缓驶离了港口,乘风破浪的驶向大明。
当船队驶过占婆故都时,船上传来琅琅书声 —— 三百名安南儒生正跪诵《圣谕广训》,声音惊起海鸟掠过明军舰队的桅杆。
两月之后,船队陆续抵达天津卫时,户部的官员们正在清点从安南运回的财富。他的算盘珠子噼啪作响,记录着:
黄金二十万两、白银三百万两、象牙三千根、红宝石五千斤、蓝宝石三千斤、珍珠三百箱、翡翠五百箱、金佛......
户部的官员们效率很高,分类清点和登记造册的速度如行云流水般流畅,不多时便能完成数船物资的点验。
可令他们持续狂喜和“绝望”的是,和此前数次一样,偌大的天津卫海港内外,猬集的望不到边的巨大福船,等待他们的点验。
这些“幸福的烦恼”,倒是与大明将士们没有关系了,他们正缓缓往京师北京城而去,去享受浩大的欢迎仪式和无上的荣光。
李定国、杨三水、叶玄着、贺九仪、郑成功、甘辉、万礼等海陆军首脑们,一路之上却是不断商议和密谋着。
他们的话语之中,都反复着提着相同的事,频繁的说着一些关键的词语:前戏结束,正戏该当开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