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白虎汤
萍水相逢总是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7章 白虎汤,女朋友劈腿后,我在乡镇医院崛起,萍水相逢总是缘,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 207章 白虎汤
";还有《伤寒论》第 219 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所以,三阳合病,但以阳明热盛为主,因此治宜白虎汤辛寒清热,宜用白虎汤。”
“三阳合病的治疗禁忌和误治变证:三阳合病,禁用汗下二法。误用辛温发汗,会更伤津液,使胃家燥热益甚,谵语加重。”
“如果误用苦寒泻下,因里未成实,必伤伐无辜,使阴液竭于下,阳气无所依附而脱于上,故见额上汗出如油珠,手足厥冷之危证。”
“也就是刚才这个病人的表现。”
大家都“嘘”的松了一口气,张树清问道:“叶医生,你刚才不是说阳明病是表里俱热吗?为什么《伤寒论》中却说‘此以表有热,里有寒’呢?
叶青云对张树清伸出了大拇指,”张医生,你厉害。”
张树清一脸的茫然,“叶青云,你说什么?”
“因为‘表有热,里有寒’这句话,是《伤寒论》至今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之一,这都让你发现了,你说你厉害不厉害呢?”
“那这句话就没有人作过解释吗?”
“当然有啦,宋代林亿等有按语云:“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云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者,必表里字差矣。”
“又阳明一证云,脉浮迟,表热里寒,四逆汤主之。又少阴一证云里寒外热,通脉四逆汤主之。以此表里自差明矣。”据此理校,表有热,里有寒句,当作表里俱热解释为是。”
“在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作“里有热,表无寒”。“里有热”自是白虎汤的适应证,“表无寒";则提示无白虎汤的使用禁忌证,这一修改,可供参考。”
“当然也有个别医家认为,“表有热,里有寒”是指热痹,关节有红肿热痛,因为关节在四肢体表,这就是表有热;而热痹在里并无一般意义上的热邪,所以可以说里有寒。”
“而《伤寒论》原书第176.条是放在两条风寒湿痹证治的原文之后的,将其看成是热痹,并非没有道理,何况用白虎汤加减来治疗热痹也是有效的。”
“我们学习《伤寒论》的最好方法是,以方测证,因为古代的文字是在竹片上书写,难免有丢失或者漏失,又或者有错别字等。所以才会有校正。”
“我们知道,白虎汤,白虎汤,虎者,金兽也,以说明石膏、知母的辛寒,可谓甘寒的重剂,是用于胃热弥漫的证,如果不是邪热充斥,表里俱热,都不可用啦。”
“那现在许多报道都是说用白虎汤治疗热痹,是不是表里俱热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